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调查关于“考证热”现象.doc
8页社会调查方案 ——关于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考证热”现象调查小组成员姓 名 学 号 专 业方付保 2009081151 思想政治教育徐正超 2009081122 思想政治教育金志平 2009081103 思想政治教育常 沙 2009081132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调查方案 ——关于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考证热”现象调查1、 确定调查问题: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考证热”现象调查二、课题背景:大学是让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大学生是一群担负祖国未来兴衰的栋梁之才,但如今也许因为来自社会和就业方面的压力,也许因为精神世界的贫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去自我,学习上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你学会计,我也学会计;你考驾驶证,我也考驾驶证越来越多的考证培训班,越来越多的考证盲从行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价值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调查针对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存在的“考证热”现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操作性强。
选取“考证热”这一现象,对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现存的盲从行为进行相关的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考证行为的偏向和热度,找出该问题的成因和结症,并对该现象进行利弊分析,探索该行为的深层影响,为解决当今大学生盲从现象提供参考意见4、 研究的假设:本社会调查将研究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考证热”行为形成的原因、产生哪些影响、真正有多少大学生存在考证行为、该行为与大学生盲从现象的关系,并通过此行为对盲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问卷“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课余学习状况调查问卷”表面了解大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的情况,由此来获得相关的调查报告5、 分析单位选择:个人调查对象: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09级3个班、10级3个班、11级4个班,共计400余名大学生)六、对“考证热”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一)、对“考证热”的概念界定1、“考证”一词的由来(1)、考证即考据,研究历史语言等的一种方法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作出一定的结论,考据的方法主要是训诂、校勘和资料蒐辑整理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考据之学最盛,后世成为考据学派或乾嘉学派)2)、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文献或历史等问题。
清 姚鼐 《<述庵文钞>序》:“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説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郁达夫游记·龙门山路》:“关于圣帝菩萨,我早想做点考证,但遍阅道书,却仍是茫无头绪3)、考查验证《元典章·刑部二·察狱》:“仍每季依前备牒官医提举司更为考证,若有差错,具由回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黄长睿 ﹞考证碑帖甚伙,虽辨论多美,未必一一中程也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4)、 指对有关问题的考证文字 王先谦 《<汉书补注>序例》:“遵用官本校定,详载文字异同,备録诸人考证 胡适 《<水浒传>后考》:“我为了这部《水浒传》,做了四五万字的考证5)、指考取证书 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技术工种;也有观点认为,学历证书只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证明,而资格证书则是对一个人能从事某项工作的量化证明,因而更贴近职业本身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会不断加强,积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以取得人才市场的“通行证”据统计,90%的大学生须考两种证书,80%的要求考三种或三种以上 “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大学生考证,能让其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间找到有效平衡点当前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种脱节单纯的高校基础知识存在许多不足,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生才通过“考证”来弥补教育本身的不足2、“热”的概念(1)基本含义是温度高2)可引申为喧闹,热闹,情意深厚,很受人关注、欢迎或流行的等意思3)在此,我们采用很受关注、欢迎或流行这一层含义3、“考证热”的定义“考证热”是指人们通过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关注,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继“考级热”、“考研热”之后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社会现象二) 、主要维度从这一定义出发,我们小组列出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主要维度有:1、 社会需求情况;(1)、社会发展需求(2)、企业招聘需求2、 自身需求情况;(1)、自身发展需求(2)、就业需求3、 家长的期望情况;(三)、各项内容的具体指标如下1、社会需求情况(1)、社会发展需求A、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B、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C、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又什么要求D、社会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什么要求E、社会上如何看待实用型人才(2)、企业招聘需求A、企业招聘员工时有什么要求B、企业希望招到什么样的员工C、企业招聘员工是有哪些限制条件D、未来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E、企业招聘员工时怎样看到专业这一问题2、自身需求情况(1)、自身发展需求A、大学生自身发展须必备什么条件B、大学生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的C、大学生自身发展是否存在盲从现象D、大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E、大学生自身发展如何才能符合的社会需求(2)、就业需求A、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才能顺利就业B、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就业难这一问题的C、大学生初入社会的敲门砖是什么D、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第一要素是什么E、大学生毕业后是先就业再创业还是先创业再就业3、家长的期望情况(1)、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学到什么(2)、家长是否在孩子就业上能给予帮助(3)、家长是否在孩子换工作上给予帮助(4)、家长是否鼓励孩子继续深造(5)、家长是怎样看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这一问题的(6)、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七、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抽样方式(样本200人)调查工具——标准化问卷(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调查问卷——定量的统计分析八、调查步骤本调查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选题阶段):小组讨论出本社会调查的选题并确定调查问题;(2012年3月中旬)第二个阶段(设计阶段):写出调查方案,选取好调查对象并设计和制作好调查问卷;(2012年4月中上旬)第三个阶段(实施阶段):按照设定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2012年4月下旬至5月初)第四个阶段(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和分析等(2012年5月下旬)第五个阶段(总结阶段):评估调查质量,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应用调查成果。
2012年6月)九、 撰写调查报告1、 题目、摘要、关键词、成员2、 问题与背景:写明提出该问题的意义和背景3、 基本概念:介绍“考证热”现象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研究假设4、 样本与资料:介绍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5、 结果与分析 通过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按照调查对象参加考证培训的情况与参加考证的原因、参加考证培训的效果等几个维度来绘制相关图表,并作相关分析6、 总结与讨论 根据样本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可列出若干未能解决的问题,说明本调查报告的局限,供他人参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