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考试说明.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08657792
  • 上传时间:2022-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源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理科综合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学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物理和化学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和化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三、考试依据河源市初中毕业生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标准》为依据,结合广东省和河源市初中物理、化学教学实际制订四、考试范围与考核目标要求物 理 Ⅰ、考试原则与目标(一)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查和教与学导向相统一的原则。

      试题要能体现对学生学业水平考查的目的,试卷要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同时又要体现对新课程教与学的正确导向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重的原则试卷既要体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考核,同时在试题编制上也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期间经历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的考查,在试题资源选择上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实现对三维目标的考查三)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落实《标准》的课程目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基础知识的考查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复现,基本技能的考查不是实验操作的机械组合,应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五)突出以能力立意来命题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是通过知识内容的考查体现的,作为载体的知识内容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中物理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探究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简单的理论探究如类似于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课堂外的家庭实验、调查分析等Ⅱ、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目标和要求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应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考试应体现课程目标,将能力考查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过程中考试应加强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附:目标水平与行为动词界定目标具 体 要 求认识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理解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把握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操作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会正确使用仪器,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探究经历体验、实验和理论等方式的科学探究,建立感性认识,表达见解和感受,能根据要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二)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 能力要求对能力的考查,主要包含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五种能力,具体要求如下:l.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含义,初步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应用能力会应用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科技、环境和社会相联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4.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及创新意识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针对性的阅读,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使试题有合理的区分度,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5.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2)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数据、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5)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6)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7)交流与合作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精神能思考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探究方案认识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对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加强观察、实验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能利用实验器材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实验,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会归纳实验结果并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学生要具备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第二部分 科学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标准》中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考试说明是根据《标准》并结合广东省课程改革与我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1.物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分类认识理解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的属性可以是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等2.物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3.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4.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测量环境温度认识操作认识5.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探究理解6.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 节约用水理解认识物质属性7.物质的属性;物质属性与物质用途的联系认识8.质量的概念 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 认识操作(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物质9.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密度概念与物理现象理解 10.物质属性与科技进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尺度11.物质的组成认识12.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13.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14.物质世界的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认识新材料及其应用15.根据提供的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了解16.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认识2.运动和相互作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7.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理解不要求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追及问题计算不作要求18.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19.电磁相互作用电磁波的应用探究认识20.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21.时间、长度的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认识操作22.速度的描述 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测物体运动速度认识理解操作23.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测量二力平衡条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认识操作认识24.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惯性 物体的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了解理解认识25.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探究(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运动和相互作用机械运动和力26.压强概念 压强公式简单计算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探究理解认识 不要求运用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复杂的、综合性的计算27.浮力的实验探究 物体浮沉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认识28.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认识声和光29.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乐音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探究认识3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认识探究不要求记住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具体规律要求知道右手螺旋定则,不要求知道左手定则,不要求判断力的方向31.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探究认识32.白光的组成;光的色散认识33.波长、频率和波速;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认识电和磁34.通过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3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方向的关系认识36.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37.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认识38.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3.能量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9.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活的关系认识40.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认识41.功;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认识(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能量42.功率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解认识能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机械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理解有用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