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3032949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放射科湖北荆州434200)【Summary】目的:探究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肿瘤科收治的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做临床病理诊断后,再做CT和MRI检查经由本院专家教授判断CT、MRI以及联合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准确率为64%,MRI检查准确率为78%,联合检查准确率为84%CT与MRI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在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方面要明显高于单纯使用CT或者MRI检查,联合使用能够在临床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及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Keys】影像学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CT;MRIR445A2095-1752(2016)03-0115-02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几率较一般妇科癌症较低,所以临床中容易漏诊、误诊,并且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还需要根据癌症分期来制定具体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III期患者在3年内生存率为52%,而IV期患者在3年内生存率为19.23%[1-2]所以,在诊断时便将子宫内膜癌分期情况明确,这对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本次研究针对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分析各种诊断方法对术前分期情况的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肿瘤科收治的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例证实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0.12±5.22)岁临床表现症状为:阴道流血12例,阴道排液增多8例,下腹疼痛17例,包块13例所有患者术前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晚期1.2方法1.2.1CT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选用我院西门子螺旋CT机平扫检查采用横断层面或冠状层面进行扫描,层厚设定3~10mm,层距5~10mm,层与层无缝隙间隔,设定扫描管电压120kV~140kV,扫描时间为0.5~0.6s如小病灶平扫效果不理想患者,采用薄层扫描,扫描层厚为1mm1.2.2MRI检查方法患者做MRI检查前4-6小时禁食,并保证检查时膀胱充盈平扫检查采用横断面大视野,对盆腔、腹部成像较为清楚,容易观察淋巴结或骨髓的改变。

      部分小病灶患者可使用高分辨横断面和矢状面自旋回波,能够清楚观察盆部大体面积此方法可用于鉴别IA和IB期,对比程度较大,扫描时间控制在5mm左右所有患者均采用两种检查方法诊断1.3评价标准有本院资深教授评价对研究内患者的CT、MRI检查影片,以及评价CT和MRI联合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最终得出诊断数据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准确率=准确例数/总例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CT表现及检查结果所有患者CT表现分为三类:第一,25例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平均大小为6.5cm×7.5cm第二,20例子宫内膜有增厚表现,平均厚度为(13.60±1.24)mm第三,5例患者腔内出现明显的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并伴有流血症状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CT检查结果准确为32例,占比64%,其中有6例分析不够准确,占比12%,2例被过度判断,占比4%2.2MRI表现及检查结果经MRI检查后,24例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平均大小为6.5cm×7.5cm20例子宫内膜有增厚表现,平均厚度为(13.60±1.24)mm。

      2例患者腔内出现明显的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并伴有流血症状腔内呈结节状为4例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39例诊断相符,占比78%,6例过度判断或判断不足,占比12%,5例分期被低估,占比10%2.3CT和MRI联合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CT和MRI联合检查判断结果准确为42例,占比84%,6例分期被低估,占比12%,2例被过度估计,占比4%图1CT、MRI检查结果显示图2.4CT、MRI和CT联合MRI检查结果对比CT检查准确率为64%,MRI检查准确率为78%,联合检查准确率为84%CT与MRI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由于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需要与癌症分期有直接关系,而以往在临床中对该疾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诊断性刮宫术,但是这对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并无太大意义虽然能断定该疾病的发生,但是对腔内癌症大小、子宫膜厚度以及对癌症细胞对子宫肌层、宫颈和周围器官侵犯的范围无法做出判断所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诊断和MRI诊断已经成为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3]而在诊断准确率和诊断分期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本次研究选择的是将两种诊断方式联合使用,通过数据显示,CT检查准确率为64%,MRI检查准确率为78%,联合检查准确率为84%CT与MRI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联合使用CT和MRI检查,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也能够对分期有明显表明,虽然准确率并非100%,在假阳性检验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但是现阶段已经为临床提供了很好的诊断数据由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重点并非在于诊断肿瘤,而是需要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分析肿瘤位置、大小以及是否转移等等,所以CT和MRI联合使用对提高晚期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是临床中提供准确评估的重要手段当医生通过CT和MRI联合诊断后,明确术前分期,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如此一来,CT和MRI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在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同时,也为临床治疗做出了一定贡献Reference】[1]曾茗,张海燕,宋鹏.子宫内膜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06(09):93-95.[2]周山,黄文亮.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3,09(09):3192-3194.[3]李春元.磁共振成像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评估及术式选择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3(09):3733-373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