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理念 中国矿业大学.ppt
58页安全管理理念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二、安全管理的难点:与生产管理的比较三、煤矿生产的特点与安全管理面临的特殊困难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1、安全是什么?安全是底线- 利润最大化的烦恼:生产优先还是安全优先该问题经常困扰着企业家,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1、安全是什么?安全是底线- 利润最大化的烦恼:生产优先还是安全优先■ 发展靠生产,安全是底线:社会道义是底线;家庭幸福是底线;行业发展是底线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2、安全是什么?安全是追求■ 安全杜邦的不安全往事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2、安全是什么?安全是追求■ 杜邦的安全:笔尖朝向是安全问题■ 临沂电力:不吃早餐是安全问题安全无小事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2、安全是什么?安全是追求■ 河南煤化集团: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体现了一种理念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3、安全是什么?安全是责任■ 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3、安全是什么?安全是责任■ 社会的安全期望:社会进步与时代性企业的安全定位:提高了政府的安全要求:公众利益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4、安全是什么?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强势的生产必须有强势的安全做保障,否则,强势的生产是不可能持续的,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4、安全是什么?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成本与收益■ 收益看得见:由于实施了安全管理工作而减少的损失就是安全管理的收益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4、安全是什么?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成本与收益■ 收益看得见:别人的损失就是你的收益;不出事是你最大的收益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4、安全是什么?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小题大做的安全:成本与收益■ 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坚持校舍加固,坚持应急演练)一、安全在企业中的地位4、安全是什么?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成本与收益■ 侥幸:(1)意外或由于偶然的原因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2)企求非分二、安全管理的难点:与生产管理的比较■ 测量困难:(难以量化)■ 成效模糊:(不好评估)■ 激励滞后:(较少体现或不体现)三、煤矿生产的特点与安全管理面临的特殊困难■ 更多的环境依赖(地质条件与自然灾害)■ 更强的工程性质(工程质量是关键)■ 更大的运动强度(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三要素■ 安全条件:自然条件、人员素养、装备条件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三要素■ 安全素养:(举例)安全意识:你真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了吗?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三要素■ 安全素养:安全意识:你真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了吗?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三要素■ 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安全条件 + 安全素养 + 安全管理 = 安全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风险预控原则■ 荀况:“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风险预控■ 荀况:“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简称三并重原则但是,本人认为管理更为重要管理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任何时候,都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有技术保证不了的安全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1)确立标准;(2)评估成效;(3)纠正偏差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三)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出安全,管理出效益■ 高度重视,持之以恒:■ 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面管理:安全问题考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做法: 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四)控制理论(1)控制任务/工序可能性空间事故其他要素 启动乳化液泵安全启动 操作工得到指令后不进行呼唤应答直接启动高压乳液喷出伤人泵站系统或管路维修人员启动过程中泵站压力变化过大管路剧烈抖动伤人 作业人员启动加压过程中工作面管路漏液或突然损坏高压乳液喷出或管路剧烈抖动伤人作业人员乳化液浓度过低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四)控制理论(1)控制(四)控制理论(1)控制控制过程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被控制的对象必须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2、人可以在这些可能性中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选择四)控制理论(1)控制控制能力就是施加约束使事物向目标状态转化的能力控制力越大越好)(四)控制理论(2)反馈负反馈调节机制包含两个环节:1、系统一旦出现目标差,便自动出现某种减少目标差的反应;2、减少目标差的调节要一次一次地发挥作用,使得对目标的逼近能积累起来四)控制理论(3)信息信息传递的条件:第一,信息源;第二,接受者;第三,传递通道收集;素质;通道)(四)控制理论(3)信息信息是控制的基础:信息是控制的根据;信息是控制的手段四)控制理论(3)信息可观察变量;可控制变量可观察变量越多,人们对控制对象的认识和把握越好、越精确;可控制变量越多,人们对控制对象的控制越有力。
