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分析实验讲义2022.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有机分析实验讲义2022 测验一 芳香族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及溶剂效应 [ 测验目的] 1. 了解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布局、用途及使用方法 2. 了解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布局鉴定中的作用及原理 3. 了解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及原理 [ 测验原理] 有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谱图解析: 1. 假设化合物在200-400nm内无吸收带,可推断未知物可能是饱和直链烃、脂环烃或 只含一个双键的烯烃 2. 假设化合物只在270-350nm内有弱吸收带(? =10-100L .mol .cm)这是R带吸 收的特征,那么可推断未知物可能是一个简朴的、非共轭的含有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如:羰基、硝基等,此谱带是n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 3. 假设化合物在210-250nm内有强吸收带(? ≥10L .mol .cm)这是K带吸收的特 征,那么可推断未知物可能是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假设在260-300nm内有强吸收带,那么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共轭双键假设吸收带进入可见区,那么该化合物可能是含有长共轭发色基团或是稠环化合物。
4. 假设化合物在250-300nm内有中强吸收带(? =10-10L .mol .cm)这是苯环B 吸收带的特征,那么可推断未知物往往含有苯环 芳香族化合物都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其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是具有????跃迁产生的三个特征吸收带,当苯环上有取代基时能影响苯原有的三个吸收带,使B带简朴化,向长波移动同时吸收强度增大 溶剂的极性对溶质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和外形都有影响,当溶剂极性增大时????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红移,而n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蓝移有些基团的紫外吸收光谱和溶液的pH关系很大,如苯酚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的吸收光谱和碱性时不同 溶剂的极性还影响吸收光谱的精细布局,当物质处于蒸气状态时,图谱的吸收峰上因振动吸收而表现出锯齿状精细布局当溶剂从非极性变到极性时,精细布局逐步消散,谱图趋于平滑 [ 仪器与试剂] 仪器:GBC 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cm石英吸收池 10 ml具塞比色管(13支) 1ml刻度移液管(6支) 试剂:苯、环己烷、正己烷、乙醇、丙酮 溶液:苯:环己烷(1:250)、、甲苯:环己烷(1:250)、苯酚:环己烷(0.25g .L)、苯甲醛:环己烷(1:250)、苯甲酸:环己烷(0.8g .L)、水杨酸:乙醇(0.1 g .L)、HCl (0.1mol .L)、NaOH(0.1mol .L) 1 -1 -1 -1 -1-1 3 4 -1 -1 4 -1 -1-1 -1 [ 测验内容] 1. 苯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光谱 在5个1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参与1 ml苯、甲苯、苯酚、苯甲醛、苯甲酸的环己烷溶液,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环己烷作参比溶液,在紫外区举行波长扫描,得5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查看对比苯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光谱,议论取代基对苯原有的吸收带的影响 2. 溶剂极性对紫外吸收光谱 (1)溶剂极性对n ???跃迁、????跃迁的影响 在3个10 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参与0.04 ml丙酮,各用环己烷、乙醇、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 cm石英吸收池,分别以各溶剂作参比溶液,在紫外区举行波长扫描,得丙酮在3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查看对比不同极性溶剂对n ???跃迁的影响议论理由 (2)溶剂对吸收光谱精细布局的影响 用滴管取2滴苯参与1 cm石英吸收池中,加盖,放置2-3min后置于样品光路中,以空石英吸收池作参比,在紫外区举行波长扫描,得苯蒸气的吸收光谱 在2个10 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参与0.01 ml苯,各用环己烷、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 cm石英吸收池,分别以各溶剂作参比溶液,在紫外区举行波长扫描,得苯在2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查看对比以上3种吸收光谱,议论溶剂对吸收光谱精细布局的影响 (3)溶液的酸碱性对苯酚吸收光谱的影响 在2个10 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参与1ml苯酚水溶液,各用0.1mol .LHCl 和NaOH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水作参比,在紫外区举行波长扫描,得苯酚在2种酸度不同的溶液中的吸收光谱查看对比以上2种吸收光谱,议论理由 3、K带最大吸收波长实测值与阅历计算值的对比 在10ml的比色管中,取1ml水杨酸乙醇溶液,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 的石英比色皿,以乙醇溶剂作参比,在200nm~350nm波长范围内举行扫描绘制其吸收光谱,找出K吸收带λmax的位置,并与阅历计算值相对比 五 [ 斟酌与议论] 1. 