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312,旷日持久战争练习.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71586488
  • 上传时间:2022-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312,旷日持久战争练习  学案 2 2  旷日耐久的战役   [根基达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日德兰海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均发生在西线战场上,而日德兰海战发生在北海  2.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  ) ①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筹划 ②挽救了巴黎 ③是一战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 ④宣告了西线战事的终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一战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后,西线战事并没有终止,双方转入了旷日耐久的阵地战因此,③④的表达不正确  3.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以下相关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索姆河战役由英法联军首先发起 B.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C.索姆河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 D.索姆河战役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答案 D 解析 索姆河战役中,交战双方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仍未能决出输赢。

      因此,D 项的表达与史实不符  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由于这两场战役(  ) 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好多 C.持续时间更加长   D.伤亡数字更加巨大 答案 D  解析 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来判断,战役伤亡数字更加巨大  5.1916 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役的根本态势是(  ) A.同盟国处于进击状态 B.协约国开头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 D.同盟国操纵制海权 答案 B 解析 A 项表述不全面,当时双方已进入相持的阵地战,互有攻守;D 项也不正确,应是英国掌管制海权;C 项只是反映战事的重心特点,不能反映战役的根本走向;只有 B 项符合题目要求,由于凡尔登战役也可以说是一战的转折点,协约国开头取得战略主动权  [才能提升] 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德国的预备役军人,夏天还是大学生,现在手挽手,唱着歌,去迎接英国人在朗吉玛克的机枪手们送给他们的死亡受到军事专业训练的宏大民众怀着充分无比的良好愿望向前挺进他们踩烂了靴跟去争取实现施里芬的不成能实现的目标支撑欧洲的各支大军的热诚在 1914 年爆发,但在两年后开头低落下来。

       材料二 凡尔登战役开头时,德军集中了全体的火炮,向方圆只有 31 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放射了 100 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 46 个师,法军投入 60 个师,战役达成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 70 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 304 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战斗期间矮了近 8 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 请完成:  (1)材料中"施里芬的不成能实现的目标'指什么?理由如何? (2)材料二所指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 (1)以闪电战击败法国,再回头对付俄国,速战速决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筹划破产,并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战役进入相持阶段  (2)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事惨烈程度高,伤亡人员多  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盟国(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役的大量告成,显示了它们的不成摧毁的气力,盟军是为了保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进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役可怕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刻开头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养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进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耐久和平的根基的假设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仍要持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举行到告成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 年 12 月 12 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猛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役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告成提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 年 12 月 29 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复: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启程点和目的的? (2)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为符合实际? (3)对战役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对付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答案 (1)标榜:"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役可怕的愿望'"以养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进展为目的'  (2)识别: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大量告成,显示了不成摧毁的气力;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责任:德国认为"盟军是为了保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进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盟国"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役责任。

      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役,双方都是发动战役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解析 第(1)问主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役可怕的愿望'"提出的以养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进展为目的的建议',据此举行概括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和史实举行判断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观点和一战的性质与目的举行判断分析评价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