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管理实务(1).ppt
40页现 场 管 理 实 务一、现场——主要工作 二、现场——人員管理 三、现场——物料管理 四、现场——设备管理 五、现场——品质管理 六、现场——环境管理 七、现场——工序管理 八、现场——信息管理 九、现场——布局管理 11. 我(部门或个人,下同)的工作绩效目标是什么?2. 我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3. 我的各项工作流程是否已明确规定?4. 我的各项工作方法是否已规定,并能经济的达到既定目标?5. 是否具备相应的客观证据,以证实我的工作绩效或工作过程?6. 当异常发生时,我清楚该如何运作?并努力寻求改善对策?总 纲:管理(作业)的总则注:上述要求均应书面化、文件化,众所周知21、品质:A:按《标准作业书》的标准要求作业;B:进行工序诊断,预防不良发生;C:尽可能改善工序布局,提高工序能力;D:将以往的经验、教训,反馈到新机种里; 2、降低成本:A:在标准工时内,完成生产数量;B:减少材料、设备的库存量;C:进行经济动作分析,减少作业工时;D:杜绝滥用办公经费;E:杜绝各种白干、瞎干、蛮干的行为; 一、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事项:33、确保交货期:A:编定《生产日程》,作进度管理;B:适当调节工序,平衡工时;C:确保材料准时到位; 4、确保人身安全:A:强调安全守则,必要时可强制执行;B:必要时请专家会诊,提出改善方案;C: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失效;D:万一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内组织拯救,并向上司报告;E:照明、温湿、噪音、气味符合要求; 5、提高士气:A:制定鲜明的奖惩制度,鼓励提合理化建议;B: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发挥领导效应;C:关心部署身心健康,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D:鼓励部署自修求进,相互学习,并适时奖励;E:不遗余力推进5S活动; 4A. 等待的浪费; B. 搬运的浪费; C. 不良品的浪费; D. 动作的浪费; E. 加工的浪费; F. 库存的浪费; G. 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6. 认识七种浪费:5團隊合作 士氣強化 自律目視管理 品管圈 提案建議標準化5S(良好的廠房環境維持)消除马虎、浪费成本 管理情報設備工人的作業產品及材 料利潤管理品質及安 全管理物流 管理現場管理之屋現場管理之屋61、新人需要耐心指导:第一步:消除新人的心里紧张。
可先找一两个轻松的话题,打消新人的紧张心理,心里一旦 轻松,培训也就成功了一半第二步:解说和示范将工作内容、要点、四周环境逐一说明,待对方大致有印象后,实际操作一遍做示范第三步:一起做和单独做先让新人跟着一起做,然后 在一旁观看新人单独做第四步:确认和创新1、作业是否满足《标准作业书》的要求;2、能否一个人独立工作;3、有无其他偏离各种规定的行为; 二、现场——人員管理72、发出指令不可抽象:没有具体内容的指示,使部下无所适从,要么不去做,要么靠自己的想像发挥来做,必然导致作业结果出现偏差; 出指示要有6W2H(何事WHAT、何故WHY、何人WHO、何时开始和结束WHEN、何地WHERE、 为谁FOR WHOM、如何HOW、 成本MUCH)方面的具体内容,这样作业人员才知道自己的作业目标是什么3、注意缺席顶位:有许多作业不良,就是由于顶位人员不熟练而造成的平 时有计划地培养全能工,是填平缺席陷阱,避过危机的有效方法之一,并要对顶位工序重点确认 8健全的奖惩制度是基础,高明的指示、命令是调动积极 性的关键;管理人员在安排部下工作时,不能只是简单 地甩下几个指示、命令,要想办法诱发部下参与的积极 性才是。
