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散文二篇教案(共7页).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0078928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8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6* 散文二篇◇教材分析◇《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写的一篇哲理散文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是罗素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表现了作者崇高的人生观和博大的胸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课文的思路与层次,培养抽象思维能力2.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结构,感悟作者的情感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2.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2.难点:理清课文的层次,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的《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诠释生命的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臼齿(ji)  兴味(xng)  洗涤(d)牛犊(d) 疲倦(jun) 消逝(sh)茸毛(rng) 蔓延(mn) 凋谢(diāo)(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兴味:兴趣疲倦:疲乏;困倦消逝:消失2.了解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主要著作有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朗读课文,理清结构1.选两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2.理清文章论述层次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部分(第2~4段):通过小草和小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第三部分(第5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步骤二:研读课文,理解情感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明确: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只能“听天由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2.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明确: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恒,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3.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明确: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步骤三:合作探究,学习写法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这是“抑”;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是“扬”,最后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层层铺垫,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四、课堂小结这篇《永久的生命》阐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就具体的生命个体而言,生命是有限的;从生物界的总体来说,生命又是永存的。

      散文中既无长吁短叹,也不盲目乐观,只以一种豁达坦然的笔调,宣示生命的意义,告诫人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促人上进五、布置作业1.预习《我为什么而活着》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永久的生命生命的易逝生命的永久生命的赞歌珍惜时间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获得永恒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同学们,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遏制()   濒临(bīn)  俯瞰(kn)深渊(yuān)  嘲讽(fěng)(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濒临:紧接,临近俯瞰:俯视2.了解作者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

      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朗读文章,理清结构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做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莫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2.理清课文的论述层次明确:本文的结构比较清晰,为“总—分—总”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第二部分(第2~4段):分说第一层(第2段):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第二层(第3段):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第三层(第4段):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第三部分(第5段):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步骤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默读课文,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明确: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的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

      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明确: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明确: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与同情的内在联系作者用含蓄而充满理性的语言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步骤三:探究问题,理解情感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明确:有三方面的原因:①爱情可以带来狂喜;②爱情可以摆脱孤独;③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明确:作者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①了解人的心灵;②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③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力量。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作者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3.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明确:作者同情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4.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这句话的理解明确: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步骤四:拓展延伸,思考生命的意义学习了这一课,我们了解了罗素的人生追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不同人生阶段的追求也有所不同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说说“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候的追求又是什么?”小组讨论,每组推举一名同学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课堂小结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境遇的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人不会因为获得许多爱而觉得人生有意义,却会因为付出许多爱而肯定生命的价值。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都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五、布置作业1.谈谈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观(正、反面人物均可)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对爱情的渴望带来狂喜解除孤独看到天堂对知识的追求了解心灵了解星辰理解思想力量对人类的同情孩子受饥荒煎熬无辜者饱受折磨老人们变成累赘博大胸怀◇课后反思◇两篇散文都与生命密切相关,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和褒扬,有助于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专心---专注---专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