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位青年女大提琴家和她们的浪漫大提琴.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2591411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两位青年女大提琴家和她们的“浪漫大提琴” 两位青年女大提琴家和她们的“浪漫大提琴”http://wwW.LWlm.cOM 张汉娜和她的“浪漫大提琴曲”    张汉娜1983年生于韩国,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大提琴演奏奇才,也是目前EMI旗下年龄最小的专属艺术家她有幸同时得到穆斯基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与米沙麦斯基两位大提琴巨匠的真传1994年10月,首次参加国际大型比赛的张汉娜,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竞争异常激烈的第5届罗斯特罗波维奇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囊括冠军及当代作品演奏奖两项殊荣,在国际乐坛引起轰动  http://wwW.LWlm.cOM  1995年3月张汉娜在她的故乡汉城进行了首演同年11月,12岁的小汉娜即与EMI开始了合作录音经历从1995年11月开始,她首次与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音,接着与辛诺波里指挥的德国国家歌剧院录制海顿《大提琴协奏曲》 1996年,她又与迪图瓦指挥下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成功完成了卡内基大厅的首演,从此开始了与全世界优秀的指挥家和乐团的广泛合作在欧洲,她与马泽尔以及柏林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合作,她还与罗马桑塔塞西利亚管弦乐团、蒙特卡洛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赫尔辛基与斯卡拉爱乐乐团合作。

      在美国,她参与了纽约以及洛杉矶等地的演出,另外还与辛辛纳提、匹兹堡、旧金山、波士顿、费城、克里夫兰、明尼苏达等地的交响乐团合作在亚洲,她与NHK交响乐团、香港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2000年夏天,张汉娜还在斯拉特金的指挥下,与悉尼交响乐团合作,并与他在洛杉矶好莱坞碗形剧场合作有了如此丰富的舞台经历与经验,张汉娜在个人录音专辑中更能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艺术才能本碟是她在EMI旗下推出的第4张专辑,碟名为“张汉娜:大提琴浪漫曲”(Han-Na Chang:Romance)曲目共8首(段),虽不能涵盖古典大提琴曲库各个类型的作品,但作为“浪漫”类型遴选出来的这些作品,独奏曲、协奏曲均有,且长短兼顾,特别是有些改编曲和稍显“冷门”的作品,更是爱乐人所期待的录音珍品  http://wwW.LWlm.cOM  首曲是格拉祖诺夫的“旋律”,这是录音版本较少的一首小品格拉祖诺夫的好些音乐创作吸收了柴科夫斯基的抒情性和鲍罗丁的史诗性,从而形成其特有的乐观明朗、抒情叙事的音乐风格这首小品,正是一首带有抒情风味的叙事性乐曲张汉娜的演奏很好地把握了格拉祖诺夫音乐的特性,演录此曲时,表现出在她这样年龄演奏家中少有的稳重与内敛,大提琴音色虽极为优美,但“亮度”被适当控制,透出了一种沉得很深的柔情。

      闭目聆赏,很耐咀嚼  圣桑“热情的快板”是由钢琴曲改编而成,作品活泼热情,律动性强张汉娜的演奏自信成熟,一气呵成,让人听得爽快德沃夏克的“G小调回旋曲”,录音版本相对较少德沃夏克一生为大提琴与管弦乐团所写的曲子有限,除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外,仅有“寂静的森林”和这首“G小调回旋曲”了乐曲以大提琴开门见山的旋律展开与格拉祖诺夫的那首“旋律”一样,此曲也带有一些叙事性,但曲调明快温婉,张汉娜的演奏显示了女性演奏家特别细腻的情感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出自那首最著名的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用大提琴客串小提琴,张汉娜的演绎在音色上很像她的老师麦斯基那样甜美,但她的抒情很节制,她特别注意在表演上着力挖掘乐曲内在的深沉感尤其是最后那个渐弱的长弓控制得很好  拉洛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这张专辑里的“大部头”作品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年,是当年拉洛呈献给首演者阿多夫费夏的张汉娜在这部作品里,方才施展出她的“十八般武艺” 演奏极尽歌唱性之能事,3个乐章就如3段优美抒情的小品,不但有甜美温婉的音色、细腻感性的魅力,在快慢乐章的转接之间,各种技巧的运用娴熟自如,大提琴的威力不断发挥出来此时的张汉娜,完全像一位男性演奏家一样,势大力沉,游刃有余地驾驭着她那把名琴。

