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印度园林中的应用与研究.docx
4页水在印度园林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印度作为宗教大国,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水在印度园林和建筑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在印度人民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是皇家宫廷建筑、阶梯井还是宗教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将水融入设计,水的独特属性使其成为了园林、建筑中必要的装饰元素,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往往能呈现出不错的景观效果,当与宗教和建筑融为一体时,就饱含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深意本文基于印度园林和建筑的应用案例,探析水在宗教背景下,在不同时期和场地的精美设计理念,以期为园林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宗教;园林;水景;印度园林1古兰经中的花园印度园林属于伊斯兰风格的园林伊斯兰花园时常给人一种独特的神秘感,“花园〞在伊斯兰园林中被认为和“天堂〞并驾齐驱传统伊斯兰园林的设计初衷是打造一个凉爽的休息和思考的地方〔如图1〕,水是伊斯兰园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元素之一,除了宗教内涵外,在现实生活中它还有助于降低气温、滋养植物和提供阴凉休憩场所【1】水还会被用来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可以用来强调视觉轴线,反射周围建筑精美的轮廓线条,成倍增强其宏伟壮丽的气势,搭配喷泉可以产生动态水景,形成动静互补的效果设计师运用多种理水手法,运河、水渠、喷泉、水池遍布园内,构成了点、线、面式的水体。
线式水体相当于印度园林中划分空间的水渠,起到了串联喷泉和水池、连接空间的作用面式水体规模较大,能够成为小环境中的欣赏中心点式水体那么是各类喷泉、涌泉,起到装饰空间、活泼气氛的作用传统的伊斯兰园林采用严格的四分式布局结构,整体并无明显高差设计,其主体由两条相互垂直的水渠组合而成,并将庭院等分成四块,水渠交点即庭院中心,在交点处通常设置一座喷泉,向四方延伸出四条水渠,它们分别象征酒、乳、水、蜜但这里的食物不同于凡人的食物,它们不会变质,过量的葡萄酒也不会使人丧失意志,天堂中的这些物质带给人类的只有无限的欢愉,这就是安拉带给教徒们的祝福和礼物【2】当花园里的人们渴望这些物品时,安拉便会创造出这些物品供人们享受而将这些物品以河流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是强调真主安拉的慷慨,表现这些物品在天堂中享用不尽2印度莫卧儿伊斯兰园林莫卧儿王朝〔1526年—1857年〕是印度的最后一个帝国,这段时期不仅是印度历史上较为辉煌的阶段,更是印度园林开展的顶峰设计师的造园理念就是起源于此,也对后来的印度园林开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莫卧儿花园的最初形式是统治者们为自己建造的坟墓陵园,自莫卧儿帝国建立以来,进行园林建设是各位帝王的消遣方式之一,因此莫卧儿园林的开展水平代表着各位皇帝对园林建设的不同理解以及综合国力的表达,他们在前任国王的根底上,不断融入自己的造园精神,并不断改进,它并不具有“严格的几何形状限制〞,这一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花园中表现尤为明显【3】。
伊斯兰教在公元14世纪才来到克什米尔地区,随着该地区的夏米瑞伊斯兰教君主领地的建立,多种文化类型大量流入,波斯文化在该地区蓬勃开展,园林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从园林的设计资料来看,这些花园局部遵循了传统波斯天堂花园的模式,台地式园林配合中央水道,内衬喷泉和种植各种花卉和树木,在雨水充分的河谷内茂盛生长当克什米尔在公元16世纪被纳入莫卧儿帝国板塊时,这些带有波斯精神的花园早已在克什米尔建立起来莫卧儿时期的园林在设计方面更趋向于细致、精致,把印度园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是水景的设计,水作为反射镜面,能够镜像呈现相邻的亭台楼阁,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周围的环境,成为花园中独特的风景线水和行人的步道一同将花园分割成几何平面虽然在莫卧儿时期,园林的根本布局遵循花园的原始形式或概念,但在克什米尔的最大挑战是花园的选址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人们将地点尽量选择在山脚下,最终大多形成了台地式花园布局面对地形带来的挑战,设计师将工程技能与美学相结合,打造出完美的人工自然景观【4】克什米尔欢乐花园位置通常会选定在山和湖之间,背山面湖的选址方式与中国传统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站在花园顶部向下俯瞰时,绵延的水渠和两侧的植物构成视觉引导线,将目光引向湖中,使花园的景色无意间拓展至花园以外的空间范围,这条水渠视觉中心轴两侧的植物通常为杨树或梧桐树。
3城堡水景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莫卧儿王朝贵族在阿格拉、德里、拉合尔、克什米尔等地建造了大量宏伟壮观的宫殿其中水源条件是影响这些建筑的结构、选址和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的欧洲宫廷景观有明显区别的是,水在亚洲宫廷景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兰经中说:“每个生物都是由水构成的〞这种观念在伊斯兰教理水的过程中是十分突出的水源条件是莫卧儿王朝贵族在建立宏伟宫殿时,要与建筑结构、选址和布局相协调的重要因素之一伊斯兰传统建筑中的水到达了更高的精神境界,通过哲学和神学可以发现水的象征作用,传统建筑师试图通过考虑这些含义来丰富伊斯兰建筑形式德里红堡和阿格拉堡都是莫卧儿时期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城堡,在选址上两座城堡都紧邻亚穆纳河,在征战四起的年代,宽大的护城河〔如图2〕和巩固的堡垒城防工事成为一座城堡的重要组成局部,设计师在各个节点设置了大量蓄水井,这样既保障了宫廷内日常生活和景观用水,又能收集雨水蓄水,在军事上也有重要意义,有别于传统的伊斯兰花园建筑师受到?古兰经?中关于天堂水景的描述的启发,希望通过水这些积极因素提醒人们时刻保持纯洁,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水融入自己的作品在伊斯兰建筑中,水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流动:例如德里红堡和泰姬陵中的水渠,这些水渠不仅在视觉上能够形成一道景观轴,同时也能浇灌两侧的植物,为整个园区带来生命与活力。
