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在唇齿间的智慧花朵——周益民教《巧女故事》.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25667656
  • 上传时间:2017-1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在唇齿间的智慧花朵——《巧女故事》教学实录周益民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2010 年 4 月一、显示多样化信息,回忆已知民间故事(教师分别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出示古诗片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白蛇传》图片,让学生说说表现的分别是哪个民间故事)师: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这是我国流传广远的四大民间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根据它们改编的不同艺术品种,有很多也成了经典那么,这些民间故事的作者是谁呢?你知道吗?先后问两个同学,都说不知道)师;这么有名的作品,我们怎么会不知道作者的呢?生:因为它们是民间故事师:民间故事(重音强调“民间” ) ,你的意思是——生;就是在民间老百姓之间讲述的师:是的,民间故事是老百姓集体创作的所以,我们看民间故事,一般都没有作者,最多是注明某某某讲述、某某某整理那么,这些民间故事是怎么流传开来的呢?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师:比如说,爷爷说给——生:爸爸听,爸爸再说给儿子听师:就是这么一代代传下来的同代人之间呢?生: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他听师: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流传方式就叫“口耳相传” ,也叫“口口相传” 。

      通过这种口头方式流传的作品,就叫做“口头文学” ,或者“口传文学” 二、阅读“巧女故事”1.故事讲述师:民间故事的种类非常丰富,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交流其中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显示,生齐读)巧女故事先来看这三个巧女故事的题目 (显示)九斤姑娘 巧姑妙答 其满汗(hàn) 智答大汗(hán)(指名读三个故事题目正音“汗” 告诉学生, “其满汗”中的“汗”是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的末尾 “大汗”则是古代北方某些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呼两者声调不同)师:既然民间故事是口头流传的,是口传文学,那么这堂课,咱们首先就来口耳相传说故事,说说《九斤姑娘》的故事要说好一个故事,首先得把故事记住这么长的故事,我们怎么在短时间内记住呢?介绍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把长文读短” ,能否把这么长的文章读成一两句话、一两个短语 《九斤姑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读短成“两个问题” 快速浏览下,九斤姑娘问了石二公公哪两个问题?生:问了石二公公叫什么和住哪里师:你看,这样就把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记住了快速看看第二部分,能不能也这么读短 (生浏览、思考)生:石二叫张箍桶箍 7 个桶,全都是谜师:我们把这个谜叫“桶谜” ,好吗?把“桶谜”放进你刚才的句子,再表述一下。

      生:石二用“桶谜”的方式叫张箍桶箍桶师:这样表达就显得比较简练他是从石二公公的角度出发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九斤,如果从她的角度,我们可以怎么表述?生:九斤姑娘回答出了石二公公的“桶谜” 师:也就是“智解‘桶谜’ ”这样,我们把一个长长的故事读短了要说好这个故事,关键是要说清楚石二的谜题和九斤姑娘的破解先来看第一部分的谜题 (显示,学生自由练习)叫什么老公公:一斗半,二斗半,三斗五升,四斗半九斤姑娘想:这些相加不是一石二斗吗?原来是石二公公!住哪里石二公公:东边丁零当,西边冷清清,门前两个管门人,一东一西两边分,胡须生在头颈里,笤帚插在头顶心九斤姑娘:东边是一家铁匠店,西边是个祠堂,门前有两株棕榈树教师作读音说明:“一石”的“石”在这儿是容积单位,1 石等于 10 斗,做这个意思时读“dàn” ,但这个意思在古书里仍旧念“shí” )师:下面,我们再来练说石二的桶谜 (显示,学生练读,而后指名读)我要你箍一只早早桶(面桶) ;一只中午桶(饭桶) ;一只小儿桶(坐桶) ;一只有底无盖桶(脚桶) ;一只有盖无底桶(锅盖) ;还有一只桶:两只耳朵高耸耸,中间直弄通,一眼望去到山东(蒸桶) ;还有一只桶:中间横着一根栋,尾巴翘起通天空,翻转身来扑龙通(吊桶) 。

