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8223594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张春平Summary 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近几年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几种病害(玉米顶腐病、玉米斑病、穗腐病、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借鉴Key 玉米病害;发病规律;诊断方法;防治方法;东北地区S435.131 B 1007-5739(2017)11-0115-01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近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耕地面积的5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达到当地耕地面积的90%左右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导致东北地区的玉米病害逐年加重,近几年东北地区对玉米产量影响大的病害主要有顶腐病、玉米斑病、青枯病(茎基腐病)和穗腐病,成为制约东北地区玉米稳产高产的新优势病害1 玉米顶腐病玉米顶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几年在东北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症状一般表现为植株顶部腐烂,单果穗小,籽粒不饱满,常被误认为除草剂药害症状,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表现出症状,其潜在危险性高1.1 发病规律顶腐病由串珠镰刀菌引发,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源,一般由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再侵染。

      在低洼地块、土壤黏重地块相对发病严重,苗期低温多雨也是发病的主要诱因,水田改旱田地块,坡地和高岗地发病轻[1]1.2 診断方法一般苗期发病,病株生长缓慢,叶色黄,病症与肥料中毒或其他生理病害相似,病株往往有虫蛀状坑道1.3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精细田间管理,及时铲趟,放寒提温,消灭杂草二是玉米种子用含克百威5%~8%的种衣剂包衣,防除苗期害虫三是药剂防治,在玉米顶腐病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800倍液,用药2次,间隔期10~15 d2 玉米斑病玉米斑病是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的统称,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平常年份可造成10%~15%的减产,严重年份可减产30%~50%2.1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2.2 诊断方法玉米大斑病:叶片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灰黑色霉状物,抽雄前后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即大喇叭口期为发病始期玉米小斑病:叶片上有大量黄褐色椭圆形小病斑,病部有灰黑色霉层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苗期较轻,抽雄后发病较重[2]2.3 防治方法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适时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

      三是做好田间管理措施首先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其次要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叶片,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收获后要清除田间秸秆和杂物;实行轮作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或用20%扬彩悬浮剂1 000倍液,于大喇叭口期喷1次即可[3]3 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有多种,对粮食安全有重大影响,曲霉菌中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可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3.1 发病规律病原菌的传播方式有多种,一般为种子带菌,成为初侵染源,主要通过气流传染病害其传播途径有3种:一是病原菌从玉米根部侵染,传到果穗再扩散到穗轴和籽粒;二是通过气流或雨水经由花丝进入果穗内部侵染;三是由虫害等伤口侵入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15~28 ℃、>75%时有利于病菌侵染和流行,高温多雨以及虫害发生偏重的年份,穗腐病发生也较重[4]3.2 诊断方法果穗、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霉层,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包围,不易剥离;储存的玉米感染后,粮堆内外长满菌丝,并散出霉味[4]3.3 防治方法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效的药剂防治方法,主要通过轮作、清除并销毁病残体、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和施肥、促进早熟、虫害防治等措施,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4]。

      4 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2016年在东北地区大发生,减产幅度5%~15%青枯病会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影响后期收获和玉米品质4.1 发病规律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又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重最常见的是雨后天晴,太阳曝晒时发生,一般连作地块或乳熟期降雨多发病重4.2 诊断方法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发病后期,植株整株枯死,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瘦,脱粒困难[4]4.3 防治方法青枯病的发生与环境有较大关系,预防效果不理想,生产上防治措施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控制玉米的氮肥使用量、增施钾肥5 Reference[1] 李青青,郭满库,郭成,等.甘肃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动态调查[J].植物保护,2014(3):161-164.[2] 董猛,檀根甲,王向阳,等.安徽玉米病害田间调查与病原鉴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429-435.[3] 王晓鸣,晋齐鸣,石洁,等.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6(1):1-11.[4] 张卫国.论五种玉米主要病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9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