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24景.doc
6页福建中药大学 24 美景解说起点:校门口(或图书馆前)简介:目前整个大学城已入筑 8 所高校,规划用地约 32 平方公里,其中福建中医学院旗山校区占地面积 935 亩,总建筑面积达 279173 平方米 与之毗邻的有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等福建中医学院位于整个大学城的最北端,其校园建筑与景观得福州 “秀水”先天之利,冶传统与现代于一炉,目前已在福州大学城各校园中呈后来居上、脱颖而出之势……整个大学城景观轴向西北延伸酷似一条腾飞的巨龙而中医学院正好处于“龙首”的位置,因此,新区总体规划构思的其中一个立意就是“龙之首”在水系处理中,也充分反映出“双龙戏珠 ”的意象新区规划还有一个寓意,不过在这里先给大家卖个关子,我们游览之后,再揭晓谜底现在请随我一起走进这个风华杏苑1、杏林大道:这条宽敞美丽,直通图书馆的道路叫杏林大道,地面用原貌和凿光两种花岗岩以垂直于道路方向交替铺设,不仅形成了有趣的质感对比,也让人体会到通往“杏林”知识殿堂之路上要付出艰辛,还使入校汽车与人流自然地形成分流非常具有特色和实用性2、董奉广场:董奉广场的命名源于“杏林”始祖董奉,董奉,福建侯官(今福建长乐)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
董奉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不收钱物,使人重病愈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株,郁然成林,董氏每每等到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茅草屯仓,如果有人欲得杏者,可用谷物交换,董奉又以他所得之谷赈济贫穷这便是著名的“杏林”典故,“杏林”也慢慢成为中医的誉称,杏林大道也得名于此3、河图洛书 接下来,大家将看到一幅神秘又神奇的图形,这个图形乍一看如巨型围棋棋盘,其实大有讲究,这叫河图洛书大家可以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相加,会发现他们都等于 15,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洛书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河图相传传自伏羲,洛书相传传自大禹上为河图,“一六在下,二七在上,三八居左,四九处右,五十居中”,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为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 15,十分奇妙这些图式内涵有阴阳五行生成、变化之理,通过掌握这些图式的阴阳五行生化的规律,就可以调和阴阳、五行河图洛书涵盖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宇宙图式,传说伏羲受河图画八卦始有中华群经之首——《易经》,而自古有医易相通之说,故此景观起到示意中医之源的微妙作用,让人不能不为之感佩。
4、图书馆图书馆也是我们的标志性建筑,整体造型灵感来源于蓄势待发的弓箭,预示中医药事业将飞速发展总使用面积达 2.6 万平方米,于 2007 年 9 月份正式向全校师生开放,总使用面积达 2.6 万平方米,于 2007 年 9 月份正式向全校师生员工开放,是由图书馆、中国医药博物馆、闽台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图书馆的使用面积达 1.6 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近1000 个,各类文献约 135 万册,大家可在这里参观,参观完图书馆我们再继续游览其他景色若进入参观,约 40min)5、宣传栏各位校友,参观完图书馆,接下来我们继续游览中医校园风光,请随我往这边走左边是宣传栏,宣传栏是展示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由 44 个宣传板块组成,共 150 多米长,定期向师生员工展示时事、科技、中医药文化等方面的动态以及学生活动情况6、桃花心木 大家请看这边,这里有一片树林,种植的是桃花心木,桃花心木为常绿乔木,种子具翅膀,飘落如螺旋桨,喻示中医学子桃李天下现这种树木已广植於台湾各地在那刻有“桃花心木”的大石头之后,还刻有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这篇散文蕴含哲理地阐述了于不确定之中求生存,要做一个经受得起考验、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在旗山校区里种植桃花芯木也其立意在于两岸医学同溯一源7、陈修园像福建人杰地灵,名家大医辈出,其中非常著名的有陈修园、宋慈、陈士瀛、苏颂四大医家,接下来我们所要参观的景点和这四大医家可是联系紧密首先,向您介绍的是——陈修园陈修园,清代著名医学家,是福建长乐人其一生著作极多,如《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等现在我们行走的修园路,就是为纪念陈修园而命名8、棋盘广场请往前看,大家一定会对前面的一些黑色轮胎感到好奇,这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走近看,这便是车胎嵌石作子、划地为棋盘的“象棋广场”,在偌大一片“楚河汉界”上, “车 ”走“马”跳,感觉自己也能置身这棋局之中啊棋有杀伐却以不争为胜,医家济世终以救人为先,二者都以“仁”为本这里不仅与医源相通,还可供休闲娱乐9、宋慈湖(沿湖边栈道走)宋慈,系福建建阳人,宋代杰出的法医学家,一生经办案件数不胜数,倾尽毕生经验,撰成并刊刻了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五卷, 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 1602 年的同类著作要早 350 多年宋慈湖的生态环境优越,常常有许多白鹭栖息,或者在滩涂悠然觅食,或者在湖上翻飞起舞,真是美不胜收。
10、生活区简介(沿湖边栈道走)在大家左手边的就是学生生活区,就是学生的饮食起居之处,区内有 1 栋学生食堂,3 个篮球场, 4 个排球场, 9 栋宿舍楼,总共可容纳学生 6540 个11、八角亭 湖边修筑了栈道,闲暇时在这湖边散步也是十分惬意,对岸常常能见到许多同学在认真学习眼前的这做小亭,名为“八角亭”,各位校友一定记得屏山校区也有一个八角亭,新老校区,遥相呼应,坐在亭中,和同学畅聊,下棋,凌波湖上,看白鹭分飞,那感觉不亚于,苏东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惬意途经对岸孔子像)对岸的塑像是孔子,将在 11 月 9 日正式揭幕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图书馆,刚刚才见的雄伟威严的图书馆大楼来了个“变脸 ”,其侧面和后面柔美的曲线酷似仙鹤亮翅的两翼,也喻示中医事业能像腾空的鸟儿一样越飞越高,蒸蒸日上12、体育区这里是体育区,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场所,也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良好平台,区内有 1 个田径场, 1 个足球场,15 个室外篮球场, 8 个室外排球场,4 个室外网球场, 1 栋综合训练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强身健体也是非常重要,这里能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越的体育环境。
