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章 钢琴伴奏的基础及原理(4课时).doc
10页一章一章 钢琴伴奏的基础及原理钢琴伴奏的基础及原理(4(4 课时课时) )第一章 钢琴伴奏的基础及原理(4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琴伴奏的基础与原理,能应用正三和弦进行简单的伴奏写作并熟练地在钢琴上弹唱自己的伴奏[重点难点]大、小调正三和弦的编配,伴奏音型的选择第一节 钢琴伴奏写作的基础及原理第二节 伴奏音型的基本形式第三节 介绍正三和弦第四节 伴奏音型练习[思考题]1、除教材中出现的伴奏音型外,还有哪些常见音型?2、教材中出现的音型适合在什么风格的曲子应用?[内容提要]第一课 基础知识及大调正三和弦连接原理(2 课时)一、基础知识介绍(15 分钟左右)1.即兴伴奏与伴奏写作“即兴“意为无预见、无计划、无准备牛津词典是这样说明即兴的:即兴是依据一时兴致而进行的创造性的发挥即兴伴奏是在只有旋律谱而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为乐曲所弹的伴奏因其准备时间较短,我们通常只在旋律谱上进行简单的和弦标记,有时甚至直接参照旋律谱来弹伴奏伴奏写作时间相对于即兴伴奏要长,它要求我们花费一定精力和心思精心编配,并最终精确地在谱面上表达出来2.钢琴伴奏写作与弹唱课程的要求首先以正谱伴奏为典范,接着以伴奏写作为媒介,最终依据自己写作的伴奏谱弹唱。
3.学习该门课的基础要求有较扎实的基本乐理知识,良好的视唱练耳水平,扎实的基础复调、和声知识,以及一定的曲式分析、钢琴演奏、声乐演唱能力4.学习方法多练习正谱伴奏(带有思考性的练习: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等) ,对于好的要求背着弹唱 二、大调正三和弦在三种基本伴奏音型中的连接常见伴奏音型(讲述并留时间课间指导学生练习,约 35 分钟)1.和弦式(柱式):连接方法:(大调) (1)和声连接法(常用):有共同音保持,无共同音级进2)旋律连接法:2.分解和弦式:(1)全分解:A:B:(2)半分解:大调音阶各种音型基本和声编配(共约 25 分钟)1. 让学生用正三和弦给大调音阶编配和声(5 分钟)2. 然后用三种音型写作无旋律的大调音阶伴奏(4/4 拍、三行谱:包括歌唱声部以及钢琴声部) ,同时要思考:还有那些音型(把想法写在作业上,并弹奏出来) (20 分钟)三、分析实例(约 8 分钟)1. P11、P12 作品的曲式结构、音型选择、调式、调形以及和声选择的原因2.P11:书中选用柱式、P12:选用半分解,此时让学生思考柱式与半分解的区别(即这两种音型分别适合什么作品) 四、作业(17 分钟)1.课堂:P15 云2.小队伍(课下)要求:a:先确定调性,然后编配和声;b:分析曲式结构,然后选择伴奏音型;c:边弹边修改和声及音型,最终确定好后,用三行谱写在乐谱本上。
第二课 基础知识及小调正三和弦连接原理(2 课时)一、 抽查上次作业(约 10 分钟)二、 小调音阶中各种音型编配法(约 35 分钟)1. 小调正三和弦在三种伴奏音型中的连接(讲述并留时间课间指导学生练习,约 30 分钟分钟) (1)柱式(2)全分解式(3)半分解式2.问题:思考还有那些伴奏音型,找同学把这些音型写出来并弹奏(约 5 分钟)三、 P14 例题分析(5 分钟)1. 曲式分析:四句(起、承、转、合)第三句为转,音型换为了半分解2. 和声分析(注意小调的 v-iv 是可以应用的)四、 歌曲钢琴伴奏写作实践练习1.指导学生写作并弹唱:《小蜜蜂》 [四乐句+两句补充=六乐句乐段;让学生从三种伴奏型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的伴奏型;集体分析调式、调性,选择和声讲解:上次课双手都是单一音型,此次可以采取两种音型结合的方式(左手:半分解,右手:柱式)2. 此首作品视情况定,如有时间即在课堂讲解,如时间不足,则为课后作业 (左手:全分解;右手:柱式/半分解)五、作业(1 分钟)P14 移为 d 小调并弹唱第二章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4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应用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及副三和弦来写作钢琴伴奏谱。
[重点难点]副三和弦的选择及应用,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掌握第一节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特点与性质第二节 副三和弦在八度内伴奏音型中的应用第三节 伴奏音型的变化形式与表现力第四节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综合应用及音型练习[思考题]1、 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在表现上有那些不同?2、 八度内各种伴奏音型分别适合什么作品中?