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总复习 化学 (苏教版)--专题7 第3讲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
35页第3讲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2020备考】 最新考纲: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模型通过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频数:难度:),化学平衡移动是高考重点,主要有以下考查方向:(1)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判断;(2)化学平衡移动有关图像分析;(3)勒夏特列原理的拓展应用;特别是平衡图像是高考重点,复习时要加以关注1.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移动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平衡可能发生移动,如下所示:,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v正v逆,平衡向移动; 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移动 ; v正 正反应方向,不发生,逆反应方向,3.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一般影响因素分析,正,逆,减小,增大,不移动,吸热,放热,不能,(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2)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4.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的方向移动减弱这种改变,化学平衡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改变是不可逆转的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于改变的方向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教材实验探究与考题印证,A组基础知识巩固,A.充入1 mol稀有气体氦(He),平衡将不发生移动 B.充入A、B、C各1 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将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减半,C的百分含量不变 D.加入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充入1 mol 稀有气体氦(He),容器的容积变大,平衡正向移动,A错误充入A、B、C各1 mol,相当于先充入A、B、C分别为1 mol、0.5 mol、1 mol,根据等效平衡,此时平衡不移动,后又充入0.5 mol B,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 将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减半,根据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动,C的百分含量不变,C正确加入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但平衡不发生移动,D错误 答案C,A.平衡时,I2蒸气的体积分数为25% B.若在1.5 min时降低温度,则反应将向左进行 C.平衡后若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 D.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2后,平衡向左移动,H2的体积分数减小,答案A,3.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HClT曲线如下图:,(1)则总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请在上图画出相应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HCl的有________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答案(1)K(A) (2)见下图,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右移,HCl增大,因此曲线应在原曲线上方(3)BD,【思维建模】 解答化学平衡移动类试题的一般思路,B组考试能力过关,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 ,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解析加入NaOH,c(HBr)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醇的物质的量增大,A项正确;增大HBr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2H5Br,B项正确;若反应物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加入溶液中,则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相等,故反应物均增大至2 mol,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C项正确;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 ,生成物C2H5Br为气态,能够从反应体系中逸出,导致反应不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不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项错误 答案D,5.(2017全国课标)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知, 式式式,即H1H2H3119 kJ/mol(242 kJ/mol)123 kJ/mol由a图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由0.1 MPa变化到x MPa,丁烷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x的压强更小,x<0.1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时,平衡正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增大,因此A正确、B错误反应正向进行时体积增大,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减小,因此C错误,D正确2)反应初期,H2可以活化催化剂,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较小,,丁烷浓度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大,丁烯转化率升高;然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增大,原料中过量的H2会使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丁烯产率下降3)590 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而温度超过590 时,由于丁烷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所以参加反应的丁烷也就相应减少答案(1)123小于AD (2)原料中过量H2会使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丁烯产率下降 (3)590 前升高温度,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产生丁烯更多温度高于590 时有更多的C4H10裂解导致产率降低,6.(2018课标全国,28改编)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 时N2O5(g)分解反应:,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答案(1)大于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增大;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增大 (2)AC,。












