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风后遗症治疗方案1.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330585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5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风后遗症治疗方案1中风后遗症一、 定义: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 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 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 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二、 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1) 症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2) 病史: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病史,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 年龄即可确诊;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3) 病程: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发病后2周至6个月)西医诊断标准:1>症状: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 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 气变化冇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 麻木感觉尤其明显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中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 痪、硬瘫。

      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椎体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一一锥体 束受损而产生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 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2、常见下面几种类型:“三偏3(1) 偏瘫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 偏感觉一侧感觉障碍,就是一侧肢体没冇感觉,这会产生很严重 的后果比如有一个病人,天冷的时候,他爱人心疼他,就用医院的盐水瓶给 他灌了热水,放在他的右脚下给他取暖但是这个患者是右侧偏瘫,右侧没 有感觉,很烫的水瓶放在脚下也没冇感觉烫,结果第二天发现脚底烫伤了 所以这种感觉障碍一定耍引起警惕3) 偏盲一侧视力障碍,只能看到一侧的物体认知障碍:无法认清家人、地点、时间等现在是冬天还是夏天,在家 里还是医院,他都不知道言语功能障碍:医学中叫失语症,就是说不出话右侧偏瘫的病人容易 失语,左侧偏瘫不容易因为大脑中普通人的语言中枢在左侧,右侧偏瘫的 患者是因为左侧大脑发生了病变,就会影响语言中枢,导致失语口常活动能力障碍:不能自己洗漱、穿衣、进食等,生活不能自理吞咽障碍:进食、喝水吋容易呛咳严重的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甚至会引起呼吸骤停。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我们会先给他插入个鼻饲管,并 帮助他进行吞咽训练,训练好了,管子才可以拔掉大便小便障碍:指大小便失禁3、检査脑CT扫描: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00%,对缺血性中风的诊 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 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风发病24小时后再查CT血糖、尿糖测定:中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与其冇无糖尿病关系很大 中风急性期空腹血糖超过11.12mmol/L,即提示其下丘脑损害严重,死亡 率较高所以,即使以前没冇糖尿病病史,也应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尿 糖的高低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中风以后可以出现一 过性的血糖升高,况且有的病人对自己过去有无糖尿病并不清楚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变形规律 的科学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与中风的发生、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大部 分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 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血液太粘稠了,脑循环 就受到影响,不利于中风病的恢复因此中风病人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指 标是必要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与中风预后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观察, 白细胞总数在10X109/L以下者预后较好,而在20X109/L以上者死亡率 高白细胞计数还有助于中风的诊断一般来讲,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白细 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风的白细胞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嗜酸细胞计数:随着病情的不同,嗜酸细胞数冃也不同病情越重, 嗜酸细胞越少;病情好转,嗜酸细胞数目则逐渐恢复如果嗜酸细胞逐渐 减少且经过1〜2周仍不恢复,往往预后不良磁共振MRI:与CT相比,MRI无X线的辐射效应,因此对人体没有明 显损害,且图像层次清楚,分辨率高其缺点,…是价格昂贵,相应的检 查费用也高;二是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宜使用;三是成像时间长,危 重病人很难接受长达40分钟的头部扫描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MRI 对于急性中风病人并非首选的检查项目腰穿脑脊液检查:腰穿检查脑脊液对于明确中风的性质极具有重要的 意义但随着更先进的检查手段如CT、MRI等的应用,脑脊液检查就不再 成为中风的必要诊断手段了血脂:与中风有关的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胆固醇、B脂蛋白等虽 然还不能断定血脂与中风的发病冇直接的关系,但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 诱发因素乙一,故应常规进行检查脑超声波:脑超声波(A超)的最大价值是观察中线冇无移位。

      如在 发病第一天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 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 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脑超声波检查简 单、安全、比较实用脑血流图:脑血流图简称REG对判断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病的性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脑电图:脑电图的动态改变对中风预后的判断冇指导意义如果脑电 图变化呈进行性加重,常提示预后不良,反Z则预后较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血管病、动脉瘤、动一静脉畸形、 烟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虽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但在直观显示血管结 构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介人性治疗,估计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DSA会更 加普及其他辅助检查:除上述检查外,皮层诱发电位、脑血流量测定、多普 勒超声、脑地形图、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 对中风也冇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而患中风病的老年人还应检查心脏、肾 脏的功能等三、类症鉴别:(一)中医鉴别诊断:中风病后遗症半向不遂与痹证、痿证相鉴别三者均可有肢体运动功 能异常,其区别如下:(1) 中风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废不用,患侧僵硬挛拘或痿软无力 为主症,可伴冇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不语、眩晕、头痛史。