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再棘手捣乱难题都能得 到圆满的解决管理人员要做到:5、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1、赋予动机; 2、经历促成长; 3、评价反馈;我 要 做要 我 做 ╳ √制度9情报交流的成败与否,取决于是否准确发出,以及对情 报内容是否接收、理解、共鸣,情报交流充分,执行才 不会偏离要求8、情报交流要顺畅:管理人员需注意: 1、说明前因后果;2、不要抱住“官本位”不放;3、点“题”之前要过渡;4、闻“过”即改;5、“改弦易辙”时要说明;10u 表扬时要注意:1、不漏听、不漏看、不忘记部下取得的成果;2、要及时在众人面前表扬;3、可以借助他人来表扬;4、莫要夸大其实;5、莫要瞒上欺下;6、莫要哗众取宠;7、莫要夜朗自大; 9、褒贬部下要看时机:111、就事论事,切莫言及他人他事;2、批人要留“皮”,不往死里整;3、切忌“四”不:1、不听部下解释,揪住就批,有理没理先骂一顿再说;2、不给挽回机会,一错就批根本不理会最终结果;3、不再信任,错一回批一次,以后就不再使用该人;4、不采取相应的实际处罚,每次都停留在口头上; u 批评时要注意:12做为一个管理人员要时刻意识到:1、靠老经验已经无法应付的工作是否增多?2、是否认为世上只有自己的专业高?3、是否不愿与其他部门更多地沟通?4、计划中途变更的次数是否增多?5、多品种,少批量,短交期的生产任务是否越来越多?6、是否重视最终业绩?7、有无轻视外语?8、有无轻视电脑的学习与应用?9、发觉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无提高? 10、管理人员要有问题意识:13百闻不如一见,看一百份报告、听一百次汇报,都不如亲自 到现场巡视一趟深刻得多,管理职务不同,巡视的次数、范 围、视角都有所不同,但巡视的目的却是相近的,一般来说 ,巡视有以下几种目的:1、确认管理结果;2、可以把握真实情报;3、可以发现新情况;4、增进上下级的沟通; 11、要经常巡视:巡视时要注意: 1、整洁的外表穿戴; 2、要有问题意识; 3、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4、要真实地记录一切; 5、谦逊的举止。
14OJT是指上司对部下所担负的工作内容进行培训指导,使部下掌握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需注意:1、由基础到应用;2、从简单到复杂;3、让其动手看看;4、让其积极地提问;5、不停地关心、鼓励; 13、指导部下的基本方法——OJT15奖励是驱使人们走向共同目的地的原动力之一,奖励优秀的人员,是为了激励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处罚是防止某些人偏离既定行进路线的保证,也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的行动都符合最低要求14、建立鲜明的奖惩制度惩罚奖励16不少现场管理人员长期日忙夜忙,超负荷运作,结果搞得自己身心健康处于崩溃边缘,可并不一定能取得 良好的业绩,之所以如此,多半出于以下几点:1、管理人手配备不足,大事小事都得自己处理;2、管理手法粗杂,不能有效管理;3、节奏慢,拖延成性,习惯在八小时以外办公;管理人员需要在“做”与“管”之间不停地切换,“管” 是为了保证整体目标能够实现而“做”则是引导集体迈向目标的第一步15、抓紧每天八小时:17u 要确保产品的品质,每一个工序不仅要完成自己担 负的责任范围,还要让后工序满意,由前到后,每一个 品质项目连环相扣,从而使产品品质最终得以确保,具 体做法有三点: 1、百分之百确保本工序的品质、数量、交货期; 2、尽可能在前工序采取对策; 3、后要序有权拒收来自前工序的不良品;16、下工序就是客户:u 需让前工序人员注意项目: 1、十分熟悉本工序所担负的责任范围; 2、了解后工序的作业内容; 3、前后工序的联络途径明确; 4、经常站在后工序的立场上来思考和行动; 5、确实进行情报的反馈和前馈工作; 6、有产品良否的判定基准,且有样品,随时可查; 7、加强自我检查;181、领料与入库都要数清楚:在仓库领料与产品入库时都要与对口人员当面点清数量,无误后双方签名。
2、先来先用不能乱:按材料的制造时期,先生产的先使用,后生产的后使 用,有以下优点:1、确保在保质期内使用;2、确定不良对策线索时需用;3、品质改善时需用;三、现场——物料管理:193、材料去向要清楚: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组装出成品,中途分流的材料要有合理的理由,分流的数量要补回,否则生产计划就无法达成材料管理时需注意:1、非正常生产所需的材料,尽量从仓库领取,而不是从制造现场取得;2、作《材料去向清单》,实施现场材料管理追踪;3、当日不良当日清理;4、及时记录和销去不同生产单位之间转用材料的数目;5、制定相应奖惩制度,防止人为遗失、损毁材料;6、改善材料保管和作业环境,防止盗窃和天灾的发生;204、辅料管理要清楚:缺少辅料,生产一样无法进行,辅料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品质,它在成本中也占据着一定比例管理时需注意:1、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申请、领取、保管、发 