[内容提要]第一课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在大调中的应用(2 课时)一、 抽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做针对性讲解约 20 分钟)二、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特点与性质(特点:八度内易于弹奏;音型单纯,适于儿歌;形象鲜明易于选择;技巧简单易于掌握性质:既是起点,又可以是今后编配大型曲目的种子 )5 分钟三、 和声(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等)在八度内伴奏音型中的应用(大调)15 分钟1.让学生给大调音阶编配和声要求用上所有他们知道的和弦1(I、IV、VI、bVI、V7/IV、V7/V、V7/ bVII 等) 2(II、V、VII、bVII、V7/V、V7/VI 等) 3(I、III、VI、V7/IV、V7/VI、V7/II 等)4(II、IV、V7、VII、V7/ bVII 等)5(I、III、V、V7/IV、V7/II等)6(II、IV、VI、V7/V、V7/ bVII、V7/II、V7/III 等)7(III、V、VII、V7/VI、V7/III 等) (依据实际情况,适当介绍什么是副属及重属和弦)四、 伴奏音型的变化形式与表现力(20 分钟)1. 和弦式伴奏音型的变化与表现力(P20、23)课间让学生根据书中所给音型,举出适合这些音型的实例,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及表现力。
2. 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的变化与表现力(P23)同样让学生根据书中所给音型,举出适合这些音型的实例,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及表现力3. 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的变化与表现力(P24)同样让学生根据书中所给音型,举出适合这些音型的实例,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及表现力五、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综合应用(10 分钟) (P26、27)1.实例展示、具体指导学生用三大步骤来进行编配 2.伴奏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P28-P30)六、 课堂练习(P31:1、2、3;P32-33:7、8、9)约 10 分钟七、 实例分析(吹草哨、赛船、快乐的节日)约 10 分钟八、 作业 1. 《小鸟,小鸟》 ;《小青蛙,你唱吧》2.让学生根据书中所给音型,举出适合这些音型的实例稍做分析约 10 分钟第二课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在小调中的应用(2 课时)一、抽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做针对性讲解约 40 分钟)二、和声(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等)在八度内伴奏音型中的应用(小调)20 分钟 6(I、IV、VI、等)712345三、课堂练习(P31:4、5、6;P33:10、11、12)约 15 分钟四、实例分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踏浪》约 10 分钟五、作业《四季歌》 、 《牧童之歌》第三章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4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伴奏的程度、水平、奏法和音乐表现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重点难点]低音线条的优美、低音与八度内各种伴奏音型的结合应用第一节 伴奏音型的构成与特点第二节 伴奏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结合第三节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扩展第四节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综合应用及音型练习[思考题]如何使低音线条更加优美?[内容提要]第一课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一) (2 课时)一、 抽查(30 分)二、 伴奏音型的构成与特点(P41) (10 分)三、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结合(P42)1. 低音与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结合 18 种让学生举例(20 分)2. 低音与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结合 5 种让学生举例(10 分)3.低音与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结合 5 种让学生举例(10 分)四、 练习 57 页 9-16(15)五、 作业《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5 分)第二课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有旋律伴奏(二) (2 课时)一、 抽查(30 分)二、低音与八度内音型的扩展(P48-52) (20)1.