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樊深字文深》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及翻译.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31407527
  • 上传时间:2023-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樊深,字文深》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及翻译(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①,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行下部县事  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六官建,拜大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

      朝廷有疑义,常召问焉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樊深传》)  【注】①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②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举行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  B.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它形成于汉代,汉武帝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C.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六卿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深经历坎坷,侍亲至孝他在避难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送食物给继母;平乱后,他归乡负土筑坟葬父  B.樊深一生好学,至老不渝年轻时,他负书出门拜师,孜孜不倦讲习《五经》;年老时,仍书不离身,分秒必争,不懈学习  C.樊深学识渊博,但不被认可他解说经书,常常广征旁引汉、魏以来诸家学说,学生不能领悟,人们都在背后讥讽他  D.樊深精通经学,涉猎广泛他撰写了诸多解经著作,流行于世,也在史学、文字学、阴阳学等领域有所了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2)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 试题答案:10.B(3分)   11.D (3分)  【解析】乞骸骨也称赐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没有指游子企盼返故乡度晚年  12.C (3分)  【解析】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然儒者推其博物。

        13. (10分)  ①(5分)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藏起来句意通顺3分,“延”译为“邀请”得1分,“更”译为“再次”得1分)  ②(5分)(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句意通顺3分,“赡”译为“丰富”得1分,“讷”译为“不善于”、“不擅长”得1分  【译文】 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候继母十分孝顺谨慎弱冠之年喜好学习,背负书籍从师于三河,讲议研习《五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魏永安年间,随军征讨,以功劳任荡寇将军,数次升迁为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曾经在读书时读吾丘子,因而归家侍候奉养父母  魏孝武帝西迁,樊、王二姓起义,被东魏诛杀樊深父保周、叔父欢周都被杀害樊深因为避难,坠落山崖跌伤脚,两天没吃饭之后得到一箪饼,本想食之;但想到继母年老身患痹症,可能没有遇难,因而不吃夜晚匍匐寻找继母,恰巧得以相见,有机会把食物给继母回家后又悄悄离开家乡,改易姓名,在汾、晋地区游学,学习天文及数学历法之术后来被人所告,囚送至河东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藏起来。

        太祖平定河东,追赠其父保周为南郢州刺史(谥号),叔父欢周为仪同三司(谥号)樊深归家安葬其父,亲身背着泥土建成坟墓大统十五年,代理下邽县事  太祖在东馆设学校讲学,教授诸将子弟,任樊深为博士樊深精通经学,讲解经书时,经常引用汉、魏以来各家学说来解释所以听讲的学生,不能理解背后都讥讽他:“樊生讲书所引门户太多,不可理解但是儒生都推崇他学识渊博其性情喜好学习,到老也不懈怠早晚来往,骑在马上也读书不停,以至于马惊而坠地,手脚都摔折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这种习性后来授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建立六官,拜任太学助教建德元年,上表请求退休,诏书允许朝廷有疑问,经常召他来询问后来因病去世  樊深既专于经书,又熟悉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樊深)学识虽然广博,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撰写有《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另撰写《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都流行于世  《樊深,字文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