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科建设机遇促进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docx
4页抓住学科建设机遇,促进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张清东I杨秀政谭江月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南科技大环境工程专业开展历程和学科建设状况并从学科队 伍建设,学科平台,科学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学科建设对提升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优化课程 内容体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科科技活动的影响说明学科建设对对本 科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学科建设;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经济高速开展,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合理利用、切实保护自然资源,有效控制和预防环境污染,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 本身协调、可持续开展,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同时,这也是科学界、政府及组织的共识 环境工程学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自然资源利用 与保护、环境污染控制和预防、生态环境管理与优化,促进人类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 调可持续开展的工程技术科学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的 基本任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范畴,专业开展支撑学科建设,学科建设 引领专业特色开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关注资 源环境保护工作及其人才培养工作。
在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了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 改善环境的假设干规定》《规定》明确提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 培养技术人才”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环境教育做了明确规定 同年教育部修订颁发的理科专业目录中列进了环境化学、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水资源与环 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它们分别属于化学类、生物学类、地理学类和大气科学类; 工科专业目录中也列了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类1982年2月毕业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本 科生1987年《普通高等理科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又增设了两个环境类试办专业(自然 资源管理专业和环境地学专业),同时: 在环境工程类中,设置了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 规划与管理等三个专业1989年5月,国家制定了《环境教育开展规划》1998年修订后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理学(2007)环境科学类(0714)设环境科学(071401)、生 态学(071402)两个专业,工学(2008)环境与平安类设环境工程(081001)专业,它涵盖作者简介:张清东(1964.11-)男,副教授,硕士,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方 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
了原来的“环境工程工“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局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局部)”、 “农业环境保护(局部)”等专业农学(2009)环境生态类(0904)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 治(090402)、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专业当前,培养环境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工科环 境类专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全国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共300多所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四川省内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同 年开始招收环境治理专科学生;1995年通过本科专业建设验收,开始招收环境工程本科学生; 2001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实验室升格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3 年,西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污水处理厂及实验楼)建成运行,与环境工程实 验室耦合运行,并同时成立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开始按高考重点录取分数线招收 环境工程本科学生;同年《水污染控制工程》申报成功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同年环境工程 专业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木科高校特色专业”;2007年,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 组织的本科教育水平评估,2009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批 准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3年,本专业获得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获准并组建了 “固体废物 处理及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环境工程学科新增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培 育)同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被四川省列为新增博士授权点建设学科2011年成功申报环境科学 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物技术、核废物与环境平安 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 通过建设验收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范畴,专业开展支撑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引领专 业特色开展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抓住学科建设机遇,继承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 提升学科平台,优化师资队伍,引领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开展,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 量,促进了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一、优化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环境工程专业利用学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与引进的优惠条件,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 高学历、高职称的“三高”人才完善了师资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提高了队伍水平目 前环境工程专业有专职任课老师29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职教师45名,学历/学位结构 及职称结构如下表:现在学科现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
师资队伍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本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了国家级特色专业 的建设本学科/专业在职教师统计表分类教授副教授讲师合计博士36413本硕士021012专业其他2013合计581528博士1110425本硕士151016学科其他2114合计14161545二、整合学科平台、支撑专业教学学科建设加速了专业平台建设,目前建设了较完善了专业教学科研平台目前,建成西 南科技大学水处理与污染控制中心,环境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 验室(5个);尚建设有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 学科技园(环境工程孵化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废物处 置与环境平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测试分中心, 国家水处理工程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分中心;及相关联合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有力支持了 本专业的教学科研活动,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三、科研转化教学、促进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学科建设提升了本专业教师科研水平,近3年本学科教师获得国家级工程10余项,部省 级工程10余项,其他工程100余项,合计1000余万元;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 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10余项;科研工程内容多样,成果 丰富。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提升了教学质 量在我校2009版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结合本学科研究方向,新增了 “环境污染生物 修复技术”、“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废物资源化”、“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理与绿色回收”和“农 村污水低本钱处理技术”等具有专业特色课程内容U!、提升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环境工程专业教师通过参与学科建设,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想境界,转变了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学不仅仅是基于教学参考书的经典理论讲 解,还应包括学科开展的动态介绍和工程实践解析老师利用自己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历, 理论联系实际,将科研内容用于课程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收 到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科研及工程实践机会,指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从事具体科研实验 及工程服务活动,既提前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引导 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五、结合工程平台、促进学生科技活展在学科专业平台和科研工程支撑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日 趋活跃。
利用科研工程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专业的老师达90%;有45%以上的二年级开 始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多数延续到毕业设计(论文);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有30%的学生积极参加四川省和全国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据 近3年的不完全统计,学生参与完成教师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大赛奖项累计 达10余项特别是2011年成绩斐然,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 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中获得二等奖1项综上所述,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抓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机遇,优化师资队 伍,完善实验平台,改革课程体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了本科教学水平和 人才培养质量,有力促进了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