第二,喷发:这种水的状态大多用于室内,可以在传统的宫殿中看到喷泉代表光明和纯洁喷涌的泉水溅起阵阵水花,水花不断反射阳光,寓意光明与黑暗的战斗通常情况下,喷泉水池会设置在走廊的南面或宫殿正前方,象征将黑暗阻拦在室外,祈祷光明战胜黑暗,这种由水反射出的光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由此可以推断出,光也是伊斯兰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展示了一种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神圣性第三,停滞:设计师会利用水的静止、停滞状态营造出不同的欣赏效果,包括反射、折射等当静止的水面反射周围环境时,其作用不仅仅是扩展欣赏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含伊斯兰教的坚决信念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建筑、花园和宫殿等各个方面,印度莫卧儿时期的建筑水景是十分珍贵的建筑遗产,由于良好的水管理和养护技术,印度各地定居点蓬勃开展4阶梯井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依水而居,水是生命的源泉但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无法保证每个地区的水量都均匀分布阶梯井是印度最主要的蓄水设施,它散落分布在各个群落,且互不相干,互不干预它是印度特有的集蓄水、用水、宗教祭祀、欣赏休闲为一体的蓄水建筑,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演化出极具印度特色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应付季节性降水波动,保证人们在干旱期间的正常供水,它也是印度北部农业和家庭用水的主要来源。
阶梯井保存至今,逐渐成为了印度的独特景观之一【5】从功能角度来看,阶梯井是一座大型水池,人们通过台阶走到井内深处到达水面,阶梯井内部可能是多层的,有的需要运用畜力转动水车把井水提升到一层或二层从艺术角度来看,阶梯井内部精美的雕刻承载了印度辉煌的文明及高超的建筑工艺,许多雕刻的装饰是按照印度教寺庙的方式建造的,在一些细节设计上考虑到了与人体的比例关系,涉及人体工程学的相关概念,显得十分人性化它也可以根据其位置或使用方式进行分类,例如,当阶梯井位于寺庙附近时,其以宗教用途为主,为教徒提供大型祭祀场所在炎热干旱的季节,阶梯井内部阴凉的空间适宜人群聚集当阶梯井单独位于村庄内或边缘时,其功能主要是保障周边居民的农业和生活用水,也作为部落居民集会的场所【6】当阶梯井远离村庄、寺庙而在贸易路线附近时,它主要承担着为沿途旅客提供临时住宿、休息和水源的功能印度传统的水存储设施构成了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技术,这些阶梯井保存至今,成为了城市独特的景观之一它们的独特结构能够使雨水等水资源到达净化再利用的标准早期阶梯井多为沙土坑,通过多年来从材料、结构、建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并结合雕刻艺术,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阶梯井【7】。
阶梯井内的温度较室外大约有5摄氏度的差异,这就使人们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在井内开展长时间的宗教活动,间接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开展5结语印度的水文化具有悠久輝煌的历史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印度人对水怀着感谢、崇拜的深厚感情,使他们得以在干旱缺水的自然气候下不断开展强大水文化不仅是令人赞叹的文化遗产,也反映了印度人祖先的卓越智慧,这种文化演变成为一种信念并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为日后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参考依据适当地运用水元素,能够使园林景观更有灵气和生动在研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从古人的设计中吸收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满足当代设计的开展需求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新的设计形式,赋予水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内涵,从而更好地为设计效劳参考文献:【1】倪君,汪瑞霞.祠堂文化背景下的古镇文化传承——以惠山古镇为例[J].艺海,2021〔5〕:138-139.【2】张继强,张乘风.建筑与园林中设计形式的美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1〔14〕:118-119.【3】李欣,王夕倩,钱丽红.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美学[J].艺海,2021〔5〕:88-89.【4】任宏,蒋晖.浅谈密斯凡德罗对现代建筑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92-93+98.【5】杨旭清,刘雅迪.浅析中国山水画朦胧美与苏州园林景观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21〔4〕:98-99.【6】李政.基于印度阶梯井的功能与宗教意义探究[J].艺术科技,2021,30〔02〕:436.【7】翟子敏,李博.嘻哈文化下的专卖店设计[J].艺海,2021〔4〕:86-87.李政〔1993—〕,男,江苏如皋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学。
叶洁楠〔1986—〕,女,浙江宁波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