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波基与贝丝》中音乐的多元化分析音乐论文.doc
3页歌剧《波基与贝丝》中音乐的多元化分析_音乐论文 摘要:由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创作的歌剧《波基与贝丝》曾一度成为美国音乐评论界评论的热点,评论主要围绕着《波基与贝丝》到底是歌剧还是音乐剧展开这部在当时颇受争议的音乐形式却经历了一个世纪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就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令这部作品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这主要归功于什温在创作这部歌剧时那美国式的兼收并蓄的思想,他将黑人灵歌、爵士乐、布鲁斯、拉格泰姆等形式首次艺术的融入到歌剧中,创作技法不拘一格不管是歌剧的形式还是音乐的创作上都大胆的创新,使歌剧本身成为难得的佳作,也为美国舞台艺术新形式的探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主要围绕《波基与贝丝》中包含的多种音乐形式和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进行分析,阐述《波基与贝丝》成功的秘诀 关键词:美国民间歌剧;多元化:娱乐性 美国音乐的发展经历了300余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从认同自我的欧洲化、塑造自我的美国化最终发展到表现自我的多元化20世纪美国兴起的多元音乐文化对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成长的环境《波基与贝丝》就是在这一环境下诞生的它的诞生使美国黑人音乐首次出现在美国人创作的歌剧中。
格什温在这部歌剧中采用传统歌剧的宏大结构,以娴熟的专业作曲技巧与黑人爵士音乐语汇相融合,在美国民族歌剧创作上作了成功的探索《波基与贝丝》1935年9月30日在波斯顿首次公演,同年10月10日,在纽约的阿路维因剧院正式隆重的初演1942年在纽约连演八个月之久,这是百老汇历史上重演一部歌剧的最高记录 《波基与贝丝》的成功与歌剧精湛的作曲技巧和独创的音乐语言(包括黑人灵歌风格语言)息息相关格什温把美国人固有的音乐语言、独特的音乐性融入到这部作品里,以吸收和运用本国爵士与民间音乐素材为创作的主要方面,亲身体验美国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传统,并将它们推向专业音乐的高度这种在歌剧中融合多种不同音乐元素的创作手法,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也是这部歌剧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歌剧中最能体现格什温多元化的创作思路的是:贯穿全剧的黑人民间音乐元素以及百老汇的音乐喜剧模式 一、严肃歌剧中的黑人民间音乐元素 《波基与贝丝》从头至尾几乎全部都渗透着黑人音乐的特性,不管是从节奏、旋律、和声、配器、复调,还是演奏、演唱的形式方法上都是这样,但是在歌剧的创作中格什温不是对这些民间音乐进行肤浅的模仿,也不是照搬模仿某些片段来装点自己的作品,而是创作性的把黑人音乐的因素——如重复的短小旋律、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活跃热情的复合节奏、灵活的音高概念以及黑人特有的嘈杂音色等,升华到专业音乐的高度,使整部歌剧拥有鲜明统一的风格,同时又不失黑人音乐原本朴素、自然的面貌。
黑人民间音乐元素贯穿了整部歌剧,其中体现的最多的是爵士因素:歌剧中带有爵士因素的音乐是整部歌剧音乐的灵魂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段极具爵士风味的钢琴音乐——歌剧第一幕的开场音乐它是由歌剧序奏中的一些旋律短句以及歌剧中其他一些素材的片段组合而成自由并充满即兴性的结构,切分、附点……交织而成的节奏和声上的连续的七和弦的序进,充满了打击乐器化的演奏效果除了乐器演奏中有爵士因素,在歌剧的歌曲部分格什温也做了大胆尝试《波基与贝丝》在音乐的使用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歌曲来代替咏叹调用以刻画人物和推动剧情发展(除了一首《秃鹰在天上飞》)歌剧中共用了十九首歌曲,曲式以乐段或复乐段为主乐段也多用当时延潘胡同流行歌曲AABA的结构形式而几乎每一首歌曲都使用了布鲁斯音,带有明显的爵士风味,使歌剧保持了音乐风格上的统一 歌剧中能够体现黑人民间音乐元素的还有布鲁斯和源于黑人种植园歌衄的班卓琴歌:剧中有一首由波基演唱的班卓琴歌《我一无所有》,它从形式上说是源于内战前“墨面艺术”的种植园歌曲,歌词幽默,节奏活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歌剧中浪荡子拉艾夫的唱段《并非如此》是一首典型的布鲁斯形式的歌曲,他不相信上帝,批判当时鲶鱼巷人们的宗教信仰,甚至对《圣经》提出了质疑。
