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与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doc
9页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与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与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 【作 者】谭晓梅 【作者简介】谭晓梅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上海市,200433) 【内容提要】发端于本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了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虽然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最新成果不乏真知灼见,对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亦不乏指导价值,但由于当代西方学者忽视绝大多数新兴民主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单纯、片面地强调民主化进程;同时过分夸大政治精英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因而又使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 【关 键 词】民主化/民主运动/民主理论/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历史上,每一次民主化运动都伴随着民主理论的一次巨大发展发端于本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注: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发生在1878—1926年间,根源于18世纪的美国和法国革命,但真正的国家民主制度却出现在19世纪在近一百年的民主化进程中,30几个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发生在1943—1962年间,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结束了西方的殖民统治,50几个国家纷纷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始于1974年的葡萄牙军事政变与前两次民主化浪潮相比,此次民主化浪潮规模最大,席卷了南欧、拉美、非洲的许多国家,使采用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增至107个,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58%, 亨廷顿称之为一场名副其实的“全球民主革命”此次浪潮余波一直延续至今参见SamuelHuntington,The Third Wavc:Democrattzation in the Lale Twentieth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2) ; 以及Adrian Karatnycky, "Freedom in Retreat", Freedom Review (February 1994).),更是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了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给西方民主理论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已有的民主理论,不得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界定民主和民主化的概念,研究民主测量的方法和探索理想的民主模式。
因此,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民主理论革命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场理论革命的最新成果 一、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研究趋向受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影响,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在关注焦点和研究走向上,实现了一次重大转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概念上,目前西方学者在民主产生问题上都不再使用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这类的词语,而是采用动力、阻力、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概念原因在于,在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中,大批过去被诊断为不具备民主条件的国家都纷纷建立起了民主政府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民主理论的主流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民主政体所需要的必要前提与充分条件之上这是熊彼特、阿尔蒙德、达尔等许多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他们普遍认为,民主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产物,民主的出现有赖于一系列前提条件,大致包括: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中产阶级占据一定的比例,民众普遍具有宽容的文化价值观念,国家经济体系具有独立性,等等今天的西方学者则反其道而行之,象亨廷顿、戴尔蒙德、斯密特、里杰法特、林茨、瓦伦苏拉、奥唐奈、利普塞特等等,他们中很多人认为民主的出现没有固定的公式充满活力的民主制度是政治精英们战略互动的产物,或者是选民、机构、政党有意选择的结果。
而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等等仅是民主产生的有利因素,而非必要条件第二,在方法上,新一代西方学者不再象其前辈那样笼统地研究民主化问题,即概括出一个精巧的民主化进程的总目录,而是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比较民主化的不同进程在横向上,他们区分并比较不同国家民主化的独特历程,以确定两种关系:一是政治精英战略互动与民主转型模式之间的关系;二是转型模式与随之出现的民主政体类别之间的关系(注:Terry Karl andphilippe Schmitter, "Modes of Transiton in Latin America,Southern and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Joural (May 1991).)在纵向上,他们区分并比较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异同,以确定第三次浪潮的独特性同时,他们还运用这种历史比较方法评估民主化运动对政体运作的影响,例如,一个正在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国家,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增强了还是减弱了?