、统计等工作; 2、额定单位用量; 3、分门别类保管好; 4、定期统计台帐,寻找规律; 5、简化领取手序; 6、励行节约为本的原则; 7、完备报废手续; 5、不良品退回要确认:现场不良品退回时一定要请品管人员确认OK,方可退回216、搬运方式要讲究:搬运作业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机动性原则,既保持随时可以搬动的状态;2、自动化原则;3、避免等待和空搬的原则;4、缩短移动途径的原则; 7、材料摆放要整齐、清楚。
8、盘点时候要仔细 9、不用的时候保存好 10、报废大笔“挥”不得 11、返工、选别要有品管签核的样品 12、当天下班时材料要归位 13、算准库存量 14、特殊材料,特别管理 15、特采不慎是“自杀” 16、申领手续要齐全 17、早早反馈不良情报22四、现场——设备管理:1. 制定实施必要的设备操作保养制度,确保安全 2. 对(价)高、精(度)、尖(端)的设备,进行应有的保全作业 3. 负责制定设备动力计划,制定设备更新计划,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4. 防止设备劣化:1、 使用劣化:操作条件、方法2、 自然劣化:生锈、老化3、 灾害劣化:暴风雨、地震5. 维持适当的维修备件,以免影响维修全员保全,人人有责 231. 做好品质,要有三“要”:1、要下定决心: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下定决心,提升品质2、要教育训练:有决心还要具备能力,能力则来自于不断的教育训练3、要贯彻执行:全体动员,进行品质活动 五、现场——品质管理241、重视制度,实行标准化: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品管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 并制订品管部门工作职责及運作系统2、重视执行:品质管理涵盖4个步骤:1、制定品质标准2、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3、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4、修订新标准3、重视分析:近代品质管制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力于统计分析手法之应用,企业的品质要做好,应配置对品管手法熟练的人员。
2.如何管理品质:254、重视不断的改善:品质管制在于三个层次:1、品质开发2、品质维持3、品质突破5、重视教育训练:品质管制之成败在于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品管人员及全体员工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品管训练,推行品管方能凑效6、常用PDCA和SDCA改善循环:(P:计划 S:标准化 D:执行 C:查核 A:改善)267、执行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8、高层主管的重视;9、防止不良品的要决:1、稳定的作业人员2、良好的教育训练3、建立标准化4、消除环境乱象5、品质统计6、稳定供应商10、善用QC七大手法:271、短期改善目标没有或不明确;2、责任、权限不明确,或没有设置管理者;3、只注重生产效率,不注重产品质量;4、交流欠缺,协同配合能力欠佳;5、未在第一时间内,到现场对实物进行确认,未确实掌握不良的发生状况;6、降低不良的计划只限于文字记述化,并未实现;7、作业未标准化,标准化本身未加维持;8、作业培训不充分;5、不良为何降不下?289、未对不良处理结果再确认,也未加以预防再发,或再发防止对策不完全;10、不遵守约定之规定;11、5S紊乱;12、未按计划培养硬派监督者;13、品质情报不准确,数据未加收集计算,或情报严重滞后,未向上报告,也未加活用;14、QC改善技法未能活学活用; 15、改善例子未能横向展开;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