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1、结果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检查工作结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测量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其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的再现和积累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1、结果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结果控制的最大弊端是时滞问题,即偏差带来的损失已经形成考核是管理中最常见的结果控制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2、过程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它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直接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测量并随时纠正偏差,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立即采取纠偏措施,减少损失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2、过程控制(事中控制)现场管控是最为常见的过程控制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3、预先控制(前馈控制、事前控制)在工作开始前就对投入这项工作的资源进行测量,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并加以控制,以保证工作结果能达到计划要求,减少偏差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3、预先控制(前馈控制、事前控制)预先控制主要是控制原因,通过对原因的控制达到控制结果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控制结果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3、预先控制(前馈控制、事前控制)风险分析、教育和培训是安全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预先控制。
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3、预先控制(前馈控制、事前控制)由于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前馈控制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可能仍然需要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在计划执行完毕进行结果控制四)控制理论(4)控制的主要类型3、预先控制(前馈控制、事前控制)必须在多次重复控制的过程中,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才能形成控制的积累效应单凭一次的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管控效果四)控制理论(5)控制的基本过程1、遴选控制变量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现实可控2、确定控制标准3、测量控制变量实际值4、采取纠偏措施四)控制理论(5)控制的基本过程安全控制的三个基本环节:1、分析可能性空间;2、选择控制标准;3、设计控制机制五)系统理论(1)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体系:由要素按照特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结构:各要素的组织形式,即联系的形式功能:系统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五)系统理论(1)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系统特点:(1)整体性2)层次性3)动态性系统演化的方向既可能是优化,也可能是劣化4)稳定性当系统功能目标与要素功能目标协调一致时,管理系统达到稳定态五)系统理论(1)系统、要素、结构、功能静态要素 + 结构 =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 动力 = 系统功效(五)系统理论(1)系统、要素、结构、功能静态系统决定静态功能,动力系统决定运行效率。
五)系统理论(2)系统边界、系统环境与系统演化体系、系统具有层次性任何体系都是体系之网中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边界系统的边界由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能够控制和调整的范围决定五)系统理论(2)系统边界、系统环境与系统演化当系统的组织程度较高、调控能力较强时,能够以较强的组织能力在与外部环境及其它系统的合作竞争中起主导作用,从而不仅使自身获得发展,而且会引起部分环境因素的感知并产生相应的反应五)系统理论(2)系统边界、系统环境与系统演化理论上,资源的边际管理功效相等之处就是边界;实际中,这个核心管理体系应该是能够满足当前管理水平要求的管控要素及其结构的集合五)系统理论(2)系统边界、系统环境与系统演化具体到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来说,是直接作用于危险源的各管控要素及其运行所形成的最小边界,具体包括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标准、管控手段(措施)等直接构成静态功能的要素和维持体系动态运转的要素如培训、执行(落实)、考核(测量、检查、奖惩)、改进(静态要素改进、动态要素改进)等五)系统理论(3)系统运行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动力的作用:1、维持运行;2、促进演化五)系统理论(3)系统运行动力机制在动力缺失的情况下,系统中的每个要素、每个环节都有劣化的趋势。
管理体系中的动力:1、物质动力;2、精神动力(信息动力)五)系统理论(3)系统运行动力机制理想状态:每一个人每一点努力都能获得肯定,每一点懈怠都会带来损失实现途径:1、测量(评价)连续;2、信息连续;3、激励连续五)系统理论(3)系统运行动力机制激励:促使成员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相协调通俗地说,就是设计一个利益捆绑机制,使组织目标成为个人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促使员工自然地朝着组织目标去努力五)系统理论(3)系统运行动力机制员工大都是在追求自身目标的同时,“捎带着”实现企业目标,而不是倒过来因此,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对员工利益的充分尊重,给出明确的个人利益目标的实现路线图,使员工感到按照这一方向去努力,自然会有收益五)系统理论(3)系统运行动力机制“可自动执行制度”包括两种情况:一,制度符合每个参与方的“利益诉求”,任何一方不遵守游戏规则,会直接损害自身利益;另一种情况,制度虽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参与方的“利益诉求”,但在其他参与方的牵制下,任何一方不遵守游戏规则,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这时,各方自然就会遵守和执行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