      2) 痹证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沉重、麻木,关节肿大屈伸 不利,病变位置不对称,可上肢,可下肢,可单侧,可双侧后期因疼痛 不能运动,肢体废用,亦可见瘦削枯痿,起病多有明显感受寒凉、水湿等 原因,病变与气候有明显关系3) 痿证 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多见下肢,呈对称性日久不 用,肌肉萎缩,肢体枯细,多先有肝肾亏损或感受外邪史;起病一般较中风 为缓《医学纲目•论中风》明确指出:“手足不遂者,在偏枯则手足为邪 气阻塞脉道而然,在痿病,则阳明虚,宗筋纵,带脉不引而然也瘵病有 言变志乱之证,痿病则无之也瘁病又名风瘁,而内伤外感兼备,痿病独 得于内伤也康病发于击仆之暴,痿病发于怠惰之渐也,凡此,皆明康与 痿,是两疾也/(二)西医鉴别诊断: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皮质性偏瘫时,上肢瘫痪明显,远端为著如果出现皮质刺激现象有 癫痫发作顶叶病变吋,冇皮质性感觉障碍,其特征是浅层感觉即触觉、 温痛觉等正常,而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障碍明显感觉障碍以远 端为明显右侧皮质性偏瘫时常伴冇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右利), 双侧皮质下偏瘫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大脑皮质性偏瘫一般无肌萎缩, 晚期可有废用性肌萎缩;但顶叶肿瘤所致的偏瘫可有明显的肌萎缩。

      皮质 或皮质下偏瘫腱反射亢进,但其他锥体束征均不明显皮质与皮质下偏瘫 以大脑中动脉病变引起的最常见,其次为外伤、肿瘤、闭塞性血管病、梅 毒性血管病或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等内囊性偏瘫 锥体束在内囊部受损伤后出现内囊性偏瘫,内囊性偏瘫表现为病灶对侧出现包括下部面肌、舌肌在内的上下肢瘫痪偏瘫时受双侧皮质支配的 肌肉不被累及,即咀嚼肌、咽喉肌以及眼、躯干和上部面肌但有时上部 面肌可以轻度受累,额肌冇时可见力弱,表现眉毛较对侧轻度低下,亦可 有眼轮匝肌力弱,但这些障碍为时短暂,很快恢复正常内囊后肢的前2/3损害吋,肌张力增高出现较早而且明显,伸展肌给病理反射均易出现,内 囊前肢损害时出现肌僵直,病理反射以屈肌组为主内囊性偏瘫最常见的 病因是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脑干性偏瘫(亦称交叉性偏瘫)脑干病变引起的偏瘫多表现为交叉性偏瘫,即一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 上下肢瘫痪其病因以血管性、炎症和肿瘤为多见1・中脑性偏瘫:(l)Weber氏症候群:是中脑性交叉性偏瘫的典型代表,英特点是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故临床上出现脸下 垂,瞳孔散大,眼球处于外下斜视位有时见到眼球向侧方共同运动麻痹, 即出现Foville氏症候群,并可伴冇与偏瘫现侧的感觉迟钝,以及小脑性共 济失调。

      其机理是在Weber氏症候群的基础上病变范围更广泛,影响了眼 球的脑干侧视中枢及其径路以及感觉纤维和小脑红核束所致2)Benedikt氏症状群:表现为病灶对侧不全偏瘫,同吋偏瘫侧冇舞蹈和手足徐动症2 •脑桥性偏瘫:⑴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同侧外展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呈交叉性瘫痪因面神经的核上纤维在脑桥高位 交叉,终止于脑桥下部的面神经核,再由顼神经核发出面神经纤维,走向背内侧,绕过外展神经核,再走向腹内侧,于脑桥及延髓交界处出脑当面神经核上纤维交叉后的脑 桥部病变吋,即再现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与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 锥体束损害的交叉性瘫痪2)Foville氏症候群:表现为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同时两眼向病 灶对侧注视,实际上是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加上两眼侧视运动障碍, 故应称Millard—Gubler一Foville氏症候群如病变侵及同侧三叉神经根丛 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可有病变同侧面部感觉迟钝偏瘫3 •延髓性偏瘫:⑴延髓上部症候群:病例对侧上下肢瘫痪,病灶同侧舌肌瘫痪和舌肌 萎缩⑵延髓旁正中症候群;病灶对侧冇深感觉和精细感觉障碍。

      ⑶延髓背外侧症候群(wallenberg氏症候群):有时伴有轻偏瘫此外 尚冇同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同侧软腭下垂、声带麻痹、面部核性 感觉障碍、Horner氏症等4)Babinski—Nageotte氏症候群:病变对侧偏瘫与偏侧分离性感觉障碍, 血管运动障碍病变同侧颜面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症,Horner氏征, 眼震,软腭,咽及喉肌麻痹(Avellis症候群)⑸延髓交叉部病变:在交叉前病变可冇对侧上下肢瘫痪脊髓性偏瘫1、 锥体交叉以下:脊髓半侧病变时,于病变同侧出现上下肢瘫痪, 而无颅神经麻痹,病灶侧深部感觉障碍,对侧有温度觉、痛觉障碍,(Brown-Sequard 症候群)[1]2、 颈膨大(颈5〜胸2)受损:可出现偏瘫表现为上肢下运动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各种感觉丧失、尿失禁和有向上肢放散的神 经痛常冇Horner氏征四、辨证施治:(1) >心肾阳虚型证候: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骞,肢体不遂,畏寒肢冷, 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治法:滋阴补阳,熄风开窍方药: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罠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欢蓉、石斛各12克,远志、 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