      2.体会“地域性”师:你们读的时候,有没有哪句感到有点别扭的?生:我感觉“两只耳朵高耸耸,中间直弄通”有点不顺生:我们平时不这么说的师:告诉大家,这是用方言写的,用的吴方言这个民间故事主要流传在江苏、浙江一带听我用吴方言来说说这一段 (教师用吴方言说,学生边听边笑)师:你们听上去还感到别扭吗?生:不别扭了,觉得很好听师:所以,民间故事还有一大特点,具有地域性 (板书:地域性)师:下面,大家从两个部分中选择一个部分,练习说故事学生练习,指名讲述)3.体会“口语化”师:这故事的开头,我也想尝试着说一说你们听一听,我这么说跟书上记录的有什么不同,这么说可以吗?(老师讲述,同时显示文字)有一个叫张箍桶的男人,已经年近花甲他的女儿九斤姑娘,从小就表现出不俗的智慧一天,她在家替父亲精心缝补衣服这时,来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邀请张箍桶为他家箍捅九斤姑娘微笑着说:“好!回来就叫他去请问尊姓大名?”生:我发现了,书上说“七八十岁的老公公,你说是“年逾古稀” 生:书上说“老公公,你叫什么名字啊” ,你说的是“请问尊姓大名” 师:是的,意思是一样的你们觉得这样讲述可以吗?生:好多形容词——师:不是形容词,是书面语。

      生:感觉也是有点别扭,明明用口头语言可以表达的师:你说了非常关键的一点,用“口头语言”表达,因为这是——生齐:民间故事生:这样写就不是民间故事的感觉,而是作家写的作品感觉师:民间故事是口传文学,它的流传不是靠纸墨,而是靠活生生的民间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因此,这就是民间故事的第二个特点:口语化 (板书:口语化)4.体会“变异性”师:“桶谜”这段是故事最有趣味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欣赏越剧《九斤姑娘》中这部分的片段越剧是起源于浙江的地方戏曲品种,演唱、对白用的就是吴方言 (播放越剧片段,内容为石二与张箍桶的对唱,有字幕显示,下面是其中的“桶谜”内容学生都被演员生动的表演吸引住了,不时发出笑声)天亮要箍天亮桶,晏昼要箍午时桶,日落西山黄昏桶,半夜三更要紧桶要箍有盖无底桶,要箍有底无盖桶,还要箍只直笼桶,两只耳朵翘耸耸,外加一对恩恩爱爱夫妻桶还要箍只奇怪桶:一根尾巴通天空,一根横档上当中上头一记松,下头扑龙冬,拎拎起来满桶桶师:都听明白了吗?生(七嘴八舌地):明白了,明白了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戏曲里石二公公的谜题,跟刚才我们讲义上记录的有不一样的地方?(学生纷纷说“是” )同一个“九斤姑娘” ,怎么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学生犹豫)李白的《静夜思》 ,在这本书里跟在那本书里,会不一样吗?生:不会。

      师:那为什么《九斤姑娘》就不一样了呢?生:因为一个是笔写下来的,还有一个是口头传下来的,是可以改的师:怎么理解可以改的?生:就是不是固定的生:民间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师:我们开始就说了,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是“口语化” 我说给你听,你再说给别人听,我们会说得完全一样吗?生:那肯定不会,又不是放录音师:大家体会得真好,这就是民间故事的第三个特点:变异性 (板书:变异性)师: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回巧女或者巧男,刚才石二公公的谜题中,有几个讲义上没有,“半夜三更要紧桶” , “恩恩爱爱夫妻桶” ,那是什么桶?生:“半夜三更要紧桶”是尿桶 (众笑)师:范围再扩大点吧,马桶 (众笑)生:“恩恩爱爱夫妻桶”是扁担上的桶师:扁担上的桶,那是什么桶?生:我知道,那是水桶师:好,我们来看看刚才大家猜得对不对,看看九斤姑娘是怎么说的播放越剧片段,内容为九斤与父亲的对唱,帮其解谜)师:祝贺各位同学,咱们刚才全猜对了三、巧女故事的叙事特点师:刚才阅读的《九斤姑娘》主人公是——(生齐)九斤姑娘,第二则《巧姑妙答》的主人公是——(生齐)巧姑, 《其满汗智答大汗》主人公是——(生齐)其满汗这些主人公都是女子,那么,干脆把这类故事叫做“女性故事” 、 “女子故事” ,是否可以?(学生纷纷说不可以)请结合具体故事谈谈看法。

