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学品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443648
  • 上传时间:2018-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8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CS 13 . 300 ; 11 . 100A 80 蝠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 1 605--2008化学品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for chemicals2008-04-0 1发布 2008—09—01实施丰瞀髁鬻瓣警糌瞥星发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 111GB/ T 21605--2008 刖 吾本标准修改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化学品测试方法 No. 403(( 急性吸人毒性试验方法))(1981.2)和No.433((急性吸人毒性试验方法——固定剂量法))(2002.2)(英文版)本标准与 OECD 化学品测试方法 No. 403 和 No. 433 相比,存在以下差异:——对 OECD化学品测试方法 No. 403和 No. 433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i——增加了前言部分;——增加了附录部分 本标准的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A、附录 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 TC 251)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金秀、李朝林、吴维皑、林铮、候粉霞、李霜、张园、于智睿、李宁涛、邢卫平、王维、柳燕GB/ T 21605--2008化学品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急性吸人毒性试验的试验目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基本原则、试验方法、试验报告 和结果解释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气体、挥发性物质或气溶胶/颗粒物等化学品的急性吸人毒性作用2术语和定义2.1急性吸入毒性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实验动物短时间 (24 h内 )持续吸入一种可吸人性受试样品后,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2. 2半数致死浓度 (LC50)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在一定时间内经呼吸道吸人受试样品后引起受试动物发生死亡概率为 50%的浓度,以单位体积空 气中受试样品的质量 (mg/ m3)来表示2. 3剂量一反应关系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试验目的 检测化学品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吸人毒性作用和强度,为亚急 (慢 )性等吸人毒性试验提供剂量选择的依据4试验基本原则 各试验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吸入不同浓度的受试样品,染毒浓度的选择可通过预试验确定染毒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要进行尸检,试验结束时仍存活的动物要处 死并进行大体解剖5试验方法5. 1实验动物首选健康成年小鼠 (18 g~ 22 g)或大鼠 (180 g~ 220 g),也可选用其他敏感动物同性别各剂量组 个体间体重相差不超过平均体重的 20%试验前动物要在试验环境中至少适应 3 d~5 d时间5. 2剂量设计 根据所选方法的要求,原则上应设 4~ 5个剂量组,每组动物一般为 10只,雌雄各半各剂量组间距大小以受试物毒性大小和动物死亡为宜,通常以较大组距和较少量动物进行预试如果受试样品毒 性很低,也可采用一次限量法,即用 20只动物 (雌雄各半 ),一般 2 000 mg/ m3吸入 4 h,如未引起动物死 亡,则不再进行多个剂量的急性吸入毒性试验需要时也可做 5 000 mg/ m3或更高浓度吸入 4 h,或以 最大可能发生的浓度进行试验。

      5. 3染毒染毒可采用静式染毒法或动式染毒法1GB/T 21605 —20085. 3. 1静式染毒法 静式染毒是将实验动物放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染毒柜 )内,加入一定量的受试样品,并使其挥发,造成试验需要的受试样品浓度的空气,一次吸人性染毒 2 h或 4 h5. 3. 1. 1染毒柜的容积以每只染毒小鼠每小时不少于 3 L空气计,每只大鼠每小时不少于 30 L计5. 3. 1. 2染毒浓度的计算: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实际测定浓度在染毒期间一般可测 4--5 次,求其平 均浓度在无适当测试方法时可用式 (1)计算染毒浓度:c一 (n×d / V)×105 (1)式中:c——染毒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rag/m3); ——加入受试样品的量,单位为毫升 (mL); d——化学品相对密度; y——染毒柜容积,单位为升(L)5. 3. 2动式染毒法 动式染毒是采用机械通风装置,连续不断地将含有一定浓度受试样品的空气均匀不断地送人染毒柜,空气交换量大约为 12次/ h~ 15次/ h,并排出等量的染毒气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染毒浓度 (对通过染 毒柜的流动气体应不间断地进行监测,并至少记录 2次 )。

      一次吸人性染毒 2 h当受试化合物需要特 殊要求时,应用其他的气流速率染毒时,染毒柜内应确保至少有 19%的氧含量和均衡分配的染毒气 体一般情况下,为确保染毒柜内空气稳定,实验动物的体积不应超过染毒柜体积的 5%且染毒柜内 应维持徽弱的负压,以防受试样品泄露污染周围环境同时,应注意防止受试样品爆炸5.3.2.1 受试样品气化 (雾化 )和输入的常用方法5. 3. 2. 1. 1气体受试样品,经流量计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直接输入染毒柜5. 3. 2. 1. 2易挥发液体受试样品,通过空气鼓泡或适当加热促使挥发后输入染毒柜5. 3. 2. 1, 3若受试样品现场使用时采取喷雾法时可采用喷雾器或起声雾化器使其雾化为气溶胶后输 人染毒柜5. 3. 2. 2染毒浓度计算 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动物呼吸带实际测定浓度,至少每半小时一次,取其平均值各测定浓度值应在其平均值的 25%以内若无适当的测试方法,也可采用式 (2)计算染毒浓度:f一[口×d/(V1 4-Vz)]×106 (2)式中:c——染毒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 ——气化或雾化受试样品的量,单位为毫升 (mL); d——受试样品相对密度; y。