布鲁斯那下行的旋律和摇摆不定的节奏正好符合了这个角色歌曲在歌剧中还采用了延潘胡同的通俗唱法,使歌曲妙趣横生,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鲜的体验 在严肃音乐之中加入爵士等黑人民间音乐,在当时的确是一种大胆的构思,格什温根据剧情及角色把这些元素巧妙的融合在歌剧中,给当时的人们一种不同的新鲜感觉格什温这位扎根于流行音乐、民间音乐土壤的作曲家,对爵士乐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我认为爵士乐是一种美国的民间音乐,虽然不是唯一的一种,但却是非常有影响的一种,它可能比其他任何一种民间音乐的形式更为深入地浸注在美国人民的血液和感情之中我相信,通过既有爵士音乐天才又有交响音乐天才的作曲家之手,它可以成为拥有永恒价值的严肃交响音乐作品的基础格什温创作了一部民间歌剧从中你却找不到一句黑人音乐中现成的材料然而歌剧中的音乐却都渗透着黑人音乐的特性,无论从旋律、节奏、和声、配器、复调,或是演奏、演唱的形式方法上,格什温都是用全身心的投入去体验黑人音乐的灵魂,并把这些素材融入专业音乐的写作中格什温说:“《波基与贝丝》讲述的是美国黑人的生活,我不过是把他们生活中的戏剧性、幽默感、宗教热情、虔诚的迷信、音乐中的舞蹈因素和那种抑制不住的种族精神表现了出来。
二、百老汇的音乐喜剧格式 在创作形式上,《波基与贝丝》可以说发端于百老汇的音乐传统,这部歌剧采用了百老汇音乐剧的喜剧格式,如典型的独唱、合唱、舞蹈三者的交替在歌剧接近结束处的野餐一段的编排就采用了这种公式:独唱——合唱——舞蹈格什温在这部分的创作灵感实际上来源于非洲黑人自发聚会娱乐这种形式的遗风这种形式开场是极具黑人风味的打击乐的演奏,乐器则是梳子、洗衣板和澡盆在非洲人眼中,任何能发声的物体都可以用作乐器黑人们在这种隆隆的鼓声中载歌载舞,烘托了一种原始粗犷的气氛,人们纵情的唱着“我想干啥就干啥”,接着用土语发泄这种狂欢之情接着便是独唱——合唱——舞蹈格什温这一段的创作就将这种黑人聚会的娱乐形式与百老汇的音乐喜剧格式相加,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式的兼收并蓄 众所周知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没有娱乐性就没有票房格什温在他创作的大量的音乐剧中也正是这样做的格什温曾说,“我的观点是歌剧应该是娱乐性的——它应该包含所有的娱乐因素因此,当我选定《波基与贝丝》——一个查尔斯顿黑人的故事一作为主题时我就肯定它既能让我写出严肃音乐,又能写出轻音乐,既能写成悲剧,又能写出幽默——事实上,包括所有的娱乐因素,既好听,又好看,因为黑人民族天生就有这一切特性·他在歌剧中使用的幽默手法使得整部歌剧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生动的表现了人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百老汇的喜剧元素使这部歌剧获得了更多的观众正向格什温所说,“我希望在美国音乐中发展某些会使许多人喜欢而不是使少数有文化的人喜欢的东西然而音乐剧娱乐性的加入并不能改变《波基与贝丝》作为一部真正的美国民间歌剧的地位,因为它同时具备歌剧的所有形式:三幕、序曲和终曲、宣叙调、咏叹调、并采用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格什温在这部歌剧中将各种形式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统一,才使得《波基与贝丝》中的音乐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如果从整体来看歌剧《波基与贝丝》,可以说它的艺术形式也是多元化的,除了以上分析的几种音乐元素外, 《波基与贝丝》还包含了歌剧、音乐剧等中的多种音乐形式如它以演唱为主(但却不是话剧加唱),有融入黑人语言的宣叙调、气势磅礴的合唱:还有咏叹调及重唱,有以器乐伴奏的戏剧表演(而不是清唱剧),有交响乐与乐队的烘托它具备歌剧的所有形式,如:它有序奏和终曲,并采用了独唱、重唱、合唱等种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剧情的发展歌剧的戏剧性发展条理清晰,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但同时它又使用歌曲来代替咏叹调,甚至有些干脆就是流行歌曲形式的歌曲在很多地方也可以看到百老汇音乐喜剧的痕迹这些都体现了格什温的兼收并蓄的创作思想。
也使这部作品成为当时既有新风格又有浓厚美国民族性的美国歌剧的代表作 美国文化在其两百年的演变中,像一座大熔炉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二十世纪,作为美国文化一部分的美国音乐,在多元文化的大氛围下表现出了敢于背离传统、打破一切束缚的创新开拓精神美国音乐家们为探索和发展音乐的美国风格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一个突出的成果就是格什温的歌剧《波基与贝丝》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格什温兼收并蓄的创作风格这些都得益于他在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两方面的深厚功力《波基与贝丝》贴近社会、贴近民众方面的倾向和严肃性与娱乐性结合的创作思想,使歌剧明显具有了群众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这正是值得所有歌剧创作者借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