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统编版必修3导学案 3-9《劝学》.pdf
15页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1 - 第第 9 课课 劝劝 学学 一、实词 1通假字 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 槁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生 非生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通“煣”,使弯曲有”通“又”知”通“智”,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2一词多义 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 以为妙绝 佛印绝 类弥勒 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 步,日三四里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2 - 假 假 舆马者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乃悟前狼假 寐 点拨 形容词,明达/名词,智慧 横渡,横穿/终止/隔绝/到了极点/极,非常 强 健/强有力的弓/有余/读 qin,竭力,勉强 借助,利用/宽容/借/假装 3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 舆马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蟹六跪 而二螯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 就砺则利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古义:验、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 相对古义:蟹腿今义:跪下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属,指黄 金 4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3 - 木直中绳, 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二、虚词 1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且焉 置土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盘盘焉 ,囷囷焉 2而 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 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 思矣 积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3于 青,取之于 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 善假于 物也 4者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5之 取之 于蓝 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 锲而舍之 点拨 1.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兼词,在哪里/语气助词,可以不译/形容词词 尾,相当于“的样子” 2.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 表转折 3.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 4.特指代词,表的人或物/助词, 表停顿,不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5.代词,它/助词,不译/凑足音节,不译 三、句式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_________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4 -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 点拨 1.非也, 表示否定判断。
2.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3.“寒于水”即“于水寒”,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4.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5.定语后置 四、名句积累 1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五、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点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 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 述的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 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 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 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利用了外界条件。
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 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3 劝学的说理性很强,但作者并非正襟危坐,枯燥地论道,而是巧妙设喻,显示出 “鲜”“活”的特点,你能说一下吗? 点拨 “鲜”,是说比喻的内容通俗明了,毫无陈腐的学究气荀子善于发掘生活的宝 藏,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形象的生活化的比喻之中,连类比物,启迪思考,使读者很容易接受 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如文章开始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都来自生活,充满了智慧 “活”,是说比喻的形式多样有的正面切入,直陈观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反面迂回,论证道理,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同类并列,反复强调,如“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有的正反对照,蕴涵 深意,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的单独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 让读者领会,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全文比喻众多,变化多姿,毫无罗列重复之感,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 整齐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气势恢弘,说理流畅,内容形式和谐统一。
4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 什么呢?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5 - 点拨 课文中荀子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从上句的“故” 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 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 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 就是品德的学习 一、中心主旨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 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 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 值得我们借鉴 二、写作特色 1排比句式 劝学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文章第 4 段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 这样的排比句式既富有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还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2对比手法 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
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 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 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 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 前者“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 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 的分量 三、结构图解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木为轮 改变自己:知明而行无过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少成多,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专心致志,不浮不躁 四、古今对译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6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让它)停止的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 养的人已:动词,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靛青,从蓼蓝中取得,却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成的, 而寒于水。
木 直 中 绳, 车柔 以 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给它加热 为 轮,其 曲 中 规 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青:靛(di n)青,一种染料取之于蓝:于,介词,从蓝,草 名,也叫蓼(lio)蓝,叶子可制染料青于蓝:于,比下文 “寒于水”中的“于”用法与此相同为:凝冻成中(zh n)绳: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中,合乎r u):通“煣”,使弯 曲,使动用法以为:即“以(之)为”, 把(它)做成其:它的规:圆规 虽有槁暴,不复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 挺者, 车柔 使 之 然 也 故 木 受 绳 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 则 直, 金 就 砺 则 利, 君子 比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 无过矣 没有过失了 虽有槁暴。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