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前我国居民看病难的原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6670312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当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有病不能及时看,该住院不能及时住院,病未痊愈便要离开医院,生怕承担不了高昂的医药费用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看病难”,难在哪里?“看病贵”,贵在何处?医疗卫生改革路在何方?面对这一个个问号,人们在思考、在追问、在求解„„一、“看病难”、“看病贵”,症结何在?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据统计,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并且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多数农村医疗点还停留在血压计、听诊器、温度计的“老三件”水平2、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大多没有参加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没有医疗保障近年来,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但筹资力度小,保障力度还不大据调查显示,目前有60%以上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3、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我国医疗服务机构90%以上是公立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加之监管不力,使相当多的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倾向于市场化,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有些医院盲目追求高收入,直接损害了群众利益近8年来,公立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4、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有资料显示,全国共有5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1.2万家药品批发企业、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老百姓形象地说,“卖药的比吃药的多”由于这些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加之监管不到位,其中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虚报成本、肆意加价、以次充好、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等现象严重此外,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没有形成,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对策措施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把维护健康公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让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是指人人能够得到、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和群众都能够负担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核心是人人公平享有,手段是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筹资是以公共财政为主,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我国的卫生保健体制既不能采用“英国模式“,由政府预算将国民卫生服务全部包下来;也不能采用“德国模式”,强制城乡居民按统一办法缴费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更不能采用“美国模式”,依靠居民个人参加商业保险,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从国情出发,中国应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提高居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关键是强化政府责任,逐步实现卫生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使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从而改善国民的整体健康素质要逐步扭转政府卫生投入比例过低、居民个人负担过高的状况政府增加的投入,主要是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医疗服务、医疗困难救助、资助低收入人群参加医疗保险、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等方面与此同时,还应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基础条件是高度城市化和高就业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还不可能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因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如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城市非就业人员、低人员及少年儿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采取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鼓励中高收入人群积极参保;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等。

      2、把农村和社区卫生作为“撬点”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其结果是,“重治轻防,越治越忙”、“城市烂了谷,农村没米吃”、“名医看小病,大马拉小车”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全面,也不协调,更不具备可持续能力我国的卫生经费有限,在投入上绝不能重大轻小,而应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当前,我国看病难的症结,不是大医院不够,而是农村和社区卫生太弱大型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既造成了卫生资源使用的浪费,也挤占了有限的卫生投资,使“长腿更长,短腿更短”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古人曰:“上医治未病”加强预防保健,从源头上控制疾病,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卫生投资把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作为“撬点”,推动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农村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到2008年,我国农村将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让农民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缓解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入点和城市卫生改革的交汇点,也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预防保健与基本医疗相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的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坚持三项改革联动医疗卫生改革涉及政府工作的多个方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能“千里走单骑”医疗卫生服务、医药购销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是“三套马车”,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只有三项改革联动,协调推进,才能形成合力任何一项改革的缺位,都会影响医改的全局公立医院改革是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重头戏”我国的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社会办医院仅占4%如果庞大的公立医院规模,要维持其公益性质,大大超出了财政承受能力因此,各级政府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结构和布局,中央和省级政府只保留少量国家和省级医学研究中心,承担科研、教学和疑难重症临床研究任务,其他医疗机构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政府在集中财力办好公立医院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壮大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政府对公立医院应实行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的“收支两条件”管理,彻底扭转“以药养医”的局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购销制度改革的关键一环。

      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不是由患者主动消费,而是由医生指导患者消费药品使用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应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按照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由国家制订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定点生产、政府定价、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办法,较大幅度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负担,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同时,改革药品价格管理,提高药品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严禁虚高定价,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积极推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基本药品零差价率”新举措医疗保险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使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大病保险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将会有效分担和化解国民的疾病风险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国的医改不可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重重矛盾,处于“破冰期”、“爬坡期”实践证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难,不改革更难。

      惟有改革,才能冲破难关事危则志远,情迫则思深”历史航船总是在一次次破冰中前行我们既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医疗卫生改革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之中,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毅力推进改革,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让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陈啸宏认为,导致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还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服务条件和水平差距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不够全面、协调;二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强,一些重大疾病仍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三是公立医疗机构缺乏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运行机制不符合公益性事业性质,医药费用持续攀升,超出人民群众可承受能力;四是卫生机构隶属关系复杂、条块分割,属地化全行业监管难以落实,医疗卫生监管还相当薄弱;五是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小,发展还不平衡,对患者实施风险保护的作用还比较有限;六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医药生产和流通格局还不完善,监管任务还相当繁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