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doc

34页
  • 卖家[上传人]:Wo****C
  • 文档编号:243522884
  • 上传时间:2022-0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学设计5. 草船借箭 【教材分析^p 】 《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情分析^p 】 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对于故事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学生又对《三国演义》了解很少所以理解文章并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是怎样草船借箭的,了解借箭成功的原因从而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并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课题 草船借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 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 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具 准备 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8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1)【出示课件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出示课件2】 (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3】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 简介《三国演义》出示课件4】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原人 以《三国演义》主题歌导入交流,激发学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简介《三国演义》,同时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新课 教学 ( 32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整体感知(一)理清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二)了解起因、经过、结果 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6】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4.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5.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出示课件7】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学生齐读)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话出示课件8】 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3)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出示课件9】 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却”又是什么意思?(借理由推托、拒绝为什么不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③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当时的心理活动出示课件9】(请同学根据自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填入括号里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⑤再读加入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0、11】 A. 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⑥指名读这段话 ⑦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⑧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⑨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⑩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2】 (4)教师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5)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6.谈话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采用读、思、议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他dù jì(    )小亮的才干,sī zì( )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ūn lìng zhuàng( )但小亮shén jī miào suàn( ),先他请来了cáo () 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二、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妒忌(yǐ jì)  幔(màn wàn)子 都督(dū dōu) 水寨(zhài zài) 丞(chéng céng)相  呐喊(nèi nà) 调(tiáo diào)度 三、比一比,再组词 诸(  )   虚(  )  妙(  ) 都(  )  虑(  )  沙(  ) 著(   )  虎(  )  炒(  ) 四、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答案】 一、妒忌 私自 军令状 神机妙算 曹 二、妒忌(jì)  幔(màn)子 都督(dū) 水寨(zhài) 丞(chéng)相  呐喊(nà) 调(diào)度 三、诸位、都督、著作;虚心、考虑、老虎;绝妙、沙场、炒菜; 四、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准备:请鲁肃帮忙准备好船只、草把子、青布幔子、士兵等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