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11页《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 5601044 考核方式 :考查总学时、学分 : 48 学时 3 学分 试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中外电影史》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任意选修课本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相关专业人才培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目的是向同学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有助于了解中外电影的历史进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以及可以借鉴的阅历挂念同学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更好地借鉴国外的优势,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蓬勃进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本课程容量较大,课时量有限,因此教材内容和参考资料、以及相应的影片,应由同学课下阅读和观看,课堂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以同学的争辩和提问为辅2. 教学环境建议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室3. 本课程由于容量较大,课时量有限,上课人数一般较多,课程进度较快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支配第一章 世界电影艺术进展概述(2 学时)1. 教学内容(1) 电影的制造;(2) 电影成为艺术;第 1 页/ 共 11 页2. 重、难点提示(1) 电影制造的技术和心理基础(2) 电影作为“艺术”的特征其次章 法国电影(4 学时) 1.教学内容(1) 法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者(2) 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3)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4) 法国“新浪潮”电影(5) 法国“左岸派”电影(6) “新浪潮”之后的法国电影2. 重、难点提示(1) 法国电影进展的动因(2) 法国经典电影的特征第三章 美国电影(6 学时) 1.教学内容(1)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和进展(2)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片(3) 制片厂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第 2 页/ 共 11 页(4) 新好莱坞电影2. 重、难点提示(1) 美国电影进展的动因(2) 美国经典电影的特征第四章 前苏联电影(4 学时) 1.教学内容(1) 前苏联早期电影的蒙太奇学派(2) 前苏联电影的曲折进展2. 重、难点提示(1) 前苏联电影进展的动因(2) 前苏联经典电影的特征第五章 意大利电影(2 学时) 1.教学内容(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2) 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3) 意大利政治电影2. 重、难点提示(1) 意大利电影进展的动因(2) 意大利经典电影的特征第 3 页/ 共 11 页第六章 德国电影(2 学时)1. 教学内容(1)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2) 德国室内剧电影(3) 奥伯豪森宣言与新德国电影(4) 新德国电影主将——法斯宾德2. 重、难点提示(1) 德国电影进展的动因(2) 德国经典电影的特征第七章 瑞典电影、英国电影和西班牙电影(4 学时)1. 教学内容(1) 瑞典古典电影学派(2) 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3) 新瑞典电影(4) 英国电影进展概况(5) 英国有名电影导演大卫里恩及其作品(6) 西班牙电影进展概况(7) 西班牙有名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品2. 重、难点提示第 4 页/ 共 11 页(1) 欧洲民族国家电影进展与其国家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2) 欧洲民族国家经典电影的特点第八章 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印度电影和伊朗电影( 2 学时)1. 教学内容(1) 日本电影进展概况(2) 日本电影大师与日本电影经典作品(3) 韩国电影进展概况(4) 印度电影进展概况(5) 印度电影经典作品(6) 伊朗电影进展概况(7) 伊朗电影经典作品2. 重、难点提示(1) 亚洲民族国家电影进展与其国家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2) 亚洲民族国家经典电影的特点第九章 电影传入中国与中国早期电影(2 学时)1. 教学内容(1) 电影传入中国的过程(2) 中国放映的电影中的外国片比例(3) 早期中国电影的拍摄与探究第 5 页/ 共 11 页2. 重、难点提示(1) 从宏观上理解当时的“电影市场”(2) 在早期中国电影的特点第十章 30 年月的中国电影(4 学时) 1.教学内容(1)30 年月中国的社会现实(2)30 年月中国电影的类型(3)30 年月中国的经典电影和电影创作者2. 重、难点提示(1)30 年月中国电影的特征(2)30 年月中国电影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 战时与战后的中国电影(4 学时) 1.教学内容(1) 沦落区、国统区、解放区的电影创作(2) 孤岛电影创作(3) 战后中国电影的类型与经典电影2. 重、难点提示(1) 中国电影有哪些民族化传统(2) 《小城之春》的艺术成就第 6 页/ 共 11 页第十二章 “十七年”电影与文革电影(2 学时)1. 教学内容(1) “十七年”时期的政治氛围(2) “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创作(3)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创作与红色经典(4) “三突出”原则与文革电影的特点2. 重、难点提示(1) 政治如何影响到电影的创作;政治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哪些方面(2)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创作对中国电影的影响第十三章 中国第四代导演的电影创作(2 学时) 1.教学内容(1) 第四代导演的成长与形成(2) 第四代导演电影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 第四代导演的贡献和文化遗产2. 重、难点提示(1) 理解第四代导演的成长与他们的电影风格之间的关系(2) 第四代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位置第十四章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创作(2 学时)1. 教学内容第 7 页/ 共 11 页(1) 第五代导演的成长与形成(2) 第五代导演电影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 第五代导演电影的主要成就(4) 第五代导演的变化2. 重、难点提示(1) 第五代导演电影的特征(2) 当下多有对第五代导演进行批判的缘由第十五章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2 学时) 1.教学内容(1) 第六代导演的成长与形成(2) 第六代导演电影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 第六代导演电影的主要成就(4) 第六代导演的变化2. 重、难点提示(1) 理解第六代导演的成长与他们的电影风格之间的关系(2) 第六代导演的变化透视中国电影变化第十六章 20 世纪 90 年月末至 21 世纪初期的中国电影(2 学时) 1.教学内容(1)中国电影市场的萎缩第 8 页/ 共 11 页(2)不在影院的“电影热”(3)外国电影的冲击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市场萎缩的历史缘由(2)外国电影的高票房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启发第十七章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现状与问题(2 学时)1.教学内容(1)商业电影的兴起(2)火热的电影市场(3)文艺片、纪录片的逆境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市场“富强”的缘由;中国电影市场的问题(2)抱负的中国电影市场应当是怎样的四、试验教学内容无五、学时安排教学环节章目 教学内容理论教试验教学学时— 世界电影艺术进展概述学学时20二 法国电影40第 9 页/ 共 11 页三美国电影60四前苏联电影40五意大利电影20六德国电影20七瑞典电影、英国电影和西班牙电影40八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印度电影和伊朗20电影九电影传入中国与中国早期电影20十30 年月的中国电影40十一战时与战后的中国电影40十二“十七年”电影与文革电影20十三中国第四代导演的电影创作20十四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创作20十五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20十六20 世纪 90 年月末至 21 世纪初期的中国电影20十七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现状与问题20总计480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主要分为寻常成果和期末成果寻常成果主要依据寻常课堂表现、寻常作业进行打分;期末成果主要依据课程结业作业进行打分将依据寻常表现、寻常作业和课程结业作业进行考核七、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世界电影史》(其次版),波德维尔、汤普森著,北京高校出版社,2014.[2]《世界电影史》(其次版),乔治萨杜尔著,徐昭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世界电影艺术进展史教程》,王宜文著,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 2004.第 10 页/ 共 11 页[4]《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中国电影史》,钟大丰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6]《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高校出版社, 2005.[7]《中国电影艺术史》,周星著,北京高校出版社, 2005.[8]《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尹鸿著,高等训练出版社, 2007.第 11 页/ 共 1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