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翻译及习题.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17839341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1 与朱元思书 吴 均风烟俱都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天(和)山共一样的色颜色我的小船)(主语省略)从随着、顺着、沿着流江流飘飘浮荡荡漾,任意任凭船按自己的意愿东向东,名词做动词西向西,名词做动词自从富阳至到桐庐一百许表约数,左右、上下里,奇奇异的山异奇异的水,天下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 这两句互文    水江水皆都缥(piǎo)碧青白色,千丈千丈深的地方见看到底底部游鱼游动的鱼儿细细碎的石沙石,直直接视看到无没有碍障碍急湍(tuān)湍急的水甚胜过 (省略介词“于”)箭,猛迅猛的浪浪涛若像奔飞奔的骏马,动词活用作名词    夹岸江两岸高山,皆都生生长着寒使人看了有寒意,使动用法树,(省略主语“高山”)负凭借势(高峻的)地势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上向上,动词,互相轩争着往高处伸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邈(miǎo) 争着往远处伸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争争着高向高处直笔直指向,向上,千百概数,表示多,无数的成形成峰山峰泉水激冲击石岩石,泠泠(líng) 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澈作响发出响声;好美丽的鸟相互相鸣和鸣,嘤嘤鸟鸣声(yīng)成形成韵和谐的声音。

      蝉蝉儿则助词,不译千概数,表示多,长时间转转,同“啭”,鸟婉转地叫,鸟鸣声(zhuàn)不穷断绝,停止,猿猿猴则助词,不译百概数,表示多,长时间叫无绝断绝,停止鸢(yuān) 老鹰飞戾(lì) 至,到天者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望看到峰高峰息使……平息,使动用法心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纶治理,筹划(lún)世务政务者……的人,窥(kuī)看到谷(这些幽美的)山谷忘忘记反通“返”,返回横横斜的柯(kē)树枝上在上面,名作状蔽遮蔽,(即使)在昼白天犹好像昏黄昏 (那样昏暗);疏稀疏的条枝条交交相映掩映,有时(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见到日阳光 鉴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也反映出当时一部分的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1、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是南朝代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抓住“清澈”和“湍急”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景状物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写景)散文;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2、 填空①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③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④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风烟俱净(消净,散净) 一百许(左右,上下)里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蝉则千转(通“啭”,鸟叫声)不穷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横柯(树木的枝干)上蔽经纶(筹划,治理)世务者 鸢飞戾(至)天者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5结合文中的语句,简析作者的志趣和情怀:(1) 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6、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先总后分7、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22五柳先生传陶潜先生五柳先生不知知道何什么许处所人也缺少主语,应为“(先生),亦也不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其姓姓名字表字,宅房子边旁边有五五棵柳树,因因此,就以把,用;“以”后省略宾语“之”为作为号焉语气助词闲静安静少言说话,不慕羡慕荣利荣华富贵省略主语五柳先生)好喜欢读书,不求追求甚深入,过分解了解;每每当有会体会,领会意意旨;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便就欣然高兴的样子忘忘记食吃饭缺少主语“(先生)性天性嗜喜好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家贫贫穷不能常经常得得到、获得。

      亲亲戚旧指旧交,旧友知知道其他如此这种情况,或有时置摆、准备酒酒席而招招待之;造往,到;今:制造饮喝酒辄就尽尽兴,期期望在必一定醉喝醉既以后醉喝醉而退回家,曾(zēng),竟然不吝情舍不得去留去,离开环周围堵土墙萧然空寂的样子,不蔽遮蔽风日阳光;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衣服上有洞和补丁,箪饭篮子瓢水瓢屡经常空空的,晏平静、安定如……的样子也常常常著写文章自自己娱娱乐,颇稍微;今:很示显示、透露己自己志志向、志趣忘忘记怀心上得失,以连词,不翻译此这样自自己终一生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今:夸奖,夸赞曰: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之的妻妻子有音节助词,不译言说:“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贫贱,不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富发财贵做官其这言话兹此若此人之的俦辈,同类乎吧?衔含着觞酒杯赋作诗,以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其他志心志,志向无怀氏之的民老百姓欤吗?葛天氏之的民老百姓欤吗? 一、结构、内容和中心: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志趣等 第二段: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赞语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中  心: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二、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6、从第一段中“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性情率真、洒脱的人7、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   (1)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期在必醉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8、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9、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10、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23.马说 韩愈世世间有伯乐春秋时秦国孙阳,擅长相马,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经常有,而可是伯乐不常经常有故所以虽即使有名出名的马,祗只是辱受屈辱于在奴隶仆役,马夫人之的手,(和普通的马)骈两马并驾,并列,一起死于在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马厩之的间,不以凭借,因为千里千里马称著称,出名也 马之助词,定语后置,不译千里者,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吃尽粟古代喂马的粮食一石十斗为一石食同“饲”,喂养马者……的人不知知道其指千里马,代词能能够千里走千里而食同“饲”,喂养也是这样,指示代词马也,虽虽然有千里日行千里之的能才能,食吃不饱,力力气不足,才才能美优点不外在外面见见,同“现”,表露,且犹,尚且欲想要,要与和常平常的,普通的马等相当不可得能,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其它能能千里日行千里也呢? 策名作动,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不以按照其道(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食同“饲”,喂养之它不能尽竭尽其它的材同“才”,指行千里的才能,鸣马叫,嘶鸣之而却,转折连词不能通通晓,懂得其它的意心意,意思,执握着,拿着策马鞭而临面对之千里马,曰:“天下无没有马千里马!”呜呼表示哀叹,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