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报告.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wdg****h8
  • 文档编号:198310738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类号G40-05 编 号2008010552毕业论文题 目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学 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姓 名冶炜 专 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 号281010552 研究类型教学研究 指导教师明 提交日期2012年5月24日 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但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当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论文指导教师签名:目录0引言 11调查分析 11.1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呈现方式. 11.2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52反思与建议63结语11参考文献13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冶炜〔师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741000〕摘 要:通过对现行初中教材中有关数学史的容的统计,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史情况的调查,我们认为,把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出了把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结合Practic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eachingYe Wei(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741000,China)Abstract: There is one of investig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student’s learning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e class.we think that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of mathematics and promot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t last we put forward a way that how to take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to our class.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mathematics teaching,bine- - word.zl-- -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0引言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从理念到容,从方法到模式,蕴含着古今中外出色人才成长史、数学演变史、数学思维开展史的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同,数学课程应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开展趋势、反映数学和社会开展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反映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美学价值,这俨然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共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进展数学愉快教学,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数学,帮助学生培养热爱数学知识、自主进展数学技能训练,在数学文化的熏中逐步将知识、技能化为一种数学性格,生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视点和新要求本文结合对人民教育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进展统计分析,并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提出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表达数学文化价值的建议1调查分析1.1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呈现方式本文首先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中有关数学史的容做了统计,涉及数学史的容共有58处其中12处以“古代数学问题、历史上的数学名题〞的形式穿插在课文例题或者课后习题中;有15处以“阅读与思考〞的形式呈现;有8处以小的“专题〞形式呈现;有16处介绍数学家生平;5处融入到教学容中,两处出现在章前语中具体统计如下:表1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容必修 史料容七年级〔上〕P2:专题:中国古代算筹计算法P20:“实验与探究〞:“填幻方〞P27:“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P40:“观察与猜测〞: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P61:习题11“毕达哥拉斯数〞P61:“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X的对话P80:专题:历史上的未知数表示法P86:“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P88:阿尔花拉子米头像及生卒年P88:通过介绍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复原?引入合并同类型与移项的学习P98:“纸莎草文书〞书影P98:利用“纸莎草文书〞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引入“系数为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P103:习题12——一个古代问题P108:习题3、习题9均为古代问题。

      〔习题9为著名的“丢番图墓志铭〞问题〕P113:习题5——古代问题,出自朱世杰?算学启蒙?P126:“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P127:欧几里得头像P137:专题:角度制的历史P149:“数学活动〞:“莫比乌斯带〞七年级〔下〕P41:笛卡尔头像及其生平介绍P86:“阅读与思考〞:“多边形的三角剖分〞P95:习题4:?子算经?的“鸡兔同笼〞问题P109:“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算筹解方程〞示意图P119:习题8:古代数学问题P168:丘成桐头像及其获菲尔茨奖简介八年级〔上〕P73:专题: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平方根P81:习题11:华罗庚的一个问题并附有华罗庚头像P88:“阅读与思考〞:“为什么不是有理数〞,毕达哥拉斯头像及其生平事迹P103:“我国古代漏壶滴水〞P121:“阅读与思考〞:科学家是如何测算地球年龄的P157:“阅读与思考〞:辉三角 八年级〔下〕P51:利用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引入反比例函数P63:“勾股定理〞章前图是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爽弦图〞P64:毕达哥拉斯头像及其生平P64:利用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引入“勾股定理〞P65:“爽弦图〞图片及其简介P66:专题: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勾股定理P71:习题10:古代数学问题,出自?九章算术?P71:“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P73:利用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引入勾股定理逆定理P75:专题:勾股数组P76:习题4:古代数学问题P81:习题7:古代数学问题九年级〔上〕P19:“阅读与思考〞:“海伦-九韶公式〞P43:“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P79:专题:我国古人对圆的认识:“一中同长〞P108:“阅读与思考〞:“圆周率〞及祖冲之纪念邮票图P141:雅各布贝努力头像及其生平简介九年级〔下〕P57:“观察与猜测〞:奇妙的分形图形P72:习题14:古代数学问题,出自徽?海岛算经?P83:“阅读与思考〞:古老的三角函数表P84:托勒密头像P101:专题:我国古代计时器日 图及工作原理P118:“阅读与思考〞:“蒙日的画法几何〞P119:加斯帕尔蒙日头像及生卒年P123:“阅读与思考〞: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根据表1,六册教材中数学史的容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阅读与思考〞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六册教材中共出现15处这15处“阅读与思考〞都运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有关数学容的开展历史,选取的史料真实、详尽,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全面整体地学习和了解与相关数学知识有联系的数学历史文化如七年级上册第126页的“几何学的起源〞,年级下册第71页的“勾股定理的证明〞其次,数学史还以“古代数学问题、历史上的数学名题〞的形式穿插在课文例题或者课后习题中六册数学教材中共引用“古代数学问题〞12处教材对这些古代数学问题或者历史上的数学名题的处理多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呈现给师生,并在提后附上古代文言文的历史原题,局部习题甚至介绍了问题的出处以及作者,并附有与问题容相关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展现了古代数学的开展水平如八年级下册第81页习题七的古代数学问题,它的出处和作者分别是?九章算术?,再如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一章习题18.1的“综合运用〞习题10就是?九章算术?中的“引赴岸〞问题第三种呈现形式是以小的“专题〞,在六册教材中共有8处“专题〞,这些专题片段多是以框架的形式出现在相关知识容的旁边,对某些相关知识以及符号的历史做简短的介绍如七年级上册第137页专题:角度制的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9页专题:我国古人对圆的认识—“一中同长〞。

      除了上述几种数学史的主要方式外,人教版数学教材还有以下几种呈现数学史的方式:第一,数学家头像及其生平介绍、古代数学著作书影,这一呈现方式在六册教材中共出现16处如七年级上册第88页:阿尔花拉子米头像及其生卒年第二,在章前语中涉及数学史的容,六册教材中共有两处,如九年级上册“圆〞一章的章前语有笛卡尔对圆的赞美但是章前语中的数学史容相对简单,主要是为了说明本章所要学习的主要容,所涉及的史料不是很完整第三,在具体教学容中融入数学史这一种呈现形式非常少,六册教材中共出现5处,根本的呈现形式都是通过简单的史料作为引入性知识的铺垫和前奏,史料的作用多半表达为作为问题情境来使用,比拟浅显,不够深入,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数学史料背后潜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七年级上册第98页中利用“纸莎草文书〞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引入“系数为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上述对教材的具体分析说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主要呈现形式是“阅读与思考〞,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都是用方框框起来,放在相关章节的中间或者尾部,这样的处理方式会给师生造成一种错觉:这些都是补充材料,可学可不学,可有可无加之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和教师的升学压力都很大,许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班级、学校竞争剧烈,为了赶进度,常常忽略这局部的容,而学生离开了教师的要求更不会去看这局部容,这种客观现实使得这局部很重要的东西渐渐的成为了教学中的鸡肋,泯灭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其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不到表达。

      通过在对教材中数学史容的调查与统计,可以看出,数学史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在实际的实验教材中页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教材中数学史的容较过去有看明显的增加,选材视角较之以前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拓展但从数学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从数学文化史的容来理解数学史,现行教材在表达和实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文化精神〞问题上无疑还有缺乏的地方奠宙先生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