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织造学.ppt.convertor.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1400180
  • 上传时间:2018-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一、棉单纱准备流程一、棉单纱准备流程第一章第一章 络筒络筒(winding)络筒的目的和要求络筒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1. 将管纱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形良好的筒子纱2. 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 要求: 1.张力大小适度均匀 2. 尽量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 3.接头质量好 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几个概念:几个概念: 气圈:从导纱眼到分离点纱线的旋转曲面 退绕点:管纱表面处在动静交界的点,产生静平衡张力,数值约 1-2g 分离点:脱离管纱表面而进入气圈的点 摩擦纱段:从退绕点到分离点的一段纱线,受管纱退绕影响在管纱表面呈蠕动状态 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络筒的工艺设计参数 1、络纱速度 影响:机器效率、劳动生产率、络筒张力选择原则:保证良好的纱线质量和卷装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合理的机械效率 2、导纱距离 考虑均匀纱线的退绕张力普通络筒机:80-100mm 自动络筒机:>500mm 3、络筒张力 调节张力垫圈的重量或张力装置的刻度 选择依据:原纱质量、纱线原料和特数、 络筒速度 选择原则:保证筒子成形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张力。

      4、清纱器工艺参数 第一节 筒子卷绕分析 一、卷绕原理一、卷绕原理 络筒卷绕是使纱线以螺旋线的形状均匀地卷绕在筒管的表面而形成筒子 二、筒子的卷绕密度二、筒子的卷绕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 影响因素:纤维种类和特数、表面光洁度、张力、纱线卷绕角、筒子卷绕形式 1、圆柱形筒子取长度为 Lcm 的两根纱线呈双交叉卷绕则体积 V=L·Sin α·L COSα·C纱段重量 g=2LNt /105 (Nt 特数)卷绕密度 r(s/cm3)=g/v=4×10-5Nt/(L·C·Sin2α) 结论(1)卷绕角增大时,卷绕密度 r 减小平行卷绕密度>交叉卷绕密度 2(2)当 α=45°时,可得最小卷绕密度 2、圆锥形筒子(限等厚度增加) 平行平面 P1P2 截取空心圆柱环微元 单根纱线的长度:L=λ/Sinα(cm) n 根纱的总重量:△G=10-5·nλNt/Sinα1(克) 微元体积:△V=πd1λδ 微元密度:r1=△G/△V=10-5nNt/(δπd1·Sinα1) 结论:①同等卷条件(强力加压)下,卷绕角越大,密度越小②卷绕直径越大,r 越小,内紧外松③纱线越细,则 r 越大④加压大,r 大⑤张力大,r 大 同一纱层的另一区段有:r2=△G/△V=10-5nNt/(δπd2·Sinα2) 则: r1/r2=d1·Sinα2/ d2·Sinα1 对于圆柱形筒子: r1/r2= Sinα2/ Sinα1 结论 1、等厚度卷绕的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线密度反比于卷绕直径和卷绕角正弦的乘积,圆柱形筒子则反 比于卷绕角正弦值。

      2、保证锥形筒子 r1=r2,同一纱层大端的纱线卷绕角应小于小端,柱形筒子同一纱层的纱线卷绕角应恒定不变 3、筒子两端纱线折回区域内, α 由正常值减小到 0,因而折回区的 r 及手感硬度远比筒子中部大 通常: 交叉角范围 30-55,染色筒子采用 55,整经和织造用筒子为 30交叉角从 30 增加到 55,密度减小 20%-25% 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三、自由纱段对筒子端面成形的影响 自由纱段:槽筒沟槽导纱点到筒子上相应的卷绕点之间的一段纱线 自由纱段的存在,造成卷绕点和导纱点不重合,造成卷绕过程中卷绕角的变化;造成导纱动程和筒子高度的差异; 造成筒子两端卷绕密度的不均匀,使筒子成形不良 传动半径的推导传动半径的推导 •传动半经的计算:假定整个筒子重量均匀地压在槽筒上的条件下,均布载荷为 q,在传动半经 Rk 的地方取微元段 ds,则 ds 段上 的摩擦力矩为:• dF=q×f×ds,而 ds=dρ/sinγ,则dM=dF×ρ=q×f×ρ×ds=(q×f/sinγ)×ρdρ • 故通过求积分并令 MA=MB 得:• ρ=[(R12+R22)/2]1/2 传动半经 ρ 与平均半经 R 的关系: •由于 ρ =[(R12+R22)/2]1/2,R=(R1+R2)/2。