      ——输入染毒柜风量,单位为升(L); y:——染毒柜容积,单位为升(L)5. 4观察期限及指标5 4. 1观察井记录染毒过程和观察期内的动物中毒和死亡情况观察期限一般为 14 d,观察指标见附 录 A, LC的计算见附录 B,5. 4. 2对死亡动物进行尸检观察期结束后,处死存活动物并进行大体解剖,必要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5. 5试验结果评价 评价试验结果时,应将 LC与观察到的毒性效应和尸检所见相结合考虑, LCs值是受试样品急性毒性分级和标识以及判定受试样品经呼吸道吸人后引起动物死亡可能性大小的依据引用 LCs值时 一定要注明所用实验动物的种属、性别、染毒方式及时间长短、观察期限评价应包括动物接触受试样2GB/T 21605--2008 品与动物异常表现 (包括行为和临床改变、大体损伤、体重变化、致死效应及其他毒性作用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急性吸入毒性分级可按附录 c相应的分级原则进行6试验报告6. 1受试样品名称、理化性状、配制方法、所用浓度6. 2动式染毒设备中的气流速度6. 3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和来源 (注明合格证号和动物级别 )6. 4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来源、室温、相对湿度、动物实验室合格证号。

      6. 5所用染毒浓度和动物分组,每组所用动物性别、数量及体重范围6. 6计算 LC;6. 7染毒后动物中毒表现及出现时间和恢复情况、死亡时间、大体解剖所见6. 8列表报告结果,计算的 LCs及其 95%可信区间6. 9结论7结果解释 通过 LCso 的测定,可评价受试样品的急性吸人毒性及其毒性分级,可按附录 C相应的分级原则进行,但其结果外推到人类的有效性是有限的3GB/ T 21605--2008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 啮齿类动物中毒表现观察项目表啮齿类动物中毒表现见表 A. 1表 A. 1 啮齿类动物中毒表现观察项目表器官系统 观察及检查项目 中毒后一般表现 行为 改变姿势,叫声异常,不安或呆滞动作 震颤,运动失调,麻痹,惊厥,强制性动作 中枢神经系统及各种刺激的反应 易兴奋,知觉过敏或缺乏知觉躯体运动大脑及脊髓反射 减弱或消失肌肉张力 强直,迟缓 瞳孔大小 缩小或放大自主神经系统分泌 流涎,流泪鼻孔 流鼻涕 呼吸性质呼吸性质和速率 徐缓,困难,渭式呼吸心血管系统 心区触诊 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跳过强或过弱 腹形 气胀或收缩,腹泻或便秘胃肠系统粪便硬度和颜色 粪便不成形,黑色或灰色阴户,乳腺 膨胀 生殖泌尿系统 阴茎 脱垂 会阴部 污秽颜色,张力 发红,皱折,松弛,皮疹 皮肤和毛皮完整性 竖毛黏膜 流黏液,充血,出血性紫绀,苍白 黏膜口腔 溃疡眼睑 上睑下垂取 跟球 跟球突出或震颧 透明度 混浊直肠或皮肤温度 降低或升高 其他一般情况 姿势不正常,消瘦4GB/lr 21605--2008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 化学物急性毒性试验 LD。

      (LCs )计算方法B. 1霍恩氏 (Horn) 法 B. 1. 1预试验可根据受试样品的性质和已知资料,选用下述方法;一般多根据体重采用 0. 1 g/kg、1.0 g/ kg和 t0.O g/ kg的裁量,各以 z~ 3只动物预试验根据 z4 h内死亡情况,估计 LD的可能范围,确定正式 试验的剂量也可简单地采用一个剂量,如 215 mg/ kg,用 5只动物预试验观察 24 h内动物的中毒 表现如症状严重,估计多数动物可能死亡,即可采用低于 215 mg/ kg的剂量系列,反之症状较轻,则 可采用高于此剂量的剂量系列如有相应的文献资料时可不进行预试验B. 1. 2动物数 一般每组用 5只B. 1. 3常用剂量系列1. 002. 15×10‘f=0 , ±l , ±2 ,土 34. 64因为剂量间距较1.0/3.16 t=O, ±l,土 2,士 3为小,所以结果较为精确一般试验时,可根据上 述剂量系列设计 5个组,即较原来的方法在最低剂量组以下或最高剂量组以上各增设一组,这样在查表 时容易得出结果B‘1 . 4正式试验将动物在动物实验室饲养观察 3 d~ 5 d,使其适应环境,证明其确系健康动物后,进行随机分组。

      给予受试样品后一般观察 14 d,必要时延长到 28 d记录死亡数,查表 (表 B. 1)求得 u)5并记录死亡 时间及中毒表现等B. 1. 5该方法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易行,节省动物;缺点是所得 LDs的可信限范围较大,不够精确但经多年来的实际应 用与验证,同一受试样品与寇氏法所得结果极为相近因此对其测定的结果应认为是可信与有效的表B.1 霍恩氏法 (Horn)LDso 值计算 (剂量递增法测定 LD50 计算用表 )组 1 组 2 组 3 组 4 剂量 l一 0. 464 剂量 1一 1. 00 剂量 1一 z 1 5 剂量2—1、 00X10‘ 剂量 z=2 . 15×10‘ 剂量 2—4, 64×10‘ 剂量 3—2. 15 剂量 3—4. 64 剂量 3—10. 0组 1 组 3 组 2 组 4 剂量 4--4 . 64 剂量 4—10. 0 剂量 4--21 . 5LD50 95 %可信限 L聩 95%可信限 LD5 95“ 可信限O 0 3 5 Z. OO 1.37~2.9l 4, 30 2.95~£,Z5 g. Z6 6. 36~ 13. 50 0 4 5 1.7I 1.26~2.33 3.69 2.71~5.01 7.94 5. 84~ 10. 80 0 5 5 1 . 47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