13、延平活动中心请大家往左边看,是我们的刚刚落成的延平学生活动中心,台湾校友李延平先生捐资 50 万元以支持母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以此为启动资金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并将之命名为“延平学生活动中心”在它前方是我们的室内综合体育馆,,馆内有 1 个篮球场、 1 个排球场、4 个羽毛球场再往前橙黄相嵌的建筑后面就是非常漂亮的田径场和足球场14、士瀛桥(先引至介绍牌前,再引导游客过桥)刚才我们说福建有四大名医,陈修园和宋慈我们都介绍过了,不知道大家可否找到第三个名医的名字了?没错,眼前这座木制小桥就是为了纪念南宋名医杨士瀛而造杨士瀛,南宋怀安(今福州市)人世业行医,自幼矢志学医,在总结晋代王叔和《脉经》的基础上,提出三部九候论、脏腑部位论、诊候论、脉病消息论等见解,多发前人所未发有医学著作多种:《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仁斋直指方》二十六卷、《医脉真经》二卷、《仁斋小儿方论》、《察脉总括》等苏颂桥(站在士瀛桥上远眺,不到苏颂桥)我们已经了解是三位医家,现在还有最后一位----苏颂前面的一座石拱桥,就取名“苏颂桥 ”,源于北宋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苏颂苏颂,系福建泉州南安人,独立编著了《本草图经》。
此书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药物学巨著,是宋朝最完善最科学的医药书该书继承了祖国千多年来的古代医药学遗产,补充了苏颂的研究心得和发现,绘制了大量的药物图形,加以文字说明,准确地记载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质、用途、采集季节、炼制方法、鉴别方法与配伍、禁忌等,图文并茂,使用准确方便,开了明代集大成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先河到此我们四位医家都介绍过了,现在我们进入教学区15、教学区(2、4)教学区共有教室 77 间,其中 7 间为固定多媒体教室,共有座位 8017 个; 现在出现在大家右手边的是厚德楼(2 号),主要是学生上课的公共教室在大家左手边的是精诚楼(4 号),主要是中西医结合系办公场所以及教学、科研实验室所在地16、银杏路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条路的两边种植的是我们熟悉的银杏,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它具有重要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曾曰:“银杏可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同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银杏盆景甚至被世人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 活的艺术品” 17、校训广场(先行至校训广场中部)现在你们所处的位置是校训广场,环顾四周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四座主教学楼楼名,这四个楼名可以说寓意深远,如”自强”“厚德”, 取自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精诚”和“至善”取自校训,(边引自校训石前)这 8 块大石上刻得就是我们的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诚”指高尚的道德品质,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指追求的是完美的境界,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也正是大学精神之所在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激励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紧紧围绕“精诚”二字不懈努力,直至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既体现了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中医药人才的特点,又突出了学校孜孜以求、不断进步的办学理念18、旗山讲坛(于校训石前)请大家稍微转身朝这边看,那做那座类似圆形的水上建筑是旗山讲坛,旗山讲坛是一个可容纳 500 人的学术报告厅,旗山讲坛计划已于 2007 年 12 月 15 日正式启动,朱清时、陈凯先、姚新生、刘耕陶、李连达等 5 位前来参加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2007 年学术年会的院士为师生举办了讲座本次即将举办的2008 中医药发展大会,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2008 年学术年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也将在此举行(步行至时令广场途中)请随我往这边走,前面那座绿树掩映之中的是办公楼,自强楼主要是公共教室,至善楼是药学系的实验基地及办公楼。
19、五行楼眼前的楼名为五行楼,也是我们的模拟医院,由两部分组成,北侧的分别是骨伤系、中医系、公共管理系、护理学系、针灸推拿系的系部办公室,南侧是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该中心总建筑面积达 7500M2,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药学、内外妇儿临床技能、急救与ICU、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护理学、影像技术学、医学美容、综合病房等医学综合实训室和心理学、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为医学类学生提供临床与实践技能训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该中心的建立,为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习前较熟练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反复临床提供了开放的临床技能训练平台20、时令广场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非常古朴又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时令广场,时令广场占地 2500 平方米,自北向南分三级结构广场主体取“天圆地方”之意,呈上圆下方结构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下部设休息读书区,区内的地面铺装分隔为十二区,代表一年十二个月,此外,在每个区内散铺每个月对应天数的红砖,合计三百六十五块红砖,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走入广场腹地)上部绿地以园路分为四块,象征一年四季并设二十四个药草种植区,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内部建有一个分列一天十二时辰的日晷(guǐ),日晷是中国最古老的记时器,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又称“日规”,这个日晷的误差是 15 分钟,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