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孩子问题是父母联系问题的投射.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575098
  • 上传时间:2017-08-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9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孩子问题是父母关系问题的投射(2014-03-24 22:37:27)转 载 ▼标签: 转载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原文地址:孩子问题是父母关系问题的投射作者:荒原般若作者:周鼎文孩子问题是父母关系问题的投射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在孩子所反映的关系信息中,影响最大的来源一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另一者是家族系统的关系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自己是问题一天,我的一个朋友来到家里,跟我谈到了他的女儿她的女儿是镇上有名的聪明孩子,已上小学,每学期都在班里考第一名苔丝说,小女儿什么都好,但近来有些表现令她不安她在教训她的同学时显得很刻薄,对班上成绩差的同学明显表现出蔑视如果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她好,得到了大人的夸奖,她就会很生气地否认这一点我沉默了一阵,把目光转向她她的性格,她的刻薄,她爱教训别人的毛病等,我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于是我笑了笑问苔丝:“是啊,你没有发现你的女儿很像你吗?”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其中最直接反映出的是父母的“身教”,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及如何互动,所以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自己的言行。

      孩子会反映出家庭的深层“关系”问题我认为“模仿”是孩子透过表面信息学到一些基本行为的方式,然而父母的深层心理状态会更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深层心理父母的深层心理状态往往隐而不显,那么孩子的深层心理状态是透过什么学习到的呢?孩子的深层心理反映出的是深层潜意识的信息,而这些深层潜意识的信息如同马汀-布伯所说的“潜意识的信息是在个体之间”,也就是在“关系”里,换言之,孩子真正学习与反映的不是表面的话语或行为,而是深层的“关系”信息根据我的观察,在孩子所学习与反映的关系信息中,影响最大的来源一者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者是家族系统的关系但不是每个亲戚都算我们的家族系统,只有一群特定的人属于我们的系统  孩子问题是父母关系问题的投射父母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夫妻间的关系及亲子间的关系虽然每个孩子出现的状况、细节有所不同,但从许多家庭个案中我看到:1.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2.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3.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4.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5.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家族系统力量是影响孩子的另一个重大因素另外,除了父母间的关系外,还有一个影响孩子更为重大的因素,那就是“家族系统力量”的影响,这往往是更难以觉察到的,尤其是家族中未竟之事,但孩子这面镜子会活生生地反映出家族中的情况;有时家族系统的力量甚至会超越父母的影响,令孩子表现出一些莫名的情绪与行为症状好消息是,透过系统排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族系统的动力,了解孩子这些情绪与行为的背后在说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改变?有哪些法则对亲子关系很重要?如果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状态,了解孩子以后会变成怎么样,只要从父母间的关系、家族系统力量的影响就能看出端倪家庭和睦跟心理投射所谓“心理投射”,是指人们在此时此地因主客观原因受到挫折后,在彼时彼地将内心憋闷和焦躁投射到其他无关的人或物上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家庭里时常发生这种不良情绪的转嫁,既对自身不利,也破坏了家庭团结和睦的气氛心理投射”所引起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种:怨恨:当事人的行为受挫后,不是检查自己的主观原因,而是对指示人或行为对象发怒气猜疑:以己之见去度他人之腹,特别是在自己心绪不好,或与家人发生矛盾,猜疑的表现就更严重了损害:当事人受到极度的刺激而又无法控制时,往往以破坏物品、踢打小动物,甚至打骂他人来发泄自己的内心不平,此种“心理投射”危害较大脾气急躁或自控能力差的家庭成员容易有这种表现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心理投射”的行为呢?一是当事人心理发展不成熟,接受和处理外部急骤信息的能力较差,当自己的主观认识与外部的客观实际相矛盾时,便嫁怒于人或物,以求得自己内心的一时平静,这种人一般来说意志控制力也较弱二是当事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较差,分不清事理,遇事先替自己打算,个人的利益容不得别人冒犯一点儿他们的“心理投射”行为往往是从保护自己的利益出发作为家庭成员,应该从上述心理和思想两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妥善处理和协调与外部矛盾的关系在这里,冷静是十分重要的遇事不躁,细细掂量一下,三思而行,好多唐突的事就可以避免了。

      此外,在家庭内部开展批评帮助是十分泌要的,但是,必须把问题搞清楚,实事求是,并从各人的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特征出发,努力使对方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一旦发现批评有误,应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不要使对方受到过大的冤屈和承受过大过久的心理负担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你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是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如果你认为你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一定先反过来,在你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就像你看到银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看投影仪的镜头上有没有问题 你自己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就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

      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恐惧导致掌控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很难被掌控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一个小孩长大以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但是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地去培养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心将发挥不足如何才能让一个小孩天然成长?当你成为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的时候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会担心,这样地放任着小马,它以后怎样,它长大会如何,等等。

      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的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你知道什么对他的人生道路最好吗?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都是上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你的小孩,那简直是一种挟持你在挟持他的生命自由,你在挟持他的心在那无明中,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你对你的小孩做过多少蠢事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在无明中时,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你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你的小孩,你用责备自己的方式责备他当你还是一个有许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小孩?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你管得越多,他越成为你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越成为你内心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只有你管他越少,他才会越来越不像你,他才会越来越发展出你的生命中所没有的新的部分你确定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你的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你的“孩子”自己成长。

      看,那天底下的众生——老虎、狮子、蚂蚁、蜜蜂,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人生道路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这是个错觉在这个错觉的影响下,人们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一些,都拼命地往自己的头脑里装知识,这也导致他们的教育模式是这样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往他脑子装更多的知识呗如果一个小孩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两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而这有什么用处?你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过多的知识只能使一个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并不是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度出千万知识信息,但电脑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对于人来讲,智慧不取决于他里面的有,而取决于他里面的空当他里面空的部分越多,他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就越大,犹如电脑的硬盘和内存里空白越多,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教育你的小孩,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满如果你把他的头脑填得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它那里面的空就成为死空,这样一个小孩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

      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里面的空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记住保留给你的小孩更多的空,而不是有——请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要求、期望、负责是不是爱我们衡量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这是一个错误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要求、期望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吗?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望”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联结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的幻觉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觉者没有教育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老子从未提倡过教育,因为他处在了道的源头万物需要的不是他人给予的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地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我们对教育应持什么态度?将它的意义下降到最低没有人需要教育,他们需要自我教育别把孩子当“人质”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第三章+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同步习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docx 【初中数学】第4章+图形与坐标+单元检测卷+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自主达标测试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四首理解性默写+++教师版+学生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步习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docx 【初中数学】乘法公式+自主学习达标测试题+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广东省茂名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甘肃省定西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3章第二节《血液循环》提升讲义(含答案).doc 湖南省岳阳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广东省珠海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仁爱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7 Reading for Writing 分层作业.docx 仁爱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Sound Body Sound Mind 身心健康(话题阅读精练).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含同步解析答案.pptx 江苏省盐城市2025年中考物理试卷附同步解析答案.docx 广西河池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