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河东世家文化PPT课件.ppt
19页第九讲 河东世家文化主讲人:樊淑敏主讲人:樊淑敏一一 河东裴氏河东裴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裴氏世谱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59人,大将军人,大将军5959人,中书侍郎人,中书侍郎1414人,尚书人,尚书5555人,侍郎人,侍郎4444人,人,常侍常侍1111人,御史人,御史10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25人,人,刺史刺史211211人,太守人,太守7777人;封爵者公人;封爵者公8989人,侯人,侯3333人,伯人,伯1111人,人,子子1818人,男人,男13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 3人,太子妃人,太子妃4 4人,王人,王妃妃2 2人,驸马人,驸马2121人,公主人,公主2020人等,中国人等,中国“宰相村宰相村”由此而由此而得名。
得名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得益于封建门阀制度得益于封建门阀制度§自东汉初年,我国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自东汉初年,我国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衣冠望衣冠望族族”或或“姓族姓族”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以完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以完全确立虽然到了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但非氏确立虽然到了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但非氏族姓氏的仍难被录取族姓氏的仍难被录取 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联姻关系联姻关系§联姻构成彼此间在政治文化上的门当户对;联姻构成彼此间在政治文化上的门当户对;§联姻可以密切家族间的关系联姻可以密切家族间的关系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世袭制世袭制§““未冠推荫未冠推荫””§““以荫仕累迁以荫仕累迁”” 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博学尚儒博学尚儒§推尚清俭推尚清俭§德业并举德业并举§廉洁自律廉洁自律§留心政事留心政事§孝悌传家孝悌传家 裴氏名人裴氏名人§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著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西晋地图学家裴秀(西晋地图学家裴秀(224224—271271年)年)§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裴松之、裴骃、裴子野裴氏名人裴氏名人§唐代小说家裴铏著唐代小说家裴铏著《《传奇传奇》》一书,首先提出的一书,首先提出的“传奇传奇”这这个专有名词。
个专有名词§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制定隋朝新律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开皇律律》》§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裴矩(裴矩(547547——627627年)西域图记年)西域图记》》§裴寂,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裴寂,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裴度,中唐宰相,奠定了裴度,中唐宰相,奠定了 “元和中兴元和中兴”的政治局面的政治局面裴氏宗族所居裴氏宗族所居——裴柏村裴柏村 §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25公里它以历史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一系列景观,于19951995年农历三月三(年农历三月三(19951995年年4 4月月2 2日),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现存裴氏祠堂、日),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现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裴柏村裴柏村裴柏村裴柏村§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公。
祠,建于唐贞观三年(封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629年),有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遭兵燹,屡修屡毁§裴氏碑廊,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裴氏碑廊,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裴鸿碑》》,魏隶合一,,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大和三年(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大和三年( 568568年),年),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柏村裴柏村§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东五公里风光秀丽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东五公里风光秀丽的凤凰垣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现的凤凰垣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现今虽大多平夷、被毁,但仍可观其概貌,今虽大多平夷、被毁,但仍可观其概貌,有的墓地还存有石碑有的墓地还存有石碑 二二 河东王氏河东王氏§(一)王(一)王 通通§隋唐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度的弟弟,隋唐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度的弟弟,字仲淹,生于开皇四年秋冬之月,卒于大业十三字仲淹,生于开皇四年秋冬之月,卒于大业十三年五月,享年三十八岁。
年五月,享年三十八岁§ “河汾门下河汾门下”王王 通通§王通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有三:王通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有三: 一是在一是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弃天人关系问题上,弃“天道天道”,立,立“人道人道”;二;二是在政治问题上,抛是在政治问题上,抛“霸道霸道”,行,行“王道王道”;三;三是在儒、佛、道三家关系问题上,倡导是在儒、佛、道三家关系问题上,倡导“三教可三教可一一”的主张,对儒家思想的破旧立新、传承发展的主张,对儒家思想的破旧立新、传承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门人溢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门人溢曰“文中子文中子”,后,后世誉之世誉之“河汾道统河汾道统” 王王 勃勃§王勃王勃(650-676)(650-676),唐文学家,唐文学家 , ,字子安与骆宾王,字子安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并称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 . .§《《王子安集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色”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今何在?槛外长江____自流。
自流 三 河东薛氏§河东学派河东学派以明薛瑄为代表的学派因瑄为河东(今山西一带)人,故名恪守 周敦颐和二程之学,尤推崇 朱熹,与王守仁姚江学派相对峙代表人物段坚、 王鸿儒、 周蕙、 吕柟、 吕潜、 张节、 李挺、 郭郛、杨应诏等主主 张张1、“太极”是宇宙的本体,由“太极”产生万物统体一太极,即万殊而本一”§2、理在气中,理与气不可分先后§3、人性“非特具于心”,即不仅表现在意念上,“凡耳、目、口、鼻、手、足、动、静之理皆是”薛 瑄 薛瑄(薛瑄(13891389--1464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县),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县人(今运城万荣县里望村),明朝官员、理学家,河东人(今运城万荣县里望村),明朝官员、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深受欢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薛夫子””生平从政治学影响薛瑄故里——万荣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