      与张汉娜合作的是意大利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Antonio Pappano)与罗马圣西西里亚国家音乐学院乐团,整个演录配合完美,古典浪漫的气息异常浓郁  碟中末曲收录的是卡萨尔斯的“白鸟之歌”,此曲根据西班牙卡塔洛尼亚地区民谣编写 曲调舒缓缠绵,气息悠长仅从谱面上看,肯定非常简约,但正是这样单纯、毫无炫技可言的作品,往往也是最考演奏者功力与韧性的试金石张汉娜在曲中尤其注重呼吸感的掌控,即便是细若游丝的弱音处,也保持着沉稳延绵的音流,耐人寻味    纳塔莉克莱因和她的“浪漫大提琴” 英国美女大提琴家纳塔莉克莱恩(Natalie ClEin)被称为自杜普蕾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新秀她1994年17岁时便获得BBC大奖,稍后又获得欧洲电视网青年音乐家大奖获奖后,她毅然抛弃所有名利的诱惑,悄悄来到维也纳,跟随海因里希席夫私人学习如今她已在英国小有名气,并被纳入EMI旗下,开始了她新的艺术生涯  克莱恩这款2007年的新专辑,收录了她演奏的两个“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不过一部是肖邦的,一部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虽然都是“小调”,而且是奏鸣曲不是协奏曲,但这两部作品都是大部头的,都有4个乐章拉赫玛尼诺夫的那部总演奏时间超过了40分钟;肖邦那部稍短一些,但也有20多分钟。

      与张汉娜的那款新专辑一样,克莱因这款也冠名为“浪漫大提琴”应该说,这两部奏鸣曲都属于浪漫派的作品范畴,都是非常动听而又难得同时收录在一起的精品  前辈演奏家为肖邦这部大提琴奏鸣曲已留下了几个著名版本,如罗斯特罗波维奇与阿格里奇演奏版、杜普蕾与巴伦博伊姆演奏版、斯塔克和里卡尔多雷克霍(Ricardo Requejo)演奏版、马友友与艾克斯演奏版等等尤其是杜普蕾的那个版本,应该给后辈的小同胞克莱恩留下了很好的借鉴肖邦此曲作于与乔治桑分离之后,4个乐章中,只有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较长大,大提琴和钢琴表现出的两个主题的对答,旋律优美流畅,呈现出肖邦式的诗意叙述感第二乐章谐谑曲是灿烂的快板,克莱恩的大提琴以歌唱性的特色,多数时间在表现主旋律,但插入的钢琴段落,也极尽浪漫效果后面的最缓板三段体,主要主题呈送葬进行曲的形态,由大提琴、钢琴交互演奏,以对话般的形态结尾,此段音乐似乎才开始透显出一份忧思最后的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含有略带哀愁的半音阶进行,第二主题则明朗而单纯克莱恩的演奏极有深度,而钢琴也展示出辉煌的技巧听克莱恩演录的这部肖邦作品,总的感觉是优美与成熟并存还需要强调的是,与克莱恩配对的钢琴演奏家查尔斯欧文(Charles Owen)在录音中也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http://wwW.LWlm.cOM  拉赫玛尼诺夫的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其整个音乐所表现和隐含的乐思更为丰富复杂一开始,克莱恩的大提琴在欧文钢琴低沉缓慢的伴奏声里,低沉而悠扬地奏出了缠绵的主旋律,开始就透射出淡淡的凄凉与忧伤接着是一段高声部的明朗的旋律,与前面的音乐形成对比随即回到最初的主题进行复述,并进入一段苦苦挣扎的过程,表现出内心情绪极不稳定谐谑曲快板第二乐章,大提琴在紧促的钢琴伴奏中呈现,随后有一段大提琴奏出的极其深远的主题,拉氏风格极为突出行板第三乐章是最抒情的一个乐章,克莱恩的大提琴将甜美的回忆、痛苦的挣扎兼容并蓄,这需要深厚的功力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如开头的大调主题略带拉氏的感伤,接下来转入小调的主题,又好象在回忆与沉思第四乐章是整个奏鸣曲中一个明朗的尾声,大提琴的演奏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整个作品的每个乐章,都有感人至深的经典主题的连接与交替,那种凄婉挣扎、冥想追忆的乐思,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碟中还附录了肖邦的钢琴与大提琴的“引子与波罗乃兹”(Op.3)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Op.34),可以算作馈赠给听众的浪漫小品了克莱恩的演绎这两首作品仍然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大提琴的歌唱性、律动感以及沉得极深的厚重音质表现得自然得体。

      从演绎水准和艺术品味来衡量,纳塔莉克莱恩的这款最新演录,称得上是爱乐友期待、品鉴、珍藏的CD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