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多篇).docx
69页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1篇: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化学平衡》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药物制剂专业课程标准提出:“无机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今后从事药物制剂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中“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化学平衡属于无机化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我号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教材分析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很重要,教材精心设计知识台阶,结合生产实际、通过举例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今后学习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可化学平衡特点及平多重平衡规则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及多重平衡规则,教师需要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方法、及课时分配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3)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及多重平衡规则 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比较已学知识,掌握新知识(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习惯(2)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教学内容(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3)平衡常数及多重平衡 3. 教学重点、难点(1)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点(2)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及多重平衡规则 4. 教学方法在讲授法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讨论交流并进行归纳 5. 课时分配15-20分钟五、教学过程推荐第2篇: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彭红霞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材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学习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卤化烃的水解、酯的水解的基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但是,化学平衡概念比较抽象,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能否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平衡的观点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化学平衡教学设计(1)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三、教学过程:(一)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还会溶解吗?是不是溶解停止了?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使学生明确:(1)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但蔗糖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处于溶解平衡状态2)溶解平衡状态是在该条件下蔗糖的溶解量达到最大值)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当水箱进水的速度与出水的速度相等时,水箱中的水位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强化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2.这个溶解平衡状态是如何逐渐建立的?引导学生分析:蔗糖从溶解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蔗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画出v-t图帮助学生从化学反应角度建立和理解溶解平衡状态的概念)3.当蔗糖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如果改变外界条件(如加入水或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理解动态平衡是相对的)(二)提出学习的课题———化学平衡讨论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18O2,加入V2O5并加热若隔一段时间后做同位素示踪检测,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到2molSO3?为什么?(从定量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1)在正反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2)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讲解因此,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不仅涉及反应进行的快慢问题,还涉及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而后一个问题是化学平衡问题三)学生讨论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CO、H2O(g)的浓度和生成物CO2、H2的浓度如何?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如何?(v、v都用同一物质来表示)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怎样变化?正、逆反应的速率怎样变化?画出正、逆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形(v-t图),如图2的示3.当v正=v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讲解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该可逆反应在该条件下反应进行的最大程度四)剖析和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与溶解平衡比较思考结合上述分析,请你给化学平衡状态下一个定义,并分析化学平衡状态具有哪些特征?(启发学生剖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谁?化学平衡状态的前提、核心、结果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时反应是否停止了?(强调v正=v逆≠0,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2)为什么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强调动和静以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3)化学平衡状态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平衡;强调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板书化学平衡状态特征(1)动:动态平衡;(2)等:v正=v逆;(3)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4)变:如果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
比较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的建立有何异同?(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讨论小结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建立,只要在相同条件下,按照一定的量配比,不管可逆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达到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五)思考练习巩固和深化化学平衡概念讨论1.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可逆反应:请判断下列各情况是否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2)容器中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3)单位时间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 (4)反应混合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H2的生成速率等于NH3的生成速率 (6)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2.若将0.008molCO、0.008molH2O(g)、xmolCO2和xmolH2通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800℃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与在相同条件下通入0.01molCO和0.01molH2O(g)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同则x等于多少?四、课后记载1.学生对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还是比较好,但是对概念的理解运用解答题目就比较吃力,还待进一步理解巩固练习2.除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推荐第3篇:化学平衡图像教学设计化学平衡图像教学设计 (800字)第三节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教学设计渤海石油第一中学 刘兰芳【背景分析】化学平衡图像将数字知识和化学平衡理论融为一体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试题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大题目大多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常见题考查的图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第二类,是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或它的逆向思维图像;第三类,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浓度或质量分数)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此类图像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大小,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图像分析能力,但还未有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首先复习基本要点,让学生对平衡图像有个知识回顾,然后系统复习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最后给出示例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一般的分析方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平衡图像的意义,掌握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图像”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图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对图像题的解题方法的讨论分析,体会同伴间互助学习的必要性重点和难点】平衡图像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遇到图像曲线的题目,首先应看懂后观察曲线的形状和走向,弄清曲线所代表的是哪些量的关系,明确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折点及零点,用以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趋势,再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数据,以便进行推理和判断一、解题思路(1)、看懂图象面:图象形状,横、纵坐标的含义 线:走向,变化趋势点:起点、终点、交点、拐点 是否需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 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 (2)、联想规律,作出判断①______浓度、______压强、______温度、加_______都可以使速率增大 ②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二、典型的化学平衡图象c v 1 2 浓度-时间图(c-t图)速率-时间图(v-t图)【典型的化学平衡图像题】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1】:某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1】4321 【练1】:某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2、速率—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例2】:观察下列图像特点,并描述出改变平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1)下述图线的特点是:有一速率是____________改变的,另一速率是_________改变的这是改变____________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1写出化学1) 2)求反应物A V B D (2) 下述图线的特点是:正、逆速率都是_________改变的,且改变的_______不同。
这是改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 若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都突越增大, 若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都突越减小练2】:对mA(g)+nB(g) pC(g)+qD(g),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可判断出:△H 0 m+n p+q (填>、达到平衡后,改变其中某一条件,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因素可能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