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doc
4页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定义、内涵与外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次结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要素,青少年社会工作运用的方法手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本章重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含义(定义、内涵与外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次结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要素,青少年社会工作运用的方法手段本章难点: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关系参考书:陆士桢,王玥. 2005. 青少年社会工作.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王思斌 主编. 1999. 社会工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这前,先给学生看两段文字材料,一段是2007年8月30日《南方周末》第2和第10版的新闻《“放牛班”回乡》,另一段是关于考霸张非的报道然后让学生讨论读后感 引导学生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1、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存在一些问题群体,这些出现成长问题的青少年需要关心、帮助和引导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干预 2、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少年更值得关注3、做青少年社会工作一定要对青少年充满爱心和信心。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要素 1.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1)不同研究领域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界定:从服务内容角度界定:主要内容为学业;生活;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心理咨询;婚前教育与婚姻介绍;休闲服务;矫治服务等的,以青少年为案主的社会工作;从工作过程与特征角度界定: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倾向、特长爱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利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或集体的,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健康发展,以贡献社会和国家—;从基本要素方面界定:青少年社会工作,归根结底是以全体青少年为工作对象,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服务方法,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解决青少年问题,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工作 (2)狭义和广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狭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或称消极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以一般青少年,特别是发展发生偏差的青少年为对象,采取多种服务手段,纠正青少年发展偏差,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种思想和模式在20世纪以前,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早期体现得较为明显;n广义的青少年工作:指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工作对象是所有的青少年,在内容上包括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娱乐、社区、家庭服务、职业介绍、婚姻服务、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涵盖了能增进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各项措施;能防范危害青少年发展因素的预防和保护措施;能保障青少年福利的措施;能协助青少年处理成长和适应过程中的难题的措施;能促进青少年发展潜能的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2.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的要素(1)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面向青少年的工作面向所有青少年,特别是需要特别帮助的青少年;面对青少年的所有成长阶段;面向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所有问题;面向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青少年自我及社会的所有因素;青少年社会工作面对的是横向意义的“青少年”概念——所有的属于青少年阶段的人,纵向意义的“青少年”概念——青少年发展的所有因素; (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目的: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地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目的的社会功能指向--强调青少年对社会的归属及发展的共性,强调青少年对社会的积极适应,发挥青少年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目的的人本主义功能指向--重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重视青少年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激发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地发展,促使青少年自我实现,增进幸福与快乐这两种取向是一种辩证的统一3)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的手段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青少年社会工作区别于家庭生活照料和学校的知识传授,以调动青少年内在的发展潜能、青少自我发展,积极适应服务社会为主的专业工作,需要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全面而广泛的社会工作,既包括补救性的工作,又有预防性的工作,既有局部性的工作,又有全局性的工作,既有有形的工作,又有无形的工作,都需要特别的专业特质及专业技巧。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背景1.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内因:生产的发展把青少年推向了社会,雇佣童工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青少年问题的社会性日益突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快速崛起,青少年流浪团伙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社会问题,城市需要治理,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着手解决以流浪青少年团伙为代表的青少年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漂流四方,青少年的社会性特征日渐发展,家庭和宗族保护青少年的功能日渐消亡;2.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青少年社会性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关键因素: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受到生产发展的猛烈冲击,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依赖大家庭的亲属关系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可能性日趋减少,社会必须寻求一种社会性的方式解决青少年的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青少年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青少年已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元素,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稳定、进步,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在动因: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的精神满足的需求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青少年被赋予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概念,青少年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的物质性满足,精神发展和健康完善日益成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青少年工作模式,已经逐渐力不从心,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生产发展、社会变迁,使人们的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权利观的普及挑战父辈权威,个性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也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社会化进程,青少年自身的能动作用成为解决青少年发展问题的内在动因。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阶段1.以教育为主的前青少年工作时期:以培养作为社会主流的成人为目的;从传授知识开始,逐渐发展到传授做人的道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2.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工作时期:政府参与的有组织的青少年工作逐步发展;工作领域和内容单一,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贫困的青少年,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习艺、救济等消极的方法 ――作为整个社会救济事业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3.以全面服务为特征的专业青少年工作时期:青少年作为人生重要阶段和社会重要代群,日益受到重视,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独立学科日渐成熟青少年福利的立法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法律保证 ;青少年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青少年权利的尊重、需求的全面满足、健康的发展成为青少年工作的中心任务;专业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领域、方法逐渐成形,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1.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功能:(基本功能)恢复功能――对受伤害而丧失全部或部分社会适应能力的青少年,通过青少年社会工作,使之从过去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建立在这个社会生存所必须的社会适应能力。
预防功能――帮助青少年避免遭受不幸的打击,帮助题目在遇到困难时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并设法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摆脱困境发展功能――促进社会中全体青少年健康发展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预防功能――对青少年的能量释放有所指引发展功能――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使得青少年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一致思考题:1. 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2. 广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狭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有何区别与联系?3.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要素有哪些? 教学后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