
2022-2023学年北京第七十八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2022-2023学年北京第七十八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甲试管中盛有0.5mol/L Na2CO3溶液10mL,慢慢往试管中加入1mol/L的盐酸7.0mL;乙试管中盛有1mol/L的盐酸7.0mL,慢慢往试管中滴加0.5mol/L Na2CO3溶液10mL,那么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CO2物质的量大小关系为 (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略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熔点:Al>Na>K③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⑥已知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H=﹣114.6kJ?mol﹣1 则中和热为57.3kJ?mol﹣1⑦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而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A.②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⑦参考答案:D【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②熔沸点的比较: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4种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大小离子晶体受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原子晶体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分子晶体取决于分子间力,金属晶体取决于金属键的大小;③ⅡA族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失去1个电子层;④ⅢB族到ⅡB族为过渡金属元素;⑤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⑦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但是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含离子键,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解答】解:①非金属性:F>O>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H2O>H2S,故①错误;②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高,金属键越大,熔点就高,则熔点:Al>Na>K,故②正确;③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电子层减少,则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③正确;④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为副族及第Ⅲ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④正确;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故⑤错误;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故⑥正确;⑦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铝中含共价键,故⑦错误;根据分析可知,错误的有:①⑤⑦,故选D.【点评】本题多角度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参考答案:A略4. 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将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②.乙酰水杨酸 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④.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A.①④ B.②③ C.只有④ D.全都不能参考答案:D略5. 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B.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C.由石英制取单晶硅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参考答案:B略6. 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2Sb2S3+3O2+6Fe=Sb4O6+6FeS ……① Sb4O6+6C=4Sb+6CO↑ ……②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3参考答案:B7. 下列粒子在相应条件下可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常压下混合气体:H2、F2、NO、O2 B.碱性溶液中:Na+、S2-、SO32-、CO32- C.酸性溶液中:K+、Fe3+、SO32-、I- D.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Cu2+、SiO32-、NO3-参考答案:B略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9.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参考答案:B略10. 氮化钠和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3N + 3H2O → 3NaOH + NH3,NaH + H2O → NaOH + H2↑。
有关Na3N和NaH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N3->H+ B.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加热熔化时,都只破坏离子键参考答案:D11. 取一定质量的均匀固体混合物Cu、Cu2O和 CuO,将其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测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6.40g,另一份中加入500mL稀硝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4.48L,则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8mol·L B.3.2mol·L C.3.6mol·L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略12. 化学无处不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于制造生物柴油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1m=1×10-6m)的颗粒,“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 红宝石、水晶、玻璃、陶瓷等都是硅酸盐制品D. 分馏、裂化、裂解是利用化学变化来炼制加工石油的三种重要方法参考答案:A13. (2007·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退色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A错;苯易取代,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高级脂肪酸中有不饱和键,C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丙烷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D错14. 根据已知条件,对物质的性质强弱判断不正确的是A.已知2C+SiO2 Si+2CO,说明非金属性:碳>硅B.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A>HB,说明还原性:A- < B- C. 已知,说明酸性:碳酸>苯酚D. 已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MCl和NCl两种溶液中c(M+)>c(N+),说明碱性:MOH > NOH参考答案:A略15. 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uS+8HNO3 =3Cu(NO3)2+2NO↑+3S↓+4H2O B. 3Cl2+6KOH =5KCl+KClO3+3H2O C. 3H2O2+2KCrO2+2KOH =2K2CrO4+4H2OD. 3CCl4+K2Cr2O7 =2CrO2Cl2+3COCl2+2KCl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混合物X由Cu、Si02、Al203、Fe20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经I得到蓝色溶液,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 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混合物X的成分,另取9.08 g X进行如下实验①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将滤渣在氮气气流中干燥得固体mg②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滤渣在氮气气流中干燥得固体ng上述①、②由于缺少 步骤(填操作名称),使得测定的质量m,n均 (填偏低、偏高、无影响)③按正确步骤重新进行实验后得到m=6.08 g,n=l.6 g计算原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之比是 不必化简)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2分)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为: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Fe(NO3)3制得Na2FeO4,过滤得到粗产品,再用NaOH溶液溶解,重结晶,用有机溶剂脱碱,低温烘干得到固体样品。
反应方程式为:3NaClO + 2Fe(NO3)3 + 10NaOH=2Na2FeO4↓+ 3NaCl + 6NaNO3 + 5H2O (1)上述制备过程中,用NaOH溶液溶解粗产品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 2)高铁酸钠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为NaOH溶液,放电时负极材料为Zn,正极产生红褐色沉淀,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 ▲ 3)生产Na2FeO4的原料之一Fe(NO3)3用黑色粉末Fe(含有Fe3O4)与稀硝酸反应制备准确称取该黑色粉末13.12g,加入200mL 4 mol·L-1 HNO3搅拌,固体完全溶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688mL的气体,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O,并测得此时溶液中c(H+)=0.4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