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未来教育课件(我最喜欢的地方)学生演示文稿.ppt
1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我最喜欢的地方,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的历史传说,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平湖秋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映月,柳浪闻莺,苏堤春晓,位于西湖西侧,南北两端衔接南山路和北山路,全长2.8公里它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于北宋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用湖中的淤泥堆筑而成的堤上有六座石拱桥,自南而北分别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苏堤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命名的,又名苏公堤,堤的南端建有“苏东坡纪念馆”。
曲院风荷,南宋时称“院荷风”院原是指一 家酿制官酒的作坊,在今天的九里松东,洪春桥一带当时,金沙涧水在此流入西湖,院取金沙涧水造酿酒,并在湖中种植荷花花开时节,清香四溢,风景优美,令人陶醉随着岁月流逝,旧址无从查考到了清康熙年间,为迎皇帝巡游,特地在苏堤垮虹桥畔的岳湖里引种荷花康熙书名立碑,改“院”为“曲院”,正“荷风”为“风荷”断桥残雪,断桥位于白堤东端,一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宋代叫宝佑桥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现在的断桥为年改建,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位于苏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其来历据志书记载,从前在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名“花港”到了南宋理宗时,内侍官卢允升在此兴建了私人花园,称为卢园清代康熙时曾废园重建,当时景区面积只有一池、一碑、一亭、三亩地现已建成为占地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园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 1000多年历史.是吴越国王钱弘叔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慧日永明禅院.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与灵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南屏晚钟,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成为白堤的起点.其三面临水,背倚孤山.唐代在这里建有望湖亭,明代改建为龙王祠.至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筑起三面临湖的低平月台,平台向南伸出水面,视线低平,视野广阔,成了临湖赏月的好地方.,观赏点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边,双峰插云御碑亭所在之处.立足亭前沿正南和正西方向远眺,可以望见南高峰,两峰遥对相峙,相距10余里.其实南高峰海拔仅254米,北高峰海拔314米,只因湖西近处群山低缓才得高峰之名.早年两峰顶上各有七层宝塔一座,后宝塔废圮.,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地处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旧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系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雷峰夕照,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岛基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利用水心保宁寺遗址,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而成的.到了清代,又在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使全岛呈田字形,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格局,宛如仙山琼岛,因而又称小瀛洲.,三潭映月,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山路涌金门至清波门滨湖地带.南宋时这里是宋孝宗为奉养宋高宗而建的京城最大御花园-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沿湖会集西湖名柳500多株,品种有醉柳,浣沙柳,狮柳等,清风摇曳,如醉浪翻空.春日,黄莺在柳荫中啼鸣,柳浪闻莺就因此得名.,柳浪闻莺,资料来源:,htm,http:/ 谢!,请多提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