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瑞州府高安县唐氏.doc
2页江右瑞州府高安县唐氏(部分) 东方红湖溪唐氏 唐先美于宋宝佑年间因教书由县城锦水街迁此在县城朝阳门外 4 公里处字 辈“庆衍洪都 支分筠阳 先畴谨服 旧德宜光 忠孝克守 似续悠长 绍承宗列 佑启藩昌”等七十二字蓝坊塘坊埠唐氏 唐北都于明洪武年间避兵灾由县城锦水街迁此,建村于“高邮渡”南岸码头, 码头即“埠”而名“塘坊埠”,80 户,374 人,在单家墟北面偏东 8.5 公里处 锦江南岸渡口 新街唐家 唐氏于明建文年间由福建迁此在新街西南面 4.5 公里山丘下 新街远港唐氏 明成化年间建村,远港自北而南流经该村,源远流长,得名远港,位于新街西 南面丘陵地带 石脑小路岗唐家 唐守祥于清嘉庆年间由附近老屋唐家迁此在石脑东北 5 公里的小路岗上 石脑老屋唐家 唐氏于唐天佑年间由县城马口巷迁此在石脑北面 5 公里的山丘下,7 户 21 人石脑唐家 唐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县城附近湖溪唐家分居于此在石脑东北面 3.5 公里的山 丘下,22 户,101 人 石脑石门岭唐氏 先祖唐明翁,明公支下四十五世孙,于元至正二十二年自北溪迁居高安二十四 都枫林塘号曰石门唐氏在石脑西北面 10 公里的石门岭下,26 户,101 人。
石脑樟树下唐氏 唐天有于清康熙年间由附近石门岭迁此,因居千年古樟树下而得名在石脑西 北 9 公里的小山脚下,18 户,85 人 独城唐家村 唐彦愚、唐彦诚二兄弟于元至正年间由丰城泉港塘坊迁此32 户,167 人,在 独城墟东南面 3 公里处山丘下 独城斯塘唐氏 元至元年间建村,传说此地有一水塘为当地“斯文”(即古代“文人”之称)所挖得名在独城墟东南面丘陵地带 太阳建塘唐氏 唐氏于明成化 18 年由本县达塘迁此16 户,79 人在墟西南面 10.5 公里建山 旁得名“建唐”,后谐音成今名 田南唐氏 唐伯祥于清康熙年间由本省德安迁此在田南墟东面 9 公里山丘下,7 户,30 人 华林唐氏 唐广汜于明宏治年间由石门岭分居于此在下观东南 9 公里的山脚下山坳中, 9 户,41 人 华林集溪唐氏 始祖子安公,水北明公三十六世孙,为人惆傥有大志,初卜居宜丰县天德乡湾 溪居之,越数载嗣后游锦江览集溪见其形胜风景优美因而迁居于此现高安共 大之东,雷锋岭北 村前泽泉唐氏 始祖彦芳公,水北明公卅三世孙,宁豪公幼子泽泉前列蚌岭,后插雷锋,左 拥仙桥,右环石井 村前九美唐氏 洪城唐氏 唐叔远于元季寇乱由新吴唐湾徙居高邑洪城。
斌山唐氏 始祖明公来自陕西雁门汉哀帝时官拜定海侯,越四十二传而至庆增公厥号长逸 登绍兴进士出守庐州,生三子万一、万二、万三万一徙居德安复徙高安幽源 历其子华卿孙吉仁而肇基斌山万二仍居原所,万三徙甘湖斌山唐氏界 在碧山之西锦水之北 纵观吾高邑唐氏,虽不同宗实则同源,祖庭均在新吴北溪唐氏(谱载高安米岭 唐氏) 高邑唐氏分支有二 一则源自吴皋始祖宁雄公,宁雄公高祖父唐逸任新吴尉定居北溪(又名水北), 唐逸为丹崖公唐节之子,唐节为莒国公唐俭六世孙,唐俭乃建德侯唐林二十二 世孙 二则水北明公讳尊者,居陕西雁门官封定海侯,汉哀帝建平二年奉旨赈济筠阳, 游米岭见其山环水绕退处后爱慕而迁居之北米岭,即今水北唐氏 定海侯唐尊和建德侯唐林乃汉中郎将唐蒙之曾孙,故我高邑唐氏虽子孙胍胍, 宗支各异,实则同为蒙公之后 这是唐承德已丑年春节收集整理的,希望有遗漏的高安唐氏宗亲请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