民主化使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等等第三,在理论上,西方目前的民主理论研究大都立足于一个前提:“民主政治不仅仅是生长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土壤上的一朵鲜花,它还另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注:Arend Lijphart, "The southern EuropeanExaniples of Democratization:Six Lessons for Latin America",Government and Oppositon(Wintcr 1990).)这样,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就摆脱了由过去悲观主义所造成的负担,即民主的进步有赖于一系列前提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则民主之花永远无法开放现在的学者则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朱斯蒂·帕尔马在《培育民主》一书中宣告:“人类的愿望和行动最终将保证民主化的成功注:Giuseppe Palma,To Craft Democrati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p.9.)亦即,民主之花可以被移植到非西方的土壤上,它可以在任何地方,甚至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与西方民主政体格格不入的国家开花、结果,只要那儿有民主的技艺和适当的时代精神所谓民主的技艺主要是指政治精英们所起的培育民主的作用今天的西方学者仍然很重视政治精英在民主化进程中已经扮演、正在扮演或应该扮演的角色;同时,他们仍然认为普通民众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第四,在策略上,早期学者的思想立足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他们热衷于结构分析,区分民主的原因与结果,并致力于理清二者关系的性质目前西方的民主思想则深深地植根于批判理论的理性精神之中,学者们一改以往的研究策略,转而为社会机构更好地理解和变更专制政体存在的条件提供理论工具,这种转向可能是由西方政策科学的传统造成的,其目的则在于为建立可能的民主政体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政治学论文网) TAG标签: 浪潮 最新 第三 民主化 当代 国家 西方 发展 理论 民主 二、民主与民主化的概念发展近十年来,民主研究偏重于对民主过程和民主行为的考察在这种趋势影响下,民主概念也被重新定义当代西方学者们不同以往,他们不是去界定一个实体性的和最高纲领式的,包括经济平等和社会公正在内的民主概念,而是从程序的角度确定一个最低限度的民主概念他们认为,民主是一种过程,但它既非熊彼特所说的政治精英竞取权力,人民选择领导的过程(注:Joseph 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2d,ed(New York:Harper,1947).), 亦非达尔所指的不同利益之间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注:Robert Dahl, Dilemmas of Pluralist democracy(New Haven and London: Yele University Press,1982).),而是专制政体不断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民主就是民主化,因此,确定民主概念也就是确定民主化的概念从民主到民主化的发展,乃是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大胆创新首先,西方学者对自由化和民主化作了严格的区分他们认为,虽然在第二和第三世界,这两种政治活动都频繁地发生,但它们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由化的目标更为缓和,它仅仅要求专制政体放松限制,扩大个人和集团的权利民主化的目标却不仅限于获得更多的社会、政治权利,而是要求在合法性基础上进行全民公决,建立民选政府赫尔曼曾说:“民主化为力量、权力和自由的再分配提供了机会,并创造了许多独立的管理和信息结构而自由化却保存了原有的行政体系基础,只是形式更加温和而已它象一个张开的拳手随时都有可能被重新合上,自由化仅在形式上与民主化有些相似,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根本令人无法忍受的权利侵占注: 转经自Doh Chull Shin, "On the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World Politics(October 1994).)其次,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民主化进程大多曲折多变,很少一帆风顺,恰如戴尔蒙德指出的,“一些民主政体尚未诞生就流产了,另一些民主政体则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注:Larry Diamond, "The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Trends,Types,Causes,and Prospects ",in Robert Slater et,Global Trans formation and the ThirdWorld(Boulder,colo.:Lynne Rienner, 1992).) 因此目前西方学术界已不再把民主化视为一个直线的,而是视为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
民主化进程通常被西方学者划分为四个阶段:(1 )旧的专制统治的腐朽阶段;(2)由旧的专制政体到新的民主政体的转型阶段;(3)民主政体的巩固阶段;(4)民主政治秩序的成熟阶段 这四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迭,它们在时间上的前后继起构成了民主化进程的完整图画但由于第一阶段只是民主化的前奏,第四阶段已是民主化的完成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第二、第三阶段才是民主化进程的核心和关键,西方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也正是这两个阶段从性质上看,转型阶段是政治上最不稳定的阶段,时刻具有被旧政权颠覆的危险卡尔和斯密特认为,“转型阶段受制于难以预言的偶然事件、尚未展开的变化过程和意料之外的各种后果”注:Terry Karl and philippe Schmitter,"Modes of Transiton in Latin America,Southern and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al(May 1991).)普尔热瓦尔斯基则把转型阶段比喻为弹子机,一旦你把弹子高速送往顶端, 它随时都有可能无情地再次旋落下来注:Joseph 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2d,ed(NewYork:Harper,1947).)一旦新政府颁布了新宪法,举行了自由选举,大众参与也不再遇到更多的障碍,那么这时转型阶段便告结束,民主化由此进入巩固阶段。
但是,这既不意味着民主已经稳定,也不意味着民主的存在有了保障军事政变和其它暴力事件仍随时有可能终结民主进程正因为如此,西方学者们认为,巩固阶段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该阶段的核心工作在于,政治精英就民主政治的统治规则和民主制度的价值达成实质性共识长期以来,人们把民主的巩固等同于民主的稳定或制度化现在,学者们已把稳定和巩固严格区分开来,认识到单纯地维持民主政体并不必然地巩固民主政体虽然稳定有助于巩固,但巩固和稳定毕竟是两个不同觌的现象稳定仅仅反映了民主政体的承受力或持续性,而巩固则意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