议论取代基对苯原有的吸收带的影响 2. 为什么当溶剂极性增大时????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红移,而n ???跃迁产生的吸收 带蓝移? 3. 溶剂的极性对吸收光谱的精细布局有何影响? 4. 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的吸收光谱和碱性时不同,为什么? 5、绘制水杨酸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确定其吸收峰波长及吸收带类型 并用紫外光谱的阅历公式计算水杨酸的λmax,把计算值与测验值相对比 2 -1 附录:GBC 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步骤: ①启动计算机,按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机开关,启动UV程序,进入界面,选择“GENERAL”,再选择“Manual λ Scan”; ②设置参数:设置扫描范围,扫描速度及波长; ③基线扫描:将两个比色皿参与参比溶液,分别放入光路,即暗箱比色皿槽内,然后按F9- Basline; ④样品谱图扫描:将靠外的比色皿参与待测溶液,然后放入光路,按F10 -Scan得吸收光谱图; ⑤谱图分析:按F3-Graphics,将谱图放大,按F7-Closs hair展现标尺线后找到特征吸收峰的波长及其对应的吸光度值; ⑥测定终止后退出UV程序,先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机开关,再关计算机。
测验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一 测验目的 1、学习759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紫外光谱区测定有机化合物组分含量 二 测验原理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含不饱和烯酯布局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3;布局式为 维生素C具有不饱和共轭布局,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吸收,紫外吸收最大波长在245nm邻近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 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更加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具有抗氧化作用,是知名度最高的养分素 三 仪器试剂 1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759S),石英比色皿2只;100ml容量瓶1只;50ml 容量瓶 3 7只;25 ml 容量瓶或具比色管1只;10ml吸量管1只;10ml移液管1支 2试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10%的盐酸 四 测验步骤: 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分析天平切实称取0.0010g的抗坏血酸,用少量水溶解后,加2 ml 10%的盐酸,在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配成浓度为100ug/ml的标准溶液。
再分别吸取0、2、4、6、8、10 ml维生素C标准溶液(100ug/ml)于6个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0~20ug/ml) 2 样品的制备 将果蔬样品洗净、擦干、切碎称取5.00g于50ml的小烧杯中,参与1滴10%的盐酸,匀浆转于到25ml的容量瓶(具比色管)中,用水稀释到刻度若提取液澄清,可直接取样测定,若浑浊,用离心机来消释取0.5ml提取液于50ml的容量瓶中,参与2ml 10%的盐酸,用水稀释到刻度 3 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某一中间浓度的标准溶液,用蒸馏水作参比,于210~300nm范围内测定吸光度,制作吸收曲线,从曲线上查得最大吸收波长(245nm邻近)波长间隔在210nm~300nm范围内每隔5nm 测定一个数值,在最大吸收波长?5nm 范围内每隔1nm测定一个数值 4 标准曲线的绘制 于最大吸收波优点分别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样品的测定 于最大吸收波优点测定试样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试样的浓度,平行测定两次 测验数据记录表格 一 吸收曲线的绘制 标准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_ λ/nm A λ/nm A λ/nm A 最大吸收波长λmax=___________nm 4 二试样的含量测定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测量波长:________;标准溶液的原始浓度:___________ 溶液 吸取体积/ml 浓度/ug/ml A 0 1 2 3 4 5 2 未知物含量测定 平行测定次数 吸光度,A 试样浓度,ug/ml 五 数据处理 1.绘制抗坏血酸的吸收光谱图,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2 绘制抗坏血酸在最大吸收波长的标准曲线 3 计算未知液中抗坏血酸的浓度 六 留神事项 1 2 抗坏血酸会缓慢氧化成脱氧抗坏血酸,所以每次使用是务必新配置 附录759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该测验仅用光度测量功能。
① 光度测量 a) 光度测量主菜单 仪器初始化后,在主菜单中选中[光度测量]项,按[1]键即可进入此功能块 屏幕显示: PRT 波长:500.0nm 数据:100.0% F1:T/A转换,F3:位移 Cell=R 屏幕说明: 波长:500.0 nm : 波长显示 按[GOTO WL]键设置波长: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测定的波长值,再按[ENTER]键确认(本例波长为500.0nm)屏幕提示:请稍等?仪器自动将波长移动到你所需测定的波长值如输入波长超出可选波长(190nm~1100nm)屏幕提示:error,此时只需输入正确波长值即可 数据:100.0% :透光率显示 5 — 10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