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教学案.doc
25页专题1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1、经济危机惨痛的教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作为命题的立意点考查2.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作用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3、从罗斯福新政和30年代危机爆发,认识正确处理生产、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的重要性,作为命题的考点,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4、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缓和社会矛盾、坚持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将继续作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5、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学习,这将会成为高考的命题趋势本专题主要讲述了现代史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家福利制度等是学习的重点一、 1929--10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在20年代经济增长虚假繁荣,以及政府推行分期付款,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消费增长引起股票市场的狂涨,直接引发这次经济危机。
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导火线是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狂跌特别提醒】①繁荣和危机往往同时存在,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联系当今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控制信贷投放过度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②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③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的背景下,罗斯福上台并实施新政内容: 救济----救济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具体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特点:新政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巩固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
特别提醒】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罗斯福新政中具体措施的内容、作用如在工业方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发起一场群众性的运动----蓝鹰运动 三、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1、发展概况:美国 :①二战结束美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时期②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③7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局面④8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并出现低速的持续增长⑤90年代经济繁荣⑥从2001年起,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西欧:①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联邦德国:①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②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2、原因: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③发展告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④逐步建立国家福利制度 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政府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社会较稳定;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③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④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⑤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援助。
特别提醒】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探讨西欧、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原因,总结出共同原因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改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兴国之路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3)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德国、日本走向法西斯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特别提醒】经济危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正所谓“赛翁失马,安知祸福!”五、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影响首先,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其次,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再次,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尤其是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另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误区警示】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消除危机,作用只能是延缓危机周期和降低危机破坏程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六、认识“战后资本主发展新变化”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国家干预的争论虽然持续不断,但如今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干预程度的问题上20世纪末,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了减轻,各国多推行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混合经济”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的发展: 福利国家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普遍实行,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缩小了福利规模作用:使穷人受惠,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推动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4、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它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局限性: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1)表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持续增长 (2)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问题: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特别提醒】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细心体会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但是,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考点一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例1.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养老金保障制度,解决民生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这与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具有一致性,故B项正确A、D两项属于《工业复兴法》的内容,排除;提高农副产品补贴是调整农业的措施,排除C项答案】B【变式探究】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答案】D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例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1990-200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的国家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变化,就本区域范围内比较,三者增幅比例基本趋同,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并没有忽视农业,只是投入比例稍微少一点,故A项错误;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发展明显高于工业和农业比例,故B项错误;三类国家在三大产业明显体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故C项错误变式探究】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答案】A【变式探究】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解析】分析图表做题,题干要求对图中②阶段解读正确的是,②阶段是从1970年到1980年,战后【答案】A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1990-200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的国家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变化,就本区域范围内比较,三者增幅比例基本趋同,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并没有忽视农业,只是投入比例稍微少一点,故A项错误;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发展明显高于工业和农业比例,故B项错误;三类国家在三大产业明显体现出不平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