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解剖学全副本.ppt
33页《人体系统解剖学》,第一章 绪论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分科之一 在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分科方法很多,巨视解剖学,微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的组成 (一)细胞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组织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 (三)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四)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系 感觉神经内分泌 九大系统要牢记,二、常用解剖术语 (一)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即: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 身体直立两眼平 掌心足尖都向前 上肢下垂下肢并 (二)方位术语 上、下;颅侧、尾侧;前(腹侧)、 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 浅、深;近侧、远侧;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左、右;垂直、水平、中央等 。
(三)轴和面 均为假想 1.轴 包括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 2.面 包括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第二章 运动系统 概述 1.运动系统组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借骨连结构成整体的支架即骨骼,肌肉附着于骨 2.运动系统功能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的功能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 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 关节枢纽连邻骨,第一节 骨及骨连结 一、骨学概述 (一)骨总论 1.骨的形态分类 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部位分类 成人骨共206块,按在体内所处部位不同可 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分脑 颅骨和面颅骨,共23块,躯干骨共51块, 四肢骨共126块,另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 记住位置就容易 脑面颅骨二十三 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 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 藏在中耳鼓室里,3.骨的构造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 (1)骨质:即骨组织,又分骨密质和骨松质①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
②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 ,位于骨的内部 (2)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腔隙内又分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能造血成人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 (3)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骨的最外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在骨的生长、发生、修复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二、躯干骨及连结 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共51块借骨连结构成脊柱和胸廓 (一)脊柱 1.椎骨 (1)名称及数目:成人椎骨26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1块(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 (2)椎骨的一般结构: 椎体、椎板、椎弓、椎孔、棘突、 横突、小关节 (3)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 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③棘突末端分叉 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 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 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 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 ,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 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 ①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 ②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3)腰椎特点: ①椎体大 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4)骶骨:呈三角形,前面主要结构有岬、骶前孔等后面主要结构有骶后孔、骶管裂孔和骶角等,骶角是骶管麻醉时重要的体表标志。
5)尾骨:由4块尾椎融合而成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 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 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 棘突后伸宽又扁,2.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图2-1) (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 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 冻状,位于椎体中央 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 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 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 胶状髓核在中间 后外薄弱易脱出 压迫神经致痛瘫,(2)韧带 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 1)三条长韧带: ①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 ②后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后 ③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 2)两条短韧带: ①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 ②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 3)临床意义: 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 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 韧带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3.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
(2)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后伸 (3)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 承受压力密相关 后观棘突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 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弯曲凸向后 颈腰二曲凸向前,(二)胸廓 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构成 1.胸骨 (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 (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标志2.肋:共十二对 (1)形态分部 前部为肋软骨,后部为肋骨,末端有肋头, 内面下缘处有肋沟. (2)肋的连结 1)肋的后端连结:肋的后端连于胸椎 2)肋的前端连结:肋的前端连结不尽相同 ①第一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柄 ②第二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角 ③第3~7肋借肋软骨与胸骨体相连 ④第8~10肋借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 ⑤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肌之中,称浮肋。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 二肋对角标志明 三至七肋与体连 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称浮肋 前端游离肌肉中,3.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肋骨间为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 (1)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向前下倾斜 (2)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十二肋、十一肋、肋弓、剑突围成,膈肌就是附着于胸廓下口周围的骨面 (3)胸廓的运动:吸气时,胸廓和肋上升呼气时,胸廓和肋下降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 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 下口封膈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 呼气下降吸气升,三、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的组成 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1)脑颅:包括顶骨2、 颞骨2 、额骨1、枕骨1、 蝶骨1 、 筛骨1 (2)面颅: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 、下鼻甲骨2 、上颌骨2 、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二)颅的整体观 1.颅顶观 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 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 缝间膜闭叫颅囟2.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 (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经管等 (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等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 筛孔通鼻嗅丝穿 中窝之中垂体窝 前高后高似蝶鞍 两侧圆孔卵圆孔 棘孔位于最后边 前部通眶眶上裂 圆形短管视觉连 后窝中央是大孔 前外舌下神经管 岩部后面内耳门 颈静脉孔二沟延 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 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3.颅底外面观 分前后两区,前低后高 (1)前区:主要有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等结构 (2)后区:中部是枕骨大孔,其它主要结构有枕外隆凸、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乳突、下颌窝 4.颅的侧面观 主要有外耳门、颧弓、颞窝、翼点等 翼点:位于颞窝,是额、顶、 颞、蝶四骨相交汇处此处骨 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 外力打击易引起骨折而发生颅 内出血 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 额顶颞蝶会颞窝 内有脑膜中动脉 骨折皆因骨质薄,5.颅的前面观 (1)眼眶:略呈四棱锥形,容纳视器。
主要结构有眶尖、眶口、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眶下孔、眶上裂、眶下裂、泪囊窝等 (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前口为犁状孔,后口为鼻后孔 (3)骨性鼻旁窦:是骨性鼻腔周围骨内含气腔隙起减轻重量、发音共鸣作用主要有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四对 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 鼻腔周围骨内藏 额筛蝶窦上颌窦 都有开口通鼻腔,(三)颅的连结 颅骨之间多为直接连结,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形成颞下颌关节 1.颞下颌关节构成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髁突(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 2.颞下颌关节特点 颞下颌关节特点为:①关节腔内含有关节盘②关节囊松弛,易脱位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 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 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 张口过大向前脱,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每侧32块,包括肩胛骨1、锁骨1、肱骨1、桡骨1 、尺骨1、腕骨8、掌骨5、指骨14 (1)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2)锁骨:呈“ ~ ”形,内侧为胸骨端,外侧为肩峰端3)肱骨:为典型长骨,分一体两端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与肘关节的构成肱骨头外下缩细称解剖颈,肱骨上端与干交汇处为外科颈,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名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 肱骨主要结构可归纳为两头、两颈、两沟 肱骨主要结构 上大下小两个头 小头推着滑车走 解剖外科两个颈 骨折快往外科走 尺桡两个神经沟 同名神经沟内走,4)前臂骨:包括内侧的尺骨和外侧的桡骨,习惯称为内尺外桡 1)尺骨:为一上大下小的长骨主要结构有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头、桡切迹、尺骨茎突等 2)桡骨:主要结构有桡骨头、尺切迹、桡骨茎突等 (5)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 1)腕骨:8块,排成远近两列近侧列由外向内依 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 外向内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腕骨名称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2)掌骨:由外向内依次为1、2、3、4、5掌骨 3)指骨:14块拇指为2块,其余各指为3块。
2.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1)构成: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2)特点:①肱骨头大、关节盂较浅小②关节囊松弛、易 向前下脱 ③ 运 动 灵 活 、 稳 固 性 较 差 肩关节构成特点 肩关节,很灵活 关节囊松下薄弱 肱骨头大盂浅小 运动不当向下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