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10页隆昌一中初2004级6、7班2002年上期期中物理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单位换算:(1) 1.8米=________厘米; (2) 0.2千米=________米; (3) 250克=________千克; (4) 36分钟=________小时2. 写出下列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里的单位和测量时使用的仪器物理量长度质量热力学温度单位(中文)ace测量仪器bdf3.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至________℃4. 摄氏温度是把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在热力学温度中100℃表示为________K5. 民用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6. 甲音叉振动频率为每秒500次,乙音叉每秒振动250次,______的音调高11001009080706010212864温度(℃)时间(分)ACBD7. 一般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其中________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8. 某种物质放热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图1图线的________部分表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凝固过程持续了________分钟;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为_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9. 家用电冰箱、空调器,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原理制冷的10. ________和________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其中________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1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12.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13. 某人身高1.7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他与像相距______米,他的像高_______米14. 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反射现象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5. 常用长度单位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千米.米.厘米.毫米; B. 毫米.厘米.米.千米; C. 米.千米.厘米.毫米; D. 厘米.毫米.千米.米16. 下列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如图2所示,正确的是( )图2 17. 幻灯机已在屏幕上投射出清晰的像,现要使像更大些,调节的方法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些,镜头离幻灯片近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些,镜头离幻灯片远些 C、幻灯机离屏幕近些,镜头离幻灯片远些 D、幻灯机离屏幕近些,镜头离幻灯片近些 18.有位同学三次测量物理课本宽度的记录数据分别是18.3厘米、18.4厘米、 18.3厘米, 这课本的宽度应是( )A. 18.4厘米 ; B. 18.33厘米 ;C. 18.3厘米 ; D. 以上都不对.19. 关于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在正确认真的测量下,不会产生误差;B.用精度很高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也会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后的值就是测量物体长度的真实值;D.误差只是测量者在观察读数时造成的。
20. 质量是50克的物体,它可能是( ) A.一粒芝麻; B. 一只鸡蛋; C.一枚贰分硬币; D. 一头大象21. 一只铁球,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它放在火炉上加热; B. 把它轧成一个铁片; C. 工人使用电钻在它中间钻了个大洞; D. 宇航员把它带到月球上22. 如图3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哪个图的方法正确?( )图3 23. 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如果乙通过 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2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 的时间之比是( ) A.1:1 B.1:2 C.1:4 D.4:124. 萘的熔点是80℃,那么萘在80℃时的状态是( )A.固体状态 ; B.液体状态;C.固液共存状态 ;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25.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6.图5是某种物质在液态和固态之间发生物态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应该是( )温度时间A.水的凝固图象;B.海波的熔化图象;图5C. 蜡的凝固图象; D. 松香的熔化图象。
27. 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地方,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的10厘米处,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8.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当发光物体从离透镜30厘米处逐渐移到离透镜15厘米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C.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D.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29.小孔成像可以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镜面反射现象;C.光的漫反射现象; D.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30.如图6所示,是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种图景,其中正确的图是( )ABCD图6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31. 下列事例中, 属于气体液化现象的有( ) A. 冬天人嘴呼出的“白气”; B. 夏天早晨草上的露水; C.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D. 冰棍在嘴里化成水。
32. 下列现象与凝华有关的是( )A. 入冬后湖水结冰; B.秋日的早晨浓雾弥漫;C. 初冬的早上地面结霜; D.灯泡用久了玻璃变黑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33. 图7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厘米 34. 如图8所示,球的直径是 厘米图8图7厘米3210 35. 如图9所示,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要调节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20g10g5g043215g 图9图1036.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质量:100℃10(1)实验时先调节好天平,再把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 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0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克2) 再把液体倒入烧杯,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80.8克3) 经计算得出,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克图1137. 图11表示一个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38. 图12表示一个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94012图12五、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图13至图16在答题纸上)39. 在图13中,根据入射光线和镜面,画出反射光线。
40. 在图14中, 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1. 在图15中,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镜面42. 在图16的方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六、计算题(共10分) 解题要求:(1)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2)代入数据;(3)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43、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迟开了20min,为了正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车速提高到72km/h,求甲、乙两站的距离和正常行驶的时间 ;44.某人驾小船顺水以1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达乙地,立即又以8千米/时的速度逆水从乙地返回甲地求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隆昌一中初2004级6、7班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练习答题纸 _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1)6(2)7(3)(4)82 a(中文) b(中文) c(中文) d9 e10 f31141213514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题号1516171819202122答案题号2324252627282930答案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题号3132答案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题号333435363738答案40. 39. 五、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FF图14图1342. 41. 图16图1544. (4分)43. (6分)六、计算题(共10分)附加题(20分)···第1题图MN1.一点光源S经平面镜M成象于S′,人眼位于P点可以观察 到S′,今在S、M间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N,如图所示,则 A.S不能在M中成象S′ B.人眼观察到的象S′的亮度不变 C.人眼不能观察到象S′ D.人眼观察到的象S′的亮度变暗2.如图所示,把凸透镜固定于O点,直线AO为主光轴,一个物体由A向B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始终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像不断变大,由此可以判断 A.透镜焦点在A、O之间,且···BOAB.透镜焦点在A、O之间,且C.透镜焦点在B、O之间,且D.透镜焦点在B、O之间,且 3、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
这是由于( ) A、当时外界无风 B、火车顺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同 C、烟的喷出口是竖直向上的 D、烟有惯性4、如图,一光束AB射到一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