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主题与形式的创伤.doc
6页作为主题与形式的创伤摘要:作为言说创伤的重要手段,叙事小说可以通过对创伤记忆的 摹仿重塑叙述方式,进行创伤主题的探索布克奖获奖小说《微物之神》 将叙事结构与双胞胎兄妹受创记忆进行并置,使用时空碎片化与重复叙述 表现创伤记忆的断裂与延迟同时,聚焦人物、全知叙述者的参与以及回 顾性眼光的选择引导对文本伦理意义的重构,个人创伤上升到由后殖民主 义、种姓制度以及阶级矛盾等因素复杂化的集体创伤,拷问逾越“爱的律 法”的代价关键词:创伤 叙述形式伦理重构仓U伤是“人对自然灾害和战争、种族大屠杀、性侵犯等暴行的心理反 应,影响受创主体的幻觉、梦境、思想和行为,使Z产生以往、恐怖、麻 木、抑郁、歇斯底里等非常态情感陶家俊,2011: 117),是情境、 个人与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创伤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合 了心理学、哲学、伦理与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 潮大量的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实验表明,由于创伤的痛苦强度超出大脑正 常处理能力,创伤主体可能会短暂性对此事件产生失忆,即使回忆重现, 也时常无法用正常语言对其进行表述(Pederson, 2014: 334)0鉴于创伤记忆的断裂与无法言说,文学叙事成为表征创伤的重要手 段,它为集体或个人的创伤经历发声,吸引对创伤经历的关注,有助于创 伤的治愈。
在文学研究领域,创伤理论综合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新历史 主义与解构主义理论,形成颇有影响力的研究视阈叙事性小说对创伤的 探索既涉及主题,也包括形式一方面,将创伤作为主题,往往与历史或 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与创伤理论形成对话关系,丰富了创伤探究的理论; 另一方面,叙事文本时常“超越以创伤为主题或创伤人物塑造,将创伤的 节奏、过程以及不确定性作为文本的意识与结构”(Vickroy, 2002: xiv)o 同时,小说不同于心理报告,对创伤的探讨主要来源于作者的经验与想象, 叙述方式的选择承载了较为明显的作者意图创伤小说借用创伤理论的语 言与形式,通过进入亲历者或见证人的位置对创伤进行呈现,利用创伤理 论挖掘创伤印记,从而影响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与叙事策略(Whitehead, 2004: 161)o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洛伊荣获1997年布克奖的小说《微物之神》通过 将叙述形式与创伤记忆并置,以个人创伤经历为主线,揭示更为深远的集 体创伤故事围绕印度小镇阿耶门连的高种姓伊培家族展开,主要人物包 括伊培家的外孙双胞胎兄妹艾斯沙和瑞海儿、他们的母亲阿慕、牛津毕业 却无法在英国谋生的舅舅恰克、经营蔬菜腌制厂的祖母玛玛奇与终身未嫁 的姑婆宝宝克加玛。
双胞胎兄妹由于父母离异,被母亲阿慕带回了阿耶门 连的娘家,在与恰克的女儿一一来自英国的表姐苏菲默尔“离家出走”的 过程中经历了表姐的溺亡,而后又亲眼见到母亲的低种姓情人、他们所爱 的维鲁沙被警察活活打死,并在诱劝下指控维鲁沙绑架的帮凶此后,为 了平息事件,母子三人被迫分离,哥哥艾斯沙被送到酗酒成性的生父那里, 23年后再被送回时已失去了语言能力而妹妹瑞海儿在伊培家族的衰落与 无爱中长大,远嫁、离异,后回到阿耶门连与哥哥团聚一、叙述形式与创伤记忆故事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形成双重叙述层,一条跨越过去,叙述从恰 克的英国前妻玛格丽特带女儿苏菲作客印度直到阿慕母子三人被迫分离 的事件,时间限度是两周;另一条叙述25年后(即故事的“现在”),艾 斯沙和瑞海儿重逢以后的情况双重叙述错综交织,时而过去,时而现在, 时空交错、时间倒错与重复叙述构成主要叙述形式,对线性叙述的偏离成 为创伤理论的回响,凸显了创伤记忆的特点一一部分缺失与不断闪回一 方面,受创主体由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即时经验与创伤事件本身产生了“分离”,回忆被部分压抑,创伤记忆产生延迟性(Caruth, 1995: 6), 使回忆无法形成完整链条,记忆碎片化,甚至部分失忆,叙述出现大量留 白;而另一方面,受创主体时常被过去的经历侵扰,叙述频繁呈现闪回场 景(Outka, 2011: 22)0叙述的时空框架充满弹性,主要在两个时空Z间频繁切换,不时嵌入 伊培家族成员的小故事,或是对“未來”场景进行预叙。
