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诗词历年试题总结.doc
15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2.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答: 7.(2分)刘禹锡 白居易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8.(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错该题不得分)9.(2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问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D(2分)2.D(2分)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2)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答: 1.(2分)刘禹锡 白居易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有错该题不得分)3.(2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四、对比阅读(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韩愈 【唐】刘禹锡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4分)(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1.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4分)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4分)五、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 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答案:C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案:1.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过零丁洋》一、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并答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 ”和“ ”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和“ ”六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① 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 ;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17. ①起一经 四周星 风飘絮 雨打萍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010年湖北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三、阅读古诗,完成25-26题6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5.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3分)26.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25.(3分)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运意思相近即可)26.(3分)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五、过零丁洋(4分)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2分)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十四、1.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分,意思对即可)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六、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训练题(一) (1)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 “ 雨打萍 ” 比喻 ( ) (2)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一)参考答案:(1)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七、 训练题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参考答案:⑴儒家经典(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3)舍生取义八、(2012铜仁)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