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12例【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doc
4页临床医学论文•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12例【关键词】丘脑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脑出血患者的12%〜24%以往对较 大的丘脑血肿多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其手术创伤大,再出血机会多,术后并发 症多,术后患者复较差,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自2002年6月〜2004年5月, 我科采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1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丘脑出血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9〜71岁,平均 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7例,发病后均有血压升高CT检查血肿分型〔1〕: 丘脑局限型2例,丘脑内囊型3例,丘脑脑室型7例出血量:6〜15ml3例,16〜 30ml8例,>31mll 例1.2临床表现均急性发病,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功能障碍,脑 疝形成2例1.3手术时间 发病6h内手术4例,6〜24h6例,24〜60h2例1.4手术方法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根据头颅CT捉示 的血肿位置、形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行简易的三维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 面中心点为靶点,避开外侧裂及重要功能区,局麻下在床边钻颅,刺破硬脑膜后 插入塑料针芯,缓慢进针至血肿边缘(根据CT片测量数扌居),连接侧管边抽吸 边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同时缓慢深入,继续进针到血肿中心,开始抽出暗红 色血液,到达血肿中心后往往不能抽出液态血,这时通过交替抽取和推注生理盐 水,在血肿中心蚀出一个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血肿粉碎器。
每次推注3〜5m 1生理盐水冲碎血肿,不能自行流出时,用注射器缓慢低压抽吸, 等量置换或出略多于入,待排出液变清亮后接引流管开放引流,观察4〜6h病情 平稳后向血肿腔内注入2m 1生理盐水+尿激酶2〜4万IU,夹管4h开放7例丘 脑脑室型患者中,均并发脑室铸型或梗阻性脑积水,均行患侧(血肿同侧)脑室 内液化引流术〔2〕,对其中2例丘脑血肿直径<2.5cm的患者行单纯脑室内液 化外引流术2结果2.1血肿清除情况根据出血量与术前、术后对比血肿缩小情况,完全清除 率为36%,大部分清除率为64%2.2治疗效果 治愈:意识清楚,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到IV〜V级,能独立步 行,生活能自理6例,占50%;好转:意识清楚,瘫痪肌力恢复到I〜HI级4例, 占33.3%;死亡2例,占16.7%远期疗效:治愈8例,占66.7%;好转:2例,占 16.7%3讨论3・1手术时机的选择(1)超早期(w 6h):对起病凶险、脑疝明显的患者,在调控血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手术、及时减压、解除脑疝2)急性期(7〜 24h)和早期(24〜72h):微创液化引流术的最大优点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但血肿非直视下手术、不能有效止血是其局限性。
急性期或早期血肿多 已凝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再出血可能性小,脑水肿亦不太重,此时手术治疗 效果较好3)延期(n 72h):此吋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压损伤重,脑水肿亦重, 全身并发症多,手术效果差,但此期行该手术治疗仍有现实意义3.2手术适应证 手术治疗的目的不仅为了救命,更为重要的是缩短住院时 间和病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及吋、彻 底,在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适应证,如偏瘫的肢体肌力s D 级、丘脑血肿直径n 2・5cm,或并发脑室系统积血铸型、梗阻性脑积水,均可实 施即使患者年龄大、病情危重也不是手术的禁忌证3・3再出血的防治防治再出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3〕: (1)抽吸负 压不能太大,遇有凝血块及脑组织可用盐水反复冲洗,不必强求一次性抽出,冲 洗吋严格按照等量交换的原则,量出为入2)控制好血压,血压超过 200 /120mmHg时可给丫降压治疗,应在出血24h内使平均动脉压降低20% (3) 慎用脫水剂,脫水剂可造成早期继续出血及血肿不易流出4)严格按操作规 程控制捕血量5)如遇再出血,推注冰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及立止血,反复冲 洗血肿最后在血肿内保留3〜5ml,夹管观察,病情继续加重者,可开颅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因丘脑的解剖位置深在,不适于外科开 颅手术治疗,而微创液化引流术充分体现了治疗丘脑山血损伤小、清除出血较彻 底、并发症少及恢复较快的优势参考文献1隋邦森•脑血管疾病・CT、MRI、DSA勻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97-199.2刘振川,徐立明,赵仕欣,等•微创介入颅内出血(血肿)清除技术在神 经内科的应用硏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0 ? 8:137-138.3王岗凌•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 2003 ‘ 32(7) :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