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7271010
  • 上传时间:2024-0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 选自:邱昭良,系统思考实践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原文大量引用自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一、从哪里入手?面对一个复杂问题,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对此,我的经验是:从你感兴趣的任何地方入手都可以就系统循环图中的内容而言,每项事物都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因此,原则上无论从哪个环节开始绘制系统循环图都没有影响如果你沿着因果链追根究底,或迟或早都能看清系统的全貌尽管事实确实如此,然而每幅系统循环图都会有一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有趣”因此,通常人们都会从这些“有趣”的地方开始,绘制系统循环图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决定从哪里开始入手的问题: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系统最关键的外部驱动力是什么?系统的关键成果是什么?在与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因素中,哪一个是最关键的?二、如何定义变量?作为回路的基本构成要素,变量定义得是否准确无疑是绘制系统循环图合格与否的关键不幸的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定义变量是最难以把握的一项技能,要么定义得过细,过于技术化,反而陷入“一堆乱麻”之中;要么变量定义得过于抽象,没有反映出多少有意义的信息,还有的是变量之间不一致,或相互嵌套,混乱不堪根据丹尼斯·舍伍德教授的经验,定义变量的规则包括下列六项:(1) 问“它将驱动什么?”以及“它的驱动力是什么?”系统循环图中的所有元素都被因果关系链连接到了一起。

      任何两个被箭头连接在一起的元素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而且位于箭头尾部的元素是箭头指向的元素的驱动力;换句话说,箭头指向的元素被位于箭头尾部的元素所驱动因此,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元素,你就可以通过询问“它将驱动什么”而顺着因果回路前行类似地,你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询问“它的驱动力是什么”,而逆着因果回路回溯2) 识别关键因素,不要穷究细枝末节而陷入混乱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当你绘制系统循环图时,几乎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驱动很多其他因素,或者被很多其他因素所驱动;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的情况非常罕见假设你正在寻找什么因素是驱动你业务增长的根本引擎,而且你第一眼就看到了“利润”——没问题,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开始点依次回溯,当你考虑“它的驱动力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你可能会列出一大堆因素,诸如产品的销量、价格以及各项花费不可否认,一些费用(如差旅费)最终也会影响利润,但它们往往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你要有巨大的毅力来抗拒各种各样的、让你进一步追根究底的诱惑系统思考既要深入探究系统内部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又不能事无巨细、穷究细枝末节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艺术对于初学者而言,坚持并应用简化原则可能是一项既需要勇气又充满睿智的抉择。

      这意味着两个方面:第一,除非必要,不随意添加变量;第二,随时提醒自己:对于相似或存在关联的变量,能否用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或变量来替代?(3) 保持一致性在系统中,很多变量往往是有层次的,例如“费用”这一变量可能包含“差旅费”、“工资福利”、“水电费”等等;“企业发展”这一变量也可以用“企业规模”、“销售额”、“市场份额”等更为具体的变量来表示因此,在一个模型或同一幅图中,使得变量保持相同或相当的层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确保各个变量层次一致?对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通用法则,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或思维训练的结果当然,可能有一些法则可以借鉴,例如麦肯锡公司倡导的MECE法则、金字塔原理等4) 不要使用动词,请使用名词我们在绘制系统循环图时,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词或短语词语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必须使用简明扼要而适当的词语,才可以确保任何浏览这些图的人都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人们通常倾向于使用动词来描述相应的行动,而不是一个与之等价的名词但是,以动词来表述,得到的往往不是系统的结构,而更像是以线性的方式呈现或描述的一个故事(问题)其实,在动词的后面往往隐藏着真正的变量——因此,请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表述影响系统行为的变量。

      5) 不要使用类似千“在…方面增长”、“在…方面降低”这样的词在绘制系统循环图时,你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诱惑而在你的描述中使用这两种方式例如,“成本增加”、“利润上升”等等对此,无论这种诱惑有多强烈,你一定要坚决拒绝它因为在描述中使用“上升”或“下降”这个词,就意味着你已经在潜意识里认定这个因果关系只会带来单向上升的后果,而下降的可能性则在漫不经心之间被忽略掉了这不仅不能反映系统潜在的结构,改变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扭曲了系统的动态发展在系统循环图中,为了表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系统的动态,我们会使用“有向箭头”及其“极性”(+/-)实际上,上例所讲的因果关系只是“成本”直接驱动了“利润”;至于后者是上升还是下降,完全依赖于“成本”的上升或下降,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如果“成本”下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会上升;而如果“成本”上升,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则会下降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你仍然认为“上升”或“下降”是对这些情况最本质的描述,那么你可以尝试着使用如下三个短语:第一个短语是将二者合而为一的“上升或下降”;第二个短语是“ 的压力”;第三个短语毫无疑问最简单,“ 的变化”。

      这三个短语的优点是它们并没有预先假设某种单向的变化,因此明确地指出了双向变化的可能性实际上,在某些情形下,使用“ 的变化”可能是最好的选择6) 不要害怕从未出现过的名词 系统思考的好处之一是它能将一些敏感内容的讨论变得合法化例如,在一些系统循环图中通常都会包括“关于……的政策”或“关于……的投入”、“服务容量”或“处理能力”等这样的字眼,虽然人们在工作或书面文件中很少提及它,也没有对它进行测量,但它们作为影响人们的工作或系统行为的重要变量,却真实存在着因此,不要害怕从未出现过或不常使用的名词,而是应该尽可能准确地描述你要表达的真实想法——有时候,你甚至需要创造出一些新的名词或概念三、识别关键变量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一个难题往往就是如何界定变量,尤其是找出关键变量首先,运用绘制系统循环图的基本规则,从你感兴趣的地方入手,问“它将驱动什么”和“它的驱动力是什么”其次,定义变量或关键变量需要对系统的深刻了解,并掌握大量信息再次,定义关键变量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研讨、提炼的过程为了汇集不同的视角,较好的方式是团队研讨可以让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在互不交流的情况下,写下他们的答案可能有些人会长篇累牍,从产品质量到竞争对手的宣传活动等各种细节都涉及到,有些人则可能是简明地写下几个关键点。