大量场景之间的 关系模糊,事件的顺序与因果链条部分断裂,所有“留白”直至叙述尾声 才得以揭晓,维鲁沙之死与母子三人的被迫分离借用重复叙述由片段的场 景发展为完整事件,因果链条由此重建双胞胎兄妹是唯一将故事的“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的人物,幼 年双胞胎作为创伤事件的亲历者,成为主要聚焦对象孩童的天真无邪与 创伤的接踵而至形成强烈反差,懵懂的年纪虽然无法完全理解,创伤记忆 却牢牢抓住这对兄妹,不断侵蚀他们以后的思想与生活双重叙述层通过 对创伤记忆的摹仿,跨越时空,通过拉开聚焦人物与创伤即时事件的距离, 重构创伤几年后,双胞胎才明白阿慕在发生的事情中所扮演的角 色……,而孩童的自我中心使他们认为,他们必须为阿慕的悲伤负全责” (299)对于成年后的兄妹,叙述则采用了差异化的聚焦方式艾斯沙已经失 语,叙述安排少量的内心透视揭示他的创伤在几年之间,艾斯沙慢慢 地退出这个世界他已经对住在他里面的那只对过往时光喷出漆黑镇定剂 的不安的章鱼习惯了” (11)①直到妹妹回来,“她带来了经过的火车所发 出的轰隆声……被锁在外面多年的世界突然涌进来了……”即使与外界 重新建立了部分联结,对艾斯沙的描述仍集中于身体与动作,显示出典型 的受创特征一一比起叙事性回忆,创伤记忆更多与身体联系在一起,用身 体的动作代替语言对痛苦进行言说(Robson, 2004: 609)。
成年后的艾斯沙?r常“端正地坐着,肩膀挺直,手放在膝上……仿佛他正等着别人 来逮捕他”(272)O回归的瑞海儿见证了哥哥的创伤症候,成为回顾性眼 光的主要承担者,“甚至冇其他她无权拥冇的记忆”(2)双胞胎天然的联 系,使两人共同的创伤体验部分地由妹妹瑞海儿的眼光呈现引导,重建对 创伤事件的理解当回忆维鲁沙对兄妹的宠爱,“只有现在,在这些年后, 瑞海儿才能以成人的后见之明看出那个姿态的甜美” (178)0 注释① 本文引用的小说译文选自《微物之神》阿兰达蒂?洛伊,著•吴美 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下文岀自该处的引文,将只注出 页码.参考文献[1] Andermahr, Sonya and Pellicer-Ortin, Silvia・ ed・ Trauma Narrative and Herstor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3・[2] Car uth, Cath y. ed. Trauma: Explora tion sin Memor y. Balti 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5.[3] LaCapra , Dominick.Writing History ,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2001.[4] Outka , Elizabeth・ u Trauma and Temporal Hybridity in Arundhati Roy,s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52 (2011): 21-53・[5] Pederson , Joshua. “ Speak , Trauma : Toward a Revised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Trauma Theory” ・Narrative 22 (2014):333-353.[6] Robson, Kathryn. "Bodi ly Detours: Sarah Kofmans Narrati ves of Childhood Trauma .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 99 ( 2004 ): 608-609+620+611-621.[7] Vickroy , Laurie .Trauma and Survival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Virgini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2・[8] Whitehead, Arrne. Trauma Fiction. Edinburgh: Edinburgh UP, 2004[9] 李?湫?•划界与越界:《微物之神》中的空间叙事[J]•外国文学评 论,2015 (1): 190-199.[10] 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徒,译•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1] 陶家俊•创伤[J]•外国文学,2011 (7): 117-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