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打破传统生产方式实施一次涂装论文.doc
8页谈机床实施一次涂装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张连娣 武云鹏摘要:本文论述了机床实施一次涂装在环保、清洁生产和效率提高方面的意义,提出在设计、工艺和生产各环节应进行的转化与改进以及存在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机床 一次涂装一、概述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上倡导的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所接受,既在设计和生产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此外,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模式都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也就是研发设计和装配销售在企业内部,中间制造的大部分零件在外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机床生产企业多数零件是外购的,对进入企业的零件要求都是成品零件,进入装配现场可以直接装配,装配后经过调试就可以包装销售了而我们传统的涂装工艺模式一直延续零部件加工后先喷中途漆,经装配后再整机喷面漆的两次涂装法,这种工艺存在的主要缺点是:a) 两次喷涂,涂装的周期长,效率低原材料消耗量大,加重环境污染b) 整机喷涂施工中容易对机床电器元件及精密零件造成损坏,影响机床的精度c) 整机喷涂施工中要对不需要喷漆的地方要进行遮蔽防护,不利于喷涂作业对于机床制造企业,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大型、高精度。
传统的喷涂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机床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一次涂装工艺是必由之路国外先进企业已广泛采用了一次涂装工艺我公司几年前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实行了一次涂装工艺,使机床生产工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目前,公司已在摇钻系列产品、立加系列产品中全面推行了一次涂装,镗铣床、车床系列等部分产品也实行了一次涂装它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是机床生产工艺上的一次革命,更重要的是将清洁生产理念植入到员工思想中,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人的素养,为企业生产出国际一流的机床产品奠定了基础通过实践,感到真正实施一次涂装,涉及设计、工艺、生产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与不断改进,尤其对老产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本文主要就实施一次涂装工艺过程中,设计、工艺和生产方式等方面应进行的转化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二、一次涂装的要求1、一次涂装的定义及优越性所谓机床一次涂装是指机床待涂装的零部件在机加工后涂装,并使涂装后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经验收后直接转入装配,总装后不再进行整机涂装的过程一次涂装的工艺流程是“机加→零件喷涂→装配→包装”其优越性体现在:a) 由整机涂装改为分体零件涂装,有利于喷涂作业,使刮涂及打磨腻子施工方便,零件的边缘、棱角拐角处容易喷涂。
装配后边线接缝清晰,避免接合面涂料连在一起而造成零件拆卸时产生漆层脱落现象;螺孔、接管及机床标牌清洁整齐,保证机床外观质量b) 减少涂装工作量避免因重复刮、磨腻子产生的粉尘、棉纱、废纸等杂物对机床清洁度的影响,避免整机涂漆施工中对机床电器元件及精密零件的损坏,保证机床精度及开箱合格率c) 减少涂漆工序,节省人工、材料,缩短涂装周期d) 减少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2、一次涂装需具备的条件a) 涂漆件表面平整度好b) 面漆材料应具备附着力强、硬度高、耐磨擦、保光保色性能好漆膜光滑、漆膜表面的油污容易被清除而漆膜不变色、不失光另外所有面漆可抛光打蜡,以便于小面积修补选用硬度好便于清洗而不变色、不失光的面漆,是实行一次涂装的必备条件c) 工艺路线合理、漆面防护措施落实要实行一次涂装,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特别是生产环节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涂漆面在吊运和装配过程中损坏这是实行一次涂装的关键d) 保证面漆色泽一致一次涂装的零、部件,由于这些另、部件多数是分批喷涂的,有的间隔时间长,因此容易产生前后批涂漆件漆膜的色差及漆膜粗细花纹不一致此外,零件的加工和喷涂可能在不同的厂家进行,因此应有统一的漆膜颜色标准和规定的检测方法。
配漆时必须严格掌握颜色一致,保证整机漆膜颜色及光泽的均匀一致3、一次涂装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要实现一次涂装,需要从产品图样设计到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完全转化,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为此,在组织方面需成立由设计、工艺、加工、装配、喷漆、板焊、铸造等部门参与的专项团队,以工艺为重点,拉动设计和生产各要素的改进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技术准备阶段,查找问题,制定措施计划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为鉴定总结,汇总问题,持续改进在实施一次涂装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 装配时配钻螺纹孔,破坏漆面b) 零件之间发生错位时的配修,破坏漆面c) 因配合尺寸达不到要求,影响装配,用以往的敲打校正方式破坏漆面d) 装配或试车中,机床已喷漆部位容易被油污等污染或铁屑污划伤e) 零、部件(如防护罩、床头箱上盖等)在运输和吊运过程中容易磕碰,使漆面被破坏缺乏保护油漆表面的工装和吊具f) 零件在加工后,因铁屑处理不彻底,造成涂漆后铁屑划伤漆面g) 零件(如滑鞍支架、前后床腿等)喷涂时腻子进入螺纹孔内清理不净,因找不到孔的确切的位置影响下序操作,致使油漆表面被损坏;h) 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有涨箱问题。