低音的八度扩展2.低音的五度扩展3.低音的五度与八度扩展4.音型的扩展:同类扩展与不同类的扩展5.低音与伴奏音型的关系(P52)三、低音与八度音型的综合应用 P53(15)四、练习 57 页 1-8(15)五、分析 4 首作品(61-66 页)(15)六、作业《爱的奉献》第四章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无旋律伴奏(4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伴奏音型,了解并能应用七和弦、副属和弦、交替和弦等复杂和弦。
[重点难点]复杂和弦的应用第一节 伴奏音型的构成与特点第二节 无旋律的伴奏第三节 伴奏音型的扩展第四节 伴奏的综合应用及伴奏音型练习[思考题]副属和弦在表现力上与其它和弦有何不同?[内容提要]第一课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无旋律伴奏(一) (2课时)一、 抽查(30 分)二、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无旋律伴奏特点:1. 双手分别弹奏低音与伴奏音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2. 弹奏简便,效果丰富;3. 层次分明,互不干扰;4. 加强了即兴伴奏的音乐表现力与个性三、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无旋律伴奏:1.低音与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结合(20 分)2.低音与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结合(15 分)3.低音与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结合(15 分)四、练习(91) (15 分)五、作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 分)第二课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无旋律伴奏(二) (2 课时)一、 抽查作业(30 分)二、 各种伴奏音型的扩展(20 分)1. 和弦式伴奏音型的扩展2. 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的扩展三、 各种伴奏音型的重叠及综合(15 分)四、 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无旋律伴奏综合应用(15 分)五、 分析作品(98-107) (15 分)六、 作业《歌声与微笑》 (5 分)第五章 前奏、间奏、尾声的写作(2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写作前奏、间奏及尾声。
[重点难点]具有个性的前奏、间奏、尾声的写作第一节 前奏的作用与弹奏第二节 间奏的作用与弹奏第三节 尾声的作用与弹奏第四节 前奏、间奏、尾声的综合应用[思考题]如何写作符合作品特征的有特点的前奏、间奏、尾声?[内容提要]一、 各种类型前奏的作用与弹奏(20 分)二、 各种类型间奏的作用与弹奏(20 分)三、 各种类型尾奏的作用与弹奏(20 分)四、 分析作品(150-163) (30 分)五、 作业《我们走在大路上》 (10 分)第六章 五声风格歌曲伴奏基础(4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声风格作品的和声选配方法[重点难点]五声风格作品的和声编配第一节 调式风格与和声风格第二节 和弦的标记与应用第三节 五声风格作品的编配第四节 综合应用及练习[内容提要] 第一课 五声风格歌曲伴奏基础 (一) (2 课时)一、 抽查作业(30 分)二、 五声风格歌曲调式风格与和声风格(20 分)三、 和弦的标记(15 分)四、 和弦在何种伴奏音型中的应用(25 分)1. 和弦在八度内伴奏音型中的应用;2. 在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应用;(1) 低音与和弦式伴奏音型;(2) 低音与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五、实例讲解(198-199) (10 分)第二课 五声风格歌曲伴奏基础 (二) (2 课时)一、 实际操作(25 分)1. 确定调性与选择和弦;2. 明确调性与终止式。
二、 综合应用(25 分)三、 实例分析(200-204) (30 分)四、 作业《绣荷包》 (分析并演示步骤) (20 分)第七章 五声风格伴奏的深入(4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五声风格作品的编配方法[重点难点]伴奏的五声风格处理第一节 五声风格作品的音乐分析第二节 伴奏的五声风格处理第三节 伴奏实例分析编配及练习[内容提要]第一课 五声风格伴奏的深入(一) (2 课时)一、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