      没关系,这两种方式都很好,顺其自然吧之后,再邀请每个人将他们所列清单中的每项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序然后,你可以将这些结果放到一张挂图上;之后,你很可能会发现每个人的回答各有不同,很难取得一致;而且和你预计的一样,每个人的反应都和他们的角色相一致:销售部门的成员倾向于挑出宣传、定价策略和促销作为最关键的因素;新产品开发部门的成员可能会选择产品质量和创新;生产部门的成员会倾向于产品质量和技术规范;人力资源部门的成员则辨识出企业文化和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公司战略部门的成员则坚信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活动和公司整体竞争优势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不同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有着不同的观点,而且每个人都坚信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如果你不愿冒险,选择了所有因素,那么最终你很可能会绘制出一幅混乱不堪的系统循环图,其中的每个元素都和其他元素有所联系——因为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包括在内了!这时你的眼中只有一棵棵大树,根本看不到森林这种方式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那么,如何决定应该包括什么,又应该排除什么呢?对此,没有通用法则,只能坚持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在小范围内(至多八个人)进行一次或多次讨沦,并尽力就最重要的因素达成共识四、何时定义连接关系?在绘制系统循环图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即“究竟是哪一种连接?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我最后再作决定。

      同时,确实有些人喜欢把所有的变量都列出来之后,再逐一定义各变量之间的连接关系对此,我认为更为适合的做法是:随着你的思考脉络和进展,及时确定连接的类型推荐这种做法的原因有三:第一,随着进度及时确定连接的类型,可以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和清晰性(因为你确实是这么想的,它们肯定是有道理的),否则有可能导致连接过于错综复杂,看着谁跟谁似乎都可以关联起来第二,如果你对某两个变量之间的连接类型把握不准,要么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或作用机理不清晰(有可能缺少某个关键变量,也有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或传导途径),要么说明某个变量的定义不准确这两种情况对于系统循环图的品质都是有影响的因此,无论哪种情况,你都需要搞清楚,而不是让其“蒙混过关”,有时候灵感可能稍纵即逝,所以要把它们及时记下来第三,如果及时确定了连接的类型,你就可以很容易找到回路并识别回路的特性,这有助于利用行为模式图等工具来验证你所界定的回路的动态行为特性因为增强同路和调节回路具有本质的不同,人们很容易对二者有不同的直觉判断当你及时定义了变量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回路的结构特性来判断它是增强回路还是调节回路,再与你的直觉判断或事实资料进行对比,就可以进行必要的验证。

      五、如何定义系统的边界?虽然系统思考应该采用整体视角,超越边界,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最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恰当地划定边界——这样既可以将我们所感兴趣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包含进来,又不包含那些没必要甚至是多余的东西恰当地划分边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言: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如果处理不当,将系统边界定义得过于宽泛,那么分析一个小问题也可能牵扯进来国家大事,徒增烦恼当然,把系统边界定义得过小,也将无法充分把握系统的整体,失去了系统思考应有的整体观因此,弗勒德在《反思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指出,系统思考的第一任务就是为思想划定界限,从而使观点既切合实际又可以把握那么,如何定义系统的边界呢?很遗憾的是,人们在这方面尚未确定清晰的标准或明确的方法,依照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可以参考下列基本的原则和方法1) 使用“实体关系图”如上所述,实体关系图可作为界定系统主要构成与边界的参考框架2) 广泛征询并聆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或团队研讨任何一张系统循环图都是绘制者心智模式的体现,不管它有多复杂,都可能不是系统的全貌因此,绘制者要多征询一下利益相关者的看法,或者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往往胜过一个人的“苦思冥想”,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思维定势之中。

      当然,为了充分有效地理解他人的看法,绘制者应怀着“开放的心灵”,掌握并运用聆听和团队对话(彼得·圣吉所称的“深度汇谈”)的技能3) 面对庞杂或混乱不堪的系统循环图需反思一般而言,简洁的图表更容易传递关键的信息如果图形太复杂或混乱不堪,则应提醒自己反思是否没有准确地定义系统的边界此外,一些实用的建议是:要尽量保持图表中变量之间的连接箭头不相互交叉;连接箭头表示为圆或椭圆状的曲线,以便醒目地标示出闭合的回路;对于不同回路,还可以用不同颜色或线条来标注4) 使用“悬摆”人们通常通过“悬摆”(dangles)来定义其所感兴趣的系统的外部边界——所谓“悬摆”,指的是一些特殊的变量,它们虽然不在闭合的回路之中,却会影响回路中的变量或受其影响一般地,悬摆可以分为两类:A. 输入悬摆,一般用来表示期望达到的目标、隐含的标准、政策;或者是系统外部的驱动或限制因素,以及用以确定外部变量数值的参数B. 输出悬摆,表示整个系统运作的结果悬摆在系统循环图中扮演着目标、政策、外部驱动力或者系统结果的角色,它定义了我们所感兴趣的系统的边界比如,在往杯中倒水的调节回路我们感兴趣的系统就只是倒一杯水,而“目标水位”就是悬摆。

      从理解调节回路如何运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