      生:讲的都是聪慧的、有才华的女子的故事生:“巧”这个字体现了她们的聪明那个巧姑心灵手巧生:那个其满汗在当时的情况下一点不惊慌,解救了父亲师:可见,这些巧女,巧在聪慧,巧在口才,也巧在胆识人们欣赏这样的女子有人作过调查研究,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巧女故事的流传,它的承传历史也很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 1700 多年前的晋朝我们再来比较比较《九斤姑娘》和《巧姑妙答》 ,借助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显示表格,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九斤姑娘》 《巧姑妙答》遇到的问题 旁人的表现 巧女的表现 故事的结果生:九斤姑娘遇到的问题是石二用桶谜为难他爸爸,她爸爸答不上来九斤马上解答出来了故事的结果是攀亲了 (众笑)生:《巧姑妙答》中,张古老让三个儿媳妇住三五天、七八天、十五天回来,要同去同回又要大媳妇带红心萝卜,二媳妇带纸包火,三媳妇带没有脚的团鱼三个媳妇急得哭起来巧姑见了,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结果,也成亲了 (众笑)师:有什么发现?生:结果都是成亲了师:呵呵,都是大团圆生:都是遇到一个问题,旁边的人不能解决,巧女解决了师:你的眼睛很锐利,发现了巧女故事的基本思路,都是某人遇到难题,巧女,也许是女儿,也许是妻子,等等,凭借自己的机敏,解决了难题,维护了家庭的利益。

      知道了这个诀窍,咱们也可以编一个巧女故事了谜题我提供给大家 (显示)皮包骨——枣 骨包肉——核桃师:你们想想巧女叫什么名字,她的什么人遇到了什么难题,她过来解了围大家合作着编学生合作编故事,教师巡示指导)生:从前,有一个王老汉,开了家小店铺,卖些杂货之类他们村有个小财主张果老,仗着有几个钱,总是欺负人一天,张果老来到王老汉的店铺,高声说:“我要买两样东西一个是皮包骨,一个是骨包肉限你一天之内给我 ”这是什么呀?王老汉急坏了正好他的邻居八斤姑娘在他家串门,正跟王婶在后面说悄悄话,听到前面的动静,就让王婶把王老汉叫了进去告诉他,皮包骨就是枣子,骨包肉就是核桃王老汉开开心心地走了出去傍晚,张果老得意洋洋地来了哪王老汉马上称了两袋枣和核桃给张果老张果老的儿子听说这件事后,打听到是八斤姑娘解开的谜,就请人前来求亲 (众边听边笑)师:基本的思路不错,符合巧女故事的特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生:我觉得,那个八斤最好是王老汉的女儿,现在说是去串门的,不太自然师:我同意这么建议因为巧女故事一般说的都是维护自己家人的利益生:我建议最后再加点说明,就是张果老的儿子不像父亲,而是跟乡亲们很友好不然,让八斤嫁给坏人不好。

      (众笑)师:是的,故事要传递给人真善美又请了一位同学讲述,具体略)四、总结师:今天,我们一块欣赏了巧女故事,其实,巧女故事的类型是很丰富的,今天阅读的答谜题型只是其中的一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找找其他类型的阅读巧女故事,民间故事,这些唇齿间的文学,这些田野上的花朵,值得我们用心欣赏、承传附后:1. 九斤姑娘(节选)张箍(ɡū)桶的女儿九斤姑娘,绝顶聪明一天,张箍桶出门做生意去了,九斤在家替父亲补衣裳这时,来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公公,说要请张箍桶为他家箍捅九斤姑娘说:“好!回来了就叫他去老公公,你叫什么名字啊?”老公公说:“我的名字叫做:一斗半,二斗半,三斗五升,四斗半九斤姑娘想:这些相加不是一石二斗吗?于是就说:“ 噢,原来是石二公公!你家住在哪里呀?”石二公公说: “就住在东头石家村我家是有记号的:东边丁零当,西边冷清清,门前两个管门人,一东一西两边分,胡须生在头颈里,笤(tiáo)帚插在头顶心 ”九斤姑娘说:“好,知道了!你家东边是一家铁匠店,西边是个祠(cí) 堂,门前有两株棕榈(lǘ)树,对吗?”石二公公夸道:“九斤姑娘真有才能 ”说着走啦张箍桶回到家,九斤姑娘就把石二公公来请他的事讲了一遍。

      张箍桶说:“石二这个人,讲出话来,就像茅山道士念咒一样,邻近三村,就是他家生意难做 ”九斤姑娘说:“你把一张长推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