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同名1696).docx
8页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以XX市XX镇为例摘要: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 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 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 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 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 突出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一、调查资料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现有人口近 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 17.2万人,在校生 20.7万人,专任教师 7473人,师生比 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 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XX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 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 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 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 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 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 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
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 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 XX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 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 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 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 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 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 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 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 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 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 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 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 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经 费投入,拓展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采取教育资源整合、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 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 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
教 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 平的重要体现二、 调查结果根据连续两天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发现政府对城乡教育 资源的投入程度、本地人和外地人入学资格条件全部都不一 样还有现今教育制度不公平的体现三、 调查分析一、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不一样走访的两 间小学之间对比,东区水云轩位于 XX市的城区,政府投放的资源自然相对多一点而小学只是城镇小学,得到的资源 明显比较少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由 于各镇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现行办学体制、评价机制存在缺 陷,市镇之间、校际之间存在一般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稀 缺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初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在市的层面主 要集中于名校,在镇的层面主要集中于少数公办重点校但 是政府每年都会对城乡的学校发放教育支出补助经费和务 工农民子女教育费用的补贴, XX年与往年相比,教育补贴经费大大上涨XX年,xx市教体局XX年项目支出经费一共有 34428万元,分布在51个项目其中预算数最多的三个项目 分别是粤财教497号XX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 资金8994万元,粤财教551号XX年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 女中央奖励资金 5299万元,市属学校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 费2149万元。
而在XX年xx市教育局财政预算公开的项目 支出中,粤财教 356号XX年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 金为6838万元,免学费教育补助经费为 1545万元,没有进 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央奖励资金的相关项目支出二、市内本地人与外地人入学资格条件对比,外地务工人民子女想要在xx市上学相对要比较麻烦一点 XX年起,xx市实行流动人员积分入学入户所谓积分制管理,就是对 流动人员的素质高低和贡献大小,进行一个量化的评定然 后以这个评定为基准,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别待遇政策 规定流动人员子女需凭积分入户通知书入学的,实行新生入 学需求信息登记管理,明确其申请积分入户时,必须登记子 女新生入学需求信息建议广大积分申请者,务必及时登记 入学信息修改主要便于政府准确掌握底数,优化教育资源 配置,提高积分入户入学指标安排的合理性;否则,镇区政 府在落实“流动人员在取得积分入户资格 3年内,子女可享受户籍居民义务教育待遇”政策时,由于对流动人员子女入 学需求时间和人数难以准确预测,实际操作中给公办学位安 排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新的积分制政策文件,将参加积分对 象由目前在xx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修改为目前在 xx工作并累积满1年以上的流动人员。
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员工作的不稳 定性和生活流动性大的因素,将工作时间的弹性空间放大, 将那些以前在我市工作多年,近一年出现工作间隔,未达到 连续工作一年要求的流动人员,纳入积分制管理对象,从而 使得积分政策更加科学、完善、公正三、 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表现在高收费导致的择校问 题、各地分数差异导致的入学差异、不健全的加分制度、教育设施不均衡、与师资分配不健全XX市的教育存在的最大 的不公平在于学校电脑派位从 XX年开始,我市从市一中和市侨中拿出部分学位,通过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小 学毕业生升入上述2所学校的学生名单今年刚好是实施电 脑派位的第10年,每年电脑派位的现场,被抽中者欣喜若 狂,落选者沮丧不已尽管如此,不少市民仍表示接受了这 种方式,因为是电脑抽出来的一一公平然而,在今年的市 政协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千里行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文坚却 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公平派位,促进教育均衡的建议》, 指出现行的电脑派位做法“造成了教育最大的不公平”,并 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其实就算知道明白是不公平,但 还是会有人去支持这样子的做法城区学校进行派位录取这 种现象很普遍,但在城镇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 建议根据我市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对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 配置的问题,我的建议如下:①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信 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的重要途径要将信息化列入教育发展规划, 加大硬件投入, 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搭建软件环境,研发切实际的 教育软件,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科研管理智能 化,组建开放、动态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建立信息教育评价 体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积极探求基于网络的全 新教育方式,形成网络资源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 均衡化② 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大力开发教育资源从整体上看,投入不足,经费困难一直是制约教育资源不足的 “瓶颈”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人们对教育资 源需求日益增大,而教育资源却没能力满足人们早数量和质 量上的需求所以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不断开发教育资源并合理的运用,才能做到每一分资源的高 效利用,进而缓解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促进其均衡发展③ 改革教育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明确政府职责一是要规划职责,政府在投入教育资源 时,必须明确其正确职责,要做到公平公正,更有利于落后 地区,薄弱学校的发展,缩小差距。
二是要投入职责,在增 加投入资源时,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积极想贫苦地区和困难 地区倾斜三是要监督职责,建立均衡发展的量化标准和评 估机制,努力把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予以均衡分配和合理利第二,转变政府行为在推进均衡教育资源进程中,政 府不能只关心重点学校,而要更多的去关怀每一所学校尤其 是薄弱学校,千方百计的缩小差距,政府要成为教育主要投 资主体,在资源分配、教育人事、考试招生、教育评估等方 面制定公平的政策措施,为均衡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环 境④ 平衡城乡发展,促使城乡教育间差距缩小城乡经 济的发展快慢不一,致使教育的发展进度不齐国家需要更 注重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大财政支持,扶持偏远地 区的教育发展,促进城乡间的平衡发展⑤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要合理的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遵循平等、对等和补差原则, 同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给予资金、政策支持教育部门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精兵简政、加强管 理,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⑥ 强化教育督导,完善评估机制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督导评估工作,建立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督导网络,进一步完善对各级政府教育 发展的督导评估机制,将评估结果纳入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 绩考核体系。
定期对城区所有学校进行评估,督促纠正城区 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评估并公示,建立表彰制度,形成推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参考文献:《XX市XX积分入户政策》《关于实施公平派位,促进教育均衡的建议》《百度百科XX市教育资源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