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电效应(含解析汇报).docx
23页光电效应1. 知识详解:知识点 1 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 存在着饱和电流: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饱和 光电流越大.(2) 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 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叫遏止电 压.(3) 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 即产生光电流,时间不超过10-9 s.2.光子说 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 的能量 e =h v,其中 h=6.63X 10—34 J • s.3. 光电效应方程(1) 表达式:h v=Ek+W0 或 Ek=h v—%.(2) 物理意义: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v,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 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v2.4. 光的波粒二象性(1) 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 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5. 物质波(1) 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 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 物质波h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入=p, p为 p运动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易错判断(1) 光子说中的光子,指的是光电子.(X)(2) 只要光足够强,照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X)(3)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丿)知识点2 a粒子散射实验与核式结构模型1.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极少数a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所示.a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图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 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易错判断(1) 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质量.(X)(2) 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J)(3) 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J)知识点3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 光谱(1) 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 )光谱分类:①线状谱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②连续谱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3)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 + =R(2—”)(n = 3,4,5,…),R 是里德伯常量,R=1.10X107 m-1,n 为量子数.2. 玻尔理论(1) 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 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 )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 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 v=E —E (h是普朗克常量,h = 6.63X 10—34 J • s).m ni |liiillII FFII*lililililililili l> l> l> l> 5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3.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1) 氢原子的能级图能级图如图所示.(2)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3.4V548517CG-0.-0.-1(3) 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丕连续£”=£◎(“=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d = —13.6 eV.(3) 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 =n2q(n= 1,2,3,…),其中r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 径,其数值为 r1 = 0.53X10-to m.易错判断(1) 在玻尔模型中,原子的状态是不连续的.(丿)(2) 发射光谱可能是连续光谱,也可能是线状谱.(J)(3)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也成功地解释了氦原子光谱.(X)2.题型分析:一、对光电效应的理解 1.与光电效应有关的五组概念对比(1) 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 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因,光电子是果.(2) 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 做功的情况,才具有最大初动能.(3) 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 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 大小无关.(4) 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5) 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但不 是简单的正比关系.2.两条对应关系:入射光强度大一光子数目多一发射光电子多一光电流大;光子频率高一光子能量大一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例 1 .关于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中,金属板向外发射的光电子又可以叫作光子B.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C. 对于同种金属而言,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 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部分X射线的散射光波长会变长,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 应D [光电效应中,金属板向外发射的电子叫光电子,光子是光量子的简称,A错误;根 据光电效应方程hv=W0+eUc可知,对于同种金属而言(逸出功一样),入射光的频率 越大,遏止电压也越大,即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C 错误;在石墨对 X 射线 散射时,部分 X 射线的散射光波长会变长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 具有粒子性,B错误,D正确.]例2.(多选)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某种金属()A. 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AD [每种金属都有它的极限频率v °,只有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V。
时,才会 发生光电效应,选项A正确,B错误;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 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选项D正确,C错误.][反思总结]两点提醒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而不是入射光的强度.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子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二者不是正比关系.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及应用1 •三个关系(1)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 v -W°.(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k=eUc,其中Uc是遏止电压.(3) 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为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vc的关系是W°=h vc.2.四类图象图象名称图线形状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最大初动能Ek与入1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V轴交点的横坐标vc射光频率v的关系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I-EI=E图线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颜色相同、强度不①遏止电压U: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同的光,光电流与人 ——弱光(黄}②饱和光电流Im:电流的最大值电压的关系图线Ko 『③最大初动能:Ekm=eUc颜色不同时,光电光①遏止电压U「U 2流与电压的关系图②饱和光电流线③最大初动能Ek1 = eU 1,Ek2=eUc2遏止电压U与入射C光频率V的关系图线① 截止频率V 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② 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 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量的乘积,即h=ke.(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考向1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例3.(多选)(2017 •全国III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va、v b的单色光a、b照射 至恫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 Ekb.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Va>Vb,则一定有 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