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师生平等对话.doc
4页保持师生平等对话 摘要:重温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式的对话教育法,追寻其对话中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平等师生的平等对话也是后现代主义教育论的主题词可以认为,中国的高校教育中,师生间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高效的教育也应该如苏格拉底一样在平等对话中催生真理平等对话应是高校教师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更应当成为一门教学的艺术这种观点,期望能对推动中国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理论的开展有所裨益关键词:苏格拉底;对话;平等苏格拉底〔Srates,公元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出身于平民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一生“述而不作〞,未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其活动和思想散见在其弟子著作中,如柏拉图的?美诺?、色诺芬?回忆录?等等一、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思想的探析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通过提问的方式,实现对事物的从详细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一步逐渐深化,最后得出认识,催生出真理因其母亲是个接生婆,所以他由母亲的职业受到启发,认为教师的职业与接生婆的职业具有同质性,因此倡导其对话教育理念为“助产术〞或“产婆术〞〔后来也称为“苏格拉底法〞〕,所不同的是所施行的对象是灵魂而非肉体为了实现他的“助产术〞式的对话教育这一过程,他给予这种对话式教育一种定式,即反讥〔第一步〕:〔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打掉对手的傲气〕即从所讨论的论题出发,针对学生的答复不断地提出反问,即使学生答错也不是立即纠正,而是接着提出补充问题加以引导,使之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成认自己的无知,否认自己所肯定过的错误意见和观点;助产〔第二步〕:〔去其片面,接近真理〕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在这一环节的任务是充当智慧的“产婆〞,以暗示性的语言和相关例如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考虑,主动发现新知识并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进而得出结论和获得知识;归纳〔第三步〕:〔是助产术对话教育的本质,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思想说出来〕即通过对讨论所涉及的具表达象、详细事物进展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本质,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定义〔第四步〕:〔助产术对话教育的目的,形成结论性的认识〕即将所讨论的具表达象、详细事物抽象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它们的普遍性认识并明晰地表达出来[1]。
苏格拉底提出教育者只能如助产士帮助产妇生子那样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发现真理,绝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和考虑最能说明他的对话式教育的莫过于在?美诺篇?中他和美诺关于美德定义的对话〔大意〕:美诺:美德终究是从教诲获得,还是从理论中获得?苏格拉底:对不起,我连你所谓“美德〞终究是什么,都不知道,怎能答复“如何〞获得美德问题呢?你能答复“美德〞是什么吗?美:答复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男人的美德是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不管男女老少、奴隶还是自由人,都各有不同的美德苏:我问的是“美德〞是什么,你答复的却是各种不同的美德就好似问你什么是“蜂〞的一般本性,而你答复各种不同蜂之间的区别一样蜂〞作为蜂,彼此之间有区别吗?美:没有苏:那么,不管“美德〞有多少种,要答复的是它们的共同本性是什么,你明白吗?美:开始有点明白了我还没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把握这个问题苏:“美德〞作为美德,男女老少都一样吗?美:我感到不一样苏:你不是说男人管理国家,女人管理家务吗?美:是这样说过苏:不管家务、国家或别的什么,假设不施以节制和正义能管理吗?美:不能苏:你认为“美德〞是什么呢?美:美德是支配人类的力量苏:小孩子可以支配他的父亲吗?奴隶可以支配主人吗?美:不会。
苏:你说美德是“支配力量〞,你不加上“正义的和并非正义的〞吗?美:是的,应加上因为正义是美德苏:你说是“美德〞,还是“一种美德〞?美:是的,除了正义以外,还有英勇、节制、智慧、豪爽之类美德苏:但我们还没有找到贯穿在这一切美德中的共同美德啊!美:甚至如今我也还不能照你的意思去得出一个“美德〞的共同概念,像发现别的东西的共同概念一样苏:别惊讶!如有可能,我将设法去接近这种概念因为你已经知道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共同概念……[再议圆作为“一种图形〞与“图形〞概念之别]苏:那么,“美德〞是什么呢?美:如今,我赞成诗人的说法:美德是对高贵事物的想望和获得这种事物的才能……[2]在对话中,苏格拉底问美诺,何为美德,美诺答复了一大堆关于美德的详细表现他反诘美诺自以为知,实际上他想要的是关于美德的共同本质在苏格拉底的一一追问下,一步一步引导美诺说出正义、忠诚、节制、英勇都是美德,从而得出“美德就是知识〞这个本质定义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奉行“内化〞教育理念,采用问答的方式〔笔者注:对话者之间的一种平等对话方式〕来引导学生考虑以到达教育的目的[3]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与美诺的对话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中的对话。
笔者认为,苏格拉底式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师生在平等状态中通过对话、辩论,以揭露和抑制矛盾,最终获得知识及开展才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并催生真理的艺术其弟子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也记录了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关于“正义〞问题的对话,更是典型地代表了苏格拉底对话教学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再次看出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特点,“通过向对方提出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积极考虑,从而提醒事物的本质,获得概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泼的状态中〞[4] 二、苏格拉底式平等对话教育启示1.平等的对话教育: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论的主题词师生关系问题历来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平等对话〞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推崇平等对话,主张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主张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弗莱雷认为,只有建立在平等、谦恭、信赖的根底上,双方平等的对话关系才能实现他说“在控制关系中,对话不能存在〞[5]教育应为师生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不是以身份、职位的权利来威慑、控制学生,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及其创造性劳动本身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批评性的讨论,要允许学生对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权威始终提出质疑。
2.对中国当今高校教育教学理论创新开展的启示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内,回首既往的教育历程,纵观当前的教育,展望新千年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我们发现这一历久弥新的教学方法——平等对话是应该取代今日高校的僵死的课堂教学方法——灌输填鸭式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还包括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精神上真正的平等与沟通这种沟通围绕着双方知的开展与情的培养来进展,通过沟通,师生双方都获得自己对于世界与人生的理解,在人格上都走向一个新的成熟阶段,双方都获得开展这里的“平等〞包括知与情两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二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并因此对学生存有偏见或歧视从情的角度看,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而知与情二者的统一构成师生双方各自完好的人格在平等的关系中对话这也是二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创立对话教育的根底〔如前文所述详细事例表达出的在平等关系中对话〕毋庸质疑,平等对话代表着高校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最高境界然而,当人们越来越渴望平等对话的时候,却反而迷失了方向,对于终究什么是平等对话以及如何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运用和开展平等对话感到茫然无措。
终究应当如何理解“教育中的对话〞这一概念并掌握其精神本质呢?高校师生间对话的本质在于寻求真理,而不是双方观点的折中或妥协它不在乎谁输谁赢,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到达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地进展交流和沟通,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最后催生出真理形成对话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能否抛却一己之见,认真倾听学生观点,并进展深化的考虑和分析在对话中,对话者之间所形成的应当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并基于这种关系来维系对话的进展和拓展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现实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而言高居于一种知识权威的地位,要开展教育平等对话很难平等对话是人们进展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正如苏格拉底与其对话者在对话中所表现的: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但在平等对话中,人们却可以自由、平等地彼此交流和沟通,在此根底上,新的思想、真理得以催生因此,平等对话应是高校教师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更应当成为一门教学的艺术当然,对话并非是万能的我们之所以强调平等对话,是因为它在当今的高校教育理论中过于稀缺。
我们应该通过平等对话的途径使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得到升华,通过平等对话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更形成智慧,到达真理参考文献:[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36-253.[2][古希腊]柏拉图.美诺篇·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85:5-15.[3][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4-147.[4]黄学溥.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2〕:94.[5][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