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腾鳌特区高级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腾鳌特区高级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③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⑤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16. 作者在第4段中为什么说地坛 “荒芜但并不衰败”?(4分)答: 17. 作者通过第6段划横线处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悟?(4分)答: 18. 作者在地坛中思考了几个问题?他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结论?(4分)答: 19.文中有关地坛的几处景物描写突出哪两个特点?这些特点与作者欲表达的情思有什么内在关联?(6分)答: 参考答案:16. 因为地坛虽然看似“荒芜”,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
如作者写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这些描写表明废弃的园子因为有了这些小生物的活动而变得充满生机,并处处以其生机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因此地坛并不“衰败”17.作者的感悟是:古园形体虽曾被人肆意雕琢,但大自然中它的永久的活力谁也不能改变石门落日、雨燕高歌、雪地脚印、古柏伫立、风霜雨雪仍旧年复一年)这一切都无言地述说着人、动物、植物都会死亡,在生命过程中,都要尽其所能,活出自身的不可更易的特性,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18. 思考了两个问题:(1)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结论是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死是一种必然,一种天意,不必害怕,不必急于求成2)关于怎样活的问题:结论是要用一辈子去思考,活多久想多久19.地坛的荒芜,却蕴藏着活力;荒芜的地坛犹如作者残疾的身躯,而地坛里万物所洋溢出的活力,使作者对人生产生相应的感悟,从中得到激励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书法的精神气象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
汉字是前人千百年的书写实践而成,体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横平竖直,点画呼应,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以形成中正平和之体就像人要端庄、树要挺拔一样,每个字都是独立不倚的自我平衡体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行书,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存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并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从人的音容笑貌、筋骨气色、举止风姿看人的禀赋气质,探求人的形神之美,以至于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由此而生,诸如形神、气韵、风骨等等汉字结构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为代表。
颜真卿的楷书,磅礴伟岸,每一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自信从容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承续了王羲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笔画中潜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千百年来,欧体字与颜体字,分别代表了遒劲与雄放的高度,成为楷书的标本,后人难以企及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在楷书上,唐人几乎穷尽了法度与风格,宋人一时也找不到拓荒之处,于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苏轼、黄庭坚等人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而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但毕竟没有在法度上再创新格元明清时期的书法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书法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加之明清不清明,大兴文字狱,思想禁锢,精神压抑,书法中再难见到率性而为的天真烂漫精神被桎梏的时代,诗文和书法仅仅剩下了形式,唯美而干瘪,形体虽在,生气难寻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
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人民日报》2014年07月31日)1.下列关于“书法”和“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法是一种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在千百年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体现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的美学原则B. 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它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C.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与书法家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等有关系,也传达着书法家个人的才情气质,如王羲之的行书就是明证D.书法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魏晋时期的士人开始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从而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也由此而生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魏晋时期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B. 初唐时期人们在书法上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把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呈现遒劲与雄放的风格。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