i) 颜色一致性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制订一次涂装的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规定设计、工艺、生产等各部门应做的工作,明确各部门接口关系以及验收标准,作为一次涂装工作的基本准则设计方面: 首先在结构上尽量取消需在装配过程中进行的机械加工和配钻、配铰 核对尺寸基准,尽可能使设计基准与加工和装配基准统一,减少因基准不统一带来的装配干涉 为保证装配精度,增加了一些适用的可调整结构 一次涂装的主要铸件下发效果图,对重要外观面、加工基准面进行标识以便铸造时重点打磨这些外观表面和保证关键尺寸要求减少发生错位、错边问题标准方面:制订漆膜颜色和色差一致性的标准,规定色差的数值测量方法工艺方面: 调整工艺路线,有利于各序的衔接,减少零件搬运 调整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内容如增加加工后零件的清理序等让先进工艺逐渐改变员工的落后行为 根据零件工序间保护或转序保护、吊装保护的需要,设计工位器具、吊具如制作床鞍翻转把手工装,解决床鞍翻转磕碰问题制作零件架,使零件喷漆和转运过程都在架上,有效解决磕碰问题 对零件加工尺寸误差影响最终装配的,设计专用模具,保证加工件尺寸 对铸件涨箱等情况,除控制外协厂家入库的铸件质量外,增加刀校措施。
加工: 加工者必须严格执行加工工艺和相关标准 加工后的零件应及时修毛刺、倒钝边,加工有孔的零件需清理孔里面的的铁屑装配:n 零件在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一次涂装工艺进行;n 各种工具、量检具不能放在机床及零件上,禁止野蛮操作,改变落后的操作习惯;n 清洁装配,不能用带有污渍的物品直接接触零件漆面n 用适当的工装保证装配中不破坏零件漆面同时注意吊具的清洁和吊装时对漆面保护涂漆:u 油漆的调配要严格按照设计提出的颜色标准调配,保证分批喷涂的零件漆膜颜色色差值小于规定要求u 零件的清洁处理达到工艺要求,不允许零件表面及零件死角和孔里面有铁屑;u 刮腻子后要对零件上有孔的地方进行检查处理,保证孔里面干净,无腻子残留;u 零件喷漆后应摆放整齐,尽可能设置专用摆放架,防止零件漆面之间相互粘连、磕碰,有利于漆面的干燥铸件质量:l 铸件质量应符合JB/T3997-1994规定,铸件的主要尺寸公差和错型值一般不低于GB/T6414-1999规定CT9级公差l 铸件应表面平整,棱角清晰分明,外露的非加工表面的直线度在同一铸型平面内任意600mm长度上不大于1.5mm,平面度不大于3mm板焊件质量:l 板焊件应平整、无凸凹,边角应整齐,无锐边、毛刺及焊接挂物等。
l 板焊件的焊接处应平整无裂缝,手感舒适l 钣焊件运输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油漆表面磕碰划伤l 钣焊件应保证尺寸符合要求,必要时设计定位支架,用以防护罩的预装配,确保总装时的精度其它: 各序应达到规定质量要求方可转序,否则下序有权拒收 上序与下序的转运由上序负责三、一次涂装的实施及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进入一次涂装实施阶段,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不同的问题对症下药是关键,如:l 零件错边、错位问题;有的产品生产中通过装配后增加铣序,然后部件喷漆,有效解决了错边问题有的通过控制铸件质量和加工质量,减少错位量l 防护罩磕碰、变形安装困难问题:过去防护间是散件供货,容易发生磕碰损伤和缺件现象,装配到机床上,经常出现尺寸不正确、螺栓孔错位、接缝处间隙大等问题,影响装配效率,并时常发生装配困难敲打划伤表面现象我们采取模拟整机尺寸及防护安装螺栓孔位置制做专用定位支架,要求厂家整体供货,如有尺寸、接缝问题,由供应商全部解决大大减少磕碰损伤,提高了安装的准确性l 采用新工艺,减少磕碰划伤有的铸件过去采用涂漆工艺,装配中因调整需要很难控制不磕碰划伤,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改为采用磷化工艺,增强了防锈能力,表面也更加漂亮。
总之,随着员工对一次涂装认识的加深以及设计结构和工艺的持续改进,工装夹具和管理的逐步到位,一次涂装的效果在悄然变化在装配现场,可以看到整洁、摆放整齐的机床,按位摆放的零部件,装配员工的脏衣服,脏手套不见了,现场环境干净了这与未实现一次涂装工艺的装配现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折射出一次涂装观念的更新及清洁生产文明装配行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虽然一次涂装工作得到了较为深入的推进,但依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有的产品还存在错位、错边问题,运输吊运的漆面保护问题还有待工艺进一步完善四、结论与目标实践证明,一次涂装具有很多优越性,是一种先进的涂装技术,是机床涂装工艺的发展方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更多的产品实现一次涂装也会因为一次涂装工艺的实施,使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加健康洁净,员工文明生产的素养得以提升,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2009.6.20作者:张连娣单位: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和保障部 制造技术室职务:标准化员职称:工程师通讯地址: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道17甲1号邮编:110142::电子邮箱: 参考文献:机床涂料与涂装技术 谢劲 金新元 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