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
3页安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安庆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和市以下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531.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18.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1万人,增长2.5%,年平均增长0.25% 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18.7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01.7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万人,增长2.8%,年平均增长0.28%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54.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505.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9人减少0.1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68.5万人,占50.56%;女性人口为262.6万人,占49.4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0.36上升为102.2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8万人,占16.53%;15-64岁人口为388.4万人,占73.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54.9万人,占10.3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9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8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2.5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3.5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81.3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71.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079人上升为611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7764人上升为1195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7286人上升为341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0328人下降为3235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46.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4.8万人,文盲率[5]由11.9%下降为8.8%,下降3.1个百分点。
六、城乡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为195.3万人,占36.7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5.8万人,占63.2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9.6万人,乡村人口减少66.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43个百分点 七、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地 区人口数[7](人)比重[8](%)2000年[9]2010年全市合计531.1100.00 100.00 迎江区25.14.49 4.73 大观区27.55.60 5.18 宜秀区25.42.96 4.78 怀宁县59.311.58 11.17 枞阳县83.914.63 15.80 潜山县50.0 9.95 9.41 太湖县51.59.63 9.70 宿松县57.112.55 10.75 望江县52.79.25 9.92 岳西县32.26.98 6.06 桐城市66.412.40 12.5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不包括常住在省内的境外人员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市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7]菱北办事处人口数计入宜秀区,老峰镇人口数计入迎江区,皖河农场人口数计入大观区 [8]比重为各县(市、区)的人口占全市合计的比重 [9]2000年比重数据根据安庆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按照2005年安庆市调整后的行政区划情况计算得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