      则•ρ2-R2=(R1-R2)2/4 •由于(R1-R2)2/4>0,所以 ρ>R即传动点总是偏于筒子平均半经大端的一侧筒子在卷绕过程中 ρ 的变化: •设在筒子母线上传动点距筒子小端的距离为 x,则 x=( ρ-R)/ sinγ,当筒子平均半经逐渐增大时, “传动点”至筒子小直经端的距离便逐渐减小,即逐渐向平均半 经处靠拢传动方式:由槽筒摩擦传动;3传动半径 ρ:筒子轴心线至传动点之间的距离; 筒子与槽筒的传动比为:(式中:R—槽筒半径)/Ri 221RR 1.纱退绕的变化规律纱退绕的变化规律从满到空管退绕时,摩擦纱段增大,故张力↑气圈节数由多到少,使气圈高度小,半径小,故张力↑(C↑) 结论①整管退绕张力差异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均匀 ②其差异与摩擦纱段有关,与气圈节数有关 张力装置张力装置 累加法 --- 纱线通过两个相互紧压的平面之间,由摩擦获得张力 特点:不扩大纱线张力的波动程度;接头或粗 节通过压板时,会发生动态张力波动 (导纱速度越快,波动越大) 倍积法 --- 纱线绕过一个曲面,经过摩擦而增加张力 (张力按倍数增加) ,特点:动态张力波动较小张力波动成倍 数增加,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得不到改善。

      捻接方法:空气捻接、机械捻接、静电捻接、粘合法、熔接法、包缠法等 第二章第二章 整整 经经 一一.整经的目的和要求整经的目的和要求 定义: 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工艺设计规定的长度和幅宽,以适宜的、均匀的张力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 程 整经目的:使经纱卷装由络筒筒子变成经轴 (织轴) 对整经工艺的要求:“三均匀”1、纱线张力适当 2.片纱张力均匀一致2.片纱排列均匀 3.卷装圆整,卷绕密度均匀4.整经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色符合工艺设计规定,接头符合标准 二、分类 分批整经——经轴——织轴 分条整经——大滚筒——织轴 1、分批整经 ⑴ 定义:将织物所需的总根数分成尽量相等的若干批(其中少数几批根数可略多或略少) ,按工艺规定的长度分别 卷绕到几个经轴上,供浆纱或并轴时使用,即分批整经或轴经整经 (2) 特点:a.速度快,效率高,适宜于大批量生产; b.主要适用于原色织物或单色织物的整经; c. 易产生长短码,花纹复杂的条格织物配色困难 2、分条整经 ⑴ 定义:根据色纱排列循环和筒子架容量的要求,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根数尽可能相等的若干个条带,并按 工艺要求的宽度、长度、配列等一条挨一条先平行地卷绕在整经大滚筒上,最后再将全部条带一起卷绕到织轴上,这 就是分条整经,亦称为带式整经。

      (2) 特点:a. 生产效率低; b. 排列花纹非常方便; c. 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三三.筒子架的种类很多,按筒子的补充方式可分为单式和复式筒子架的种类很多,按筒子的补充方式可分为单式和复式 1、 单式筒子架 特点:⑴ 单式筒子架尺寸小,前后上下张力差异小,且集体换筒,运转筒子尺寸相同,有利于片纱张力均匀 ⑵ 有利于高速,整只筒纱张力波动小,断头率低 ⑶ 能节省占地面积,提高整经机效率 2、 复式筒子架的主要特点4实现了生产的连续进行,减少停台时间 四、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四、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 1、单纱张力:应适度过大,引起强力及弹性损失,断头增加;过小,密度降低,绕纱量少,成形不良 2、片纱张力:要均匀影响浆纱生产和浆轴质量,织机上产生开口不清、 “三跳”织疵等 五、均匀张力的措施五、均匀张力的措施 1. 筒子与导纱瓷眼的相对位置 2. 合理配置张力垫圈的重量 3. 合理穿入后筘和伸缩扣 4. 适当家常筒子架到机头的距离 5. 集体换筒 6. 加强生产管理,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六六.整只筒子退绕张力变化规律整只筒子退绕张力变化规律:满筒:张力较大满筒——中筒:张力最小 中筒——小筒:张力最大七七.分条整经的工艺设计分条整经的工艺设计 3.每绞根数=色经循环×每绞色经循环个数 每绞色经循环个数=(筒子架容量—单边纱根数)/色经循环 ①小数不计取整数 ②色经循环为穿综循环的整倍数 ④单边纱根数由织物品种确定,一般 20-80 根(双边 40-160 根) 4.每轴绞数(整经条数)n每轴绞数=(总经根数—双边边纱根数)/每绞根数(取稍大的整数)例:知:筒子架容量=400 根 总经根数=3452 根 双边纱为 152 根 色经循环为 56 根,求得:每绞色经循环数: 取 5 每绞根数:56×5=280 根 每轴绞数:12 绞 5. 条带宽度 B:B=织轴幅宽×每绞根数/总经根数 例:已知织轴宽度为 165cm,则 第 1 绞宽度: K1=165/3452×356=17cm第 2-11 绞宽度: Kn=165/3452×280=13.4cm第 12 绞宽度: K12=165/3452×296=14.2cm 6.定幅筘计算公制筘号=每绞根数×10 /(每绞宽度×每齿穿入经纱数) (齿/10cm)例:选择 60#筘 则每齿穿入数=280/(134×6)=3.5 根 (3、4 花筘)选择 4 入平筘 则公制筘号=280×10/(134×4)=52# 7.条带长度(整经长度)=整经匹长×每轴匹数+机头+机尾例: 整经匹长=75m 每轴匹数=16 匹 上、了机回丝 1.5m 则 条带长度=75×16+1.5=1201.5m 8.斜度板锥角的计算:求 α 值tgα=(R-r)/H=(R-r)/(nh) ①一条带绕纱重量 W1­=L·(Nt/103)·(M/C) (g)∵L=π(R+r)n/100 取 R(平均)=(R-r)/2+r=(R+r)/2∴W1=Nt(R+r)πn (M/C) /105 ② 又∵W1=π(R2-r2)(B/C)· λ ③(空心柱体) 式中:λ——卷绕密度(g/cm3)B——织轴宽度 B/C——条带宽度 ∴(②=③) R-r=Nt/105·(n/λ)·(M/B) 令 M/B=P (线密度) (根/cm)5故 R-r = Nt/105·(n/λ)·P①④ tgα= Nt P×105·/(λ·h) 结论:经纱密度 P 和卷绕密度 λ 不变时,α 角与 h 呈反比。

      α 过大条带成形不稳,易塌房 α 过小容量减少,操 作不便,通常 15-25°参考 p43 选择 α 值 结论:选择参数:(1)选择 h 后调节 α (2)α 固定后调节 h (3)α、h 同时调节 第三章第三章 浆纱浆纱 一一.浆纱的目的浆纱的目的 1. 增强:浆液浸透到经纱内部,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强力增加 2.减摩:浆液在经纱表面被覆形成浆膜,贴服毛羽,纱身光滑 3.保伸: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 二、工艺要求二、工艺要求 1、 浆液对经纱的被覆和浸透要有适当比例; 2、 浆液成膜性要好(薄、软、韧、光) ; 3、 浆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要好; 4、 浆料配方合理简单,调浆和退浆容易,且不污染环境; 5、 上浆应保证工艺质量指标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好轴率; 6.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浆纱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以提高经济效益 三、粘着剂植物性天然粘着剂动物性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粘着剂变性淀粉 合成黏着剂 助剂助剂是为了改善粘着剂某些性能的不足,使浆液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的辅助材料 1、 分解剂:2、 浸透剂:3、 柔软剂:4、 抗静电剂 5、 润滑剂:6、 防腐剂: 7、 吸湿剂:8、 消泡剂: 浆料组分的选择:粘着剂和助剂,遵循以下原则浆料组分的选择:粘着剂和助剂,遵循以下原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