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doc
4页文秘知识/工作方案 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全系统教学质量意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区中小学实际,特制订《xx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一、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 1.区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区教研室、督导室和招生办具体负责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工作,制定操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教育局每学年组织召开1-2次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会,做好学情、教情分析,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 2.校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建立校长负责制,农村小学以乡镇为单位,农村初中和城区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相关的制度、计划、实施、改进等工作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力度,提高质量监测的信度,有效监测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任课教师要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标增强质量意识,狠抓教学环节和过程;认真研究学生、吃透教材、创新教法、精心组织、善于反思,不断提高执教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破解,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措施,适时进行学科教学监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制度 3.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区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办法,加强质量测评的过程管理,对违反质量测评管理制度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科目设置及组织形式应体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高考、中考质量测评管理制度教研室对各学校高三年级、九年级教学进行重点调研指导教研室和招生办每学年对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并进行通报质量分析结果作为教育局评估考核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各高、初中学校要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复习备考工作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毕业班教学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5.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测评制度中小学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监测由分管局长负责,教育股和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统一测评某一学段考试科目(与期末考试同步)各乡镇、各学校要认真分析统一测评科目的反馈结果,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对辖区内各学校、各年级、各学科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
6.教学质量管理学期报告制度每学年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结束后,招生办要将监测结果记入数据库并形成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在全区通报监测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校长考核的重要依据,测评成绩优秀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7.听课检查制度教育局长、副局长、乡镇教育专干和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了解课改情况,掌握教学实情每学年教育局长、副局长听课不少于12节,分管业务副局长24节,兼职教研员40节,专职教研员60节,乡镇教育专干30节,校级领导30节,分管业务副校长40节,教师20节教育局每学年对以上人员的听课情况进行1—2次专项检查,中小学校长听课记录由教育局长亲自检查,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全区通报并把校长、乡镇教学督查人员听课检查结果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