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一下古代文学整理.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25600868
  • 上传时间:2017-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7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和成就(定稿)思想内容:一、讴歌理想、抒发抱负,张扬自我、突出个性 《上李邕》中“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二、傲晲权要、蔑视富贵、宣泄悲愤、抗争命运是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类诗中交织着自信与绝望、追求与颓放、眷恋与怨恨、崇高与庸俗等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如《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 《将进酒》 三、对现实的大胆揭露,对时弊的猛烈抨击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还有《古风·大车扬飞尘》中“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四、对祖国锦绣山河、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讴歌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五、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以及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还有《丁都护歌》 艺术特点: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

      他 的诗气势奔放,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将进酒》2、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思想情感,其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是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3、李白诗歌多有奇特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想落天外,神奇莫测此外,李白诗的想象,有着异乎寻常的衔接,想象与紧随的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虽然离奇纵横,但极显才思敏捷之能4、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尤为倾心大江、大河、沧海、雪山、大鹏,李白将他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5、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也是李白的艺术风格的组成部分他经常以明净景物如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入诗,从而构成了清丽的意境如《秋浦歌》:“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那些不假雕饰、脱口而出的诗句,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6.语言自然明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总之,李白的诗歌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神奇艺术魅力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2.建安风骨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是古人对建安诗歌特点的概括,主要指建安诗歌内容丰富充实、情绪激昂向上、语言风格劲健简洁,有一股内在的力量“使闻之者动心”和感染力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哀叹人生短暂,展示强烈的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创作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动乱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 、 “七子”和蔡琰等3.建安七子名词解释: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 所以 "七子 "之说, 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4.阮籍的咏怀诗思想内容 1、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2、 或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喻世事的反复:如“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3、 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4、 或者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功名富贵之难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 由于从自然到人事都充满苦难,阮籍心中的苦闷难以排遣《咏怀诗》其一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特点:1、开始完全摆脱对乐府民歌的模仿,专力文人五言诗2、在表现手法上,一方面慷慨悲歌,另一方面,又善于使用比兴象征3、曲折隐约的风格4、组诗的形式 5.嵇康《赠秀才入军》 (书本 37 页)诗歌艺术:1、嵇康的诗歌体裁多样2、 “清峻”风格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一.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 他追求一种自由自在,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

      二.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三.嵇康在四言诗中另辟蹊经他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功力6.正始之音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 “正始之音”又叫“正始文学”、 “正始体” 、 “正始诗歌” ,它主要是指曹魏后期 20 多年的诗歌创作7.太康之风西晋的代表诗风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 ,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8 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9. 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一.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

      如《咏史》一、三,没有刻意的调饰有艳丽的辞藻,全部思想感情喷发而出,大气磅礴,所以被成为胸次高旷,笔力雄迈二.诗歌中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喷发而于诗中如《咏史》 其二比兴手法表达了这种感情三.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 , “左思风力” (诗品) ,就是指他诗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他一改班固创为《咏史》时的质木无文,打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情感激烈深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情怀,使咏史有了新的飞跃10.玄言诗的背景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自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到了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诗歌创作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佛教的盛行,使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东晋文人的心态:玄释合流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11.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思想内容:(一)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三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是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二是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如《归园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体现了对农业劳动的热爱在《五柳先生传》里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归园田居》其二)里也有:“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三是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在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也不都是惬意的,农村景象也不都是宜人的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有会而作》 )陶渊明对苦与乐的生活体验,最终使其晚年写出了表现理想社会蓝图的《桃花源诗》 二)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三)倾诉对友人真挚敦厚感情的赠答诗 如“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与殷晋安别》 )艺术成就 主要体现在田园诗上1、创造了安静悠闲的田园境界•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的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 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 2、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①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②质朴无华的语言和不事雕饰的白描手法 3、情、景、事、理浑融一体,意境高远①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景物描的写上②写自然景物不求形似,而是着意于神貌的点染③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自己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平淡自然中的语言锤炼 (语言质朴自然,精炼传神) 5、风格多样 散文 《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辞赋 《归去来兮辞》抒写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情和生活乐趣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浓厚,富有诗意 《闲情赋》 《感士不遇赋》 12. 吴歌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 326 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13.西曲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今存 142 首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14.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看一下书本的 78 页)思想内容:南朝民歌的内容很单一,绝大多数是表现男女之情,反映的情恋内容极其广泛,角度多样如《西洲曲》写一个女子怀人,情思缠绵艺术特点一.格调鲜丽明快,不但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二.其次是语言上清新流丽和多用双关比喻,来自于南方女子特有的俏巧聪慧:“欢欲见莲(怜,爱也)时 ”三.南朝民歌形制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15.对《 西洲曲》的赏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折梅寄江北” ,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 ,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

      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 